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替宋 > 第147章 殿试放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祯见议政殿安静了下来,便站起来严肃的说道:“各位卿家,范大人出此题,也是为了考研他们对时政的一些理解。\"

    “朕深以为,大宋以后的学子们不能只知道诗词歌赋,对眼下的一些政事也要有自己的一些见解。\"

    \"小殿试的初衷,不仅仅是给各位一个恩荫,也是希望你们的后辈能像你们一样,为大宋出谋划策。\"

    赵祯走下了龙椅,来到了丁原身旁,却背对着他,向对着其他人说道:“大家都知道丁大人的父亲丁一劢吧?\"

    众臣纷纷点头,丁原则是有些不太明白,陛下这个时候提他父亲做什么?

    \"丁老在担任三司使的时候,励精图治,日以继夜的工作,为我大宋积攒下了多少财富你们可知?\"

    众臣又纷纷摇头,看向了丁原。

    不等赵祯发文,丁原如数家珍的说道:\"陛下继位之时,我大宋国库尚有铜钱五千万贯,黄金二十万两,银钱五百万两。

    “你们听听,丁老留给了朕如此多的财富!”

    赵祯拍了拍丁原的肩膀,转头对他说道:\"朕也记得,当初你被推荐到国子监,也是悬梁刺股,在小殿试以一篇言辞犀利的策论,直指大宋当时的弊端,深的章圣皇帝的赏识!\"

    丁原听到这里,赶紧的跪了下来,兴许是想到了以前,竟然痛哭流涕了起来。

    赵祯却没有急着把他叫起来,而是继续说道:\"丁原!我说这些,是想让你,也是想让在座的所有人明白!范大人的苦心!”

    丁原抬头看着赵祯,抹了抹眼泪,但却没有看范仲淹。

    \"好了,你起来吧!今天的事情就先到这里吧!大不了等明年的小殿试再来!”

    丁原听到赵祯这般说辞,心里已经是凉透了,他也不再说什么,直接推出了议政殿其他官员一看,也就随着跟了出去。

    一路上,许多官员都想上前询问,可看到丁原阴沉着的脸,还是没有敢上前。

    第二天,大殿试公开放榜了。

    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与韩琦的长子韩忠言,被录取为并列第一。

    双双进士及第!

    丁原在家里听到下人传来的消息后,竟然平静的没有说话。

    “去把大少爷喊来!\"

    下人得到消息之后,将丁伟喊到了丁原的书房。

    “父亲喊我有何事?\"

    “殿试放榜了,你可知晓?\"

    丁伟没有说一个字,只是有些落寞的点着头。

    “你也不要有任何想法了,国子监咱们也不去了!”

    丁伟猛地抬起头,看着自己的父亲。

    \"父亲这是要放弃我么?\"

    “哼!瞧你这点出息!我打算直接向陛下要个恩荫,你去外面做知州吧!”

    “不!哪怕在京城做个小官,也比出去强!\"

    丁原一拍桌子,不容置疑的说道:\"你只有出去了,我才好放开手脚跟他们斗!你在京城,我怕他们对你不利!\"

    “父亲您要跟范大人他们斗?他们可是有陛下撑腰的!”

    丁原冷笑一声,“那又如何?财政大权在我们家手里,他们要变革总得要钱的,就靠陛下那每个月几百万的收入,如何能撑起这么大的变革?\"

    “那父亲还得找些盟友比较好!\"

    \"我已经写信给黎大人!\"

    “万一他不同意怎么办?\"

    丁原呵呵一笑,拍了拍丁伟的肩膀:“儿啊,我打算向陛下推荐你去宣州任知州!”

    丁伟突然明白了,这是要把自己当做人质放在黎九首身边。

    丁伟心底莫名的升起了一股恨意,若说之前丁原对自己的态度是恨铁不成钢。

    那现在就是赤裸裸的把自己当做交易品了!

    “父亲,就怕黎九首不肯要我呢!\"

    “放心吧!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的!”

    果然,在殿试放榜以后十天内,通过丁原和黎九首的共同运作。

    丁伟被直接任命为淮南路宣州的知州,并且旨到即行。

    同时,黎九首被提前调入京师,任开封府判官。

    金不唤在得知这个人信息后,连夜找到了林桐,询问他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你搞你的,他搞他的,井水不犯河水!”

    \"就怕他不是这么想的!\"

    \"金不唤!\",林桐突然直呼其名,“你觉得他会止步于开封府判官么?\"

    “那肯定不会啊!他未来拜相都是有可能的!”

    “那不就是了!他调任判官就是暂时的!你不用太在意,只要不正面冲突就好!”

    金不唤觉得挺有道理的,话锋一转,说道:“听说哪个黎大人之前跟你有些过节?\"

    林桐并不以为然,\"算不上什么过节!如果他非要说是过节,那我只能说他的胸怀也就这么大了!\"

    \"呵呵!我也就是问问!但愿如此吧!\"

    \"金大人!最近这段时间你离改革派远一点!我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金不唤见林桐说的如此认真,也就记下了。

    放榜后的第二天早朝,金不唤站在了百官的最后面,时刻注意着朝廷上的动态。

    黎九首却站在了第二排,地位仅次于范仲淹与丁原等人之后。

    枢密院先是公布了殿试中举学子们的任命。

    随后,范仲淹紧接着颁布了一条最新的法令:减徭役。

    正当范仲淹要详细介绍法令内容的时候,丁原咳嗽了一声。

    \"咳!范大人!你之前怎么搞新法令我都没有反对过你!但这次,我不得不站出来了!\"

    金不唤觉得林桐就是一个小神棍!

    \"丁大人!我们也不是一言堂!您有什么话尽管说!\"

    “呵呵!你可知道减徭役意味着什么?\"

    “丁大人!我知道你是掌管着财政大权的人!但你可曾知道现在百姓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呵呵!范大人!我确实不知道,要么你详细说说!”

    范仲淹见丁原是这幅模样,便把自己这些年在外做官听到和看到的情况说了出来。

    大体的意思就是赋税残酷、力役烦苛,赋税、徭役迫使贫苦农民纷纷破产,也激起农民起义反抗。

    特别是铸大钱之后,川渝地区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

    到现在狄青还在当地平息起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