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极品太监:开局成为大汉乐府令 > 第45章 微服私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彻很肯定,他不是第一个篡改史料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战国时期宁死不屈的史家精神,现在已经枯萎到了无地自容的地步。

    即使刘彻在简牍上填写的内容,本身也是刘彻在后世《汉书》、《史记》中看到的,改写成了吴王奔的记载。

    只能说,历史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统治者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即使把她打扮成一个伪娘,也不会有人敢说一句话...

    至于刘奔一开始有没有说过,有关系吗?

    从前的刘奔,对老百姓慷慨,对军人仁慈,对家人深情,对大臣大义,甚至一度对朝廷忠心耿耿——要不是太后用棋盘把刘奔心爱的儿子砸死了……

    正因为如此,刘彻想尽办法向他身上泼脏水。

    这样一个有权有势的人,想要反,太可怕了。

    郫阳候倒了。

    这就像一颗重型炸弹落在长安城上,并迅速传播开来。

    你一定知道,郫阳侯世遗有五千户,是车侯贵族中最顶级的存在。

    当年吕后当政的时候,郫阳候是长安乃至汉家最有权势的贵族。

    虽然现在已经没落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别的不说,单是他名下的房产就足以吸引无数腐尸秃鹰彻夜不眠,在家里辗转反侧等待天明。

    不幸的是,就在第二天,又传来另一个消息:刘彻亲自清算没收郫县的财产。

    消息一出,不知道官员拍了多少胸脯。

    但消息灵通人士的想法立即转变了。

    “听说皇帝要通过考试招收十五个抄写员,不分身份。一些闻讯而来的贵族或官员下定决心:“陛下吃肉,也要留点汤给部下喝。””。

    于是之前不太注意的考试的事又被这些人想起了。

    每当一股新的政治力量兴起时,总会做一些实事。

    而且平时这些实用的东西都很辛苦,甚至麻烦。

    从龙之臣,当然前途一片光明。

    但如果发生了什么,我吃了那么多苦,出卖了自己的力气,最后却没有出人头地,那我还能为谁哭呢?

    先帝当初在潜邸之时,东宫里有家令一人,舍人数人,谒者数十,其余打杂帮闲着无数,可最后却只有晁错冒出头了,其他最好的也不过是赵绾,混了个可有可无的大夫官职。

    现在的刘彻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皇帝。

    带着这样的想法,很多人动心了,但很少有人真正付诸行动。

    但郫阳候一倒,他们就想起了这件事,立即付诸实践。

    无数人立即命令自己在长安的斗鸡走狗的孩子们,无论他们是否在专心读书,都叫到跟前,加以训导。

    有关系的人,自然厉害,各种方法都能用。

    贵族大臣的亲戚、说客像红糖一样粘着刘彻,刘彻实在是烦透了,无事可做,索性上了马车,到长安城外去视察他的造纸、铸币作坊。

    “难怪苏秦感叹世事忽冷忽热,人情忽冷忽热...”苏秦在发家之前,不仅家人见了他就把他藏了起来,连家里的狗都瞧不起他。可是一旦他发迹了,不但过去讨厌他的人互相巴结,连原来的狗都拼命地对他摇着尾巴。那还是战国时期。

    “不过,现在的确是考试的时候了……”刘彻坐在马车上,心里想着。

    这的确是举行考试的最佳时间。

    刘彻决定在一两天内发表一份声明,然后选择一个考试地点。

    一方面,他招募了一批贵族为他所用;另一方面,他寻找真正的人才并加以培养。等他将来真的成了皇帝,他就可以马上以这些人为基础来组织自己的部队了。

    首先,我到南岭考察造纸的进展情况。

    张汤做得很好。在他的指挥和监督下,工匠们已经能够生产出一些纸浆,但技术还不成熟,最后的纸张还很粗糙,不能作为书本用纸,甚至不能用来擦屁股,有点僵硬,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于是,刘彻毫不客气地拿走了迄今为止制作出来的为数不多的不太粗糙的纸...

    刘彻视察了造纸车间后,又去参观了铸造车间。

    看完之后,刘彻也挺满意的。

    分配到车间的两个太监都很尽责。上任三至五天的时间里,他们对车间里的许多不良规定进行了整理和纠正。

    盯着熔化的铜,任何从他们两个人的鼻子底下偷工的企图都是不可能不被注意到的。

    只是因为五铢硬币所需的硬币还在制造中,所以车间生产的铜币大部分还是四铢硬币。

    连日来,虽然车间里的铸币速度有所放缓,但仍有二十万枚四铢硬币在铸造。

    这一效率甚至比以前的满负荷车间还要高。

    看完钱币铸造车间,刘彻不禁有些感慨:“果然,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害怕严肃这个词。”

    可惜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都不会太认真。

    想到这里,看时间还早,刘彻决定花点时间做点正经事,同时,也要做点能给自己增加不少威望的事。

    于是他命人去南岭传消息给给张汤,他要微服私访,让张汤跟着他到处走,做个帮手。”

    作为一个统治者,不脚踏实地是不可能的。

    汉家的皇帝对此深有体会。

    伟大的祖先刘邦自己就来自于底层。不用说,文帝最穷时,只能点一根蜡烛在宫里照明,一年四季都没有新衣服穿。

    因此,他在登基后,非常重视民生问题,推行的政策大多向普通平民和中产阶级家庭倾斜。

    至于刘彻的父亲,他还是太子的时候,经常在集市上逛来逛去,只是先帝没注意。直到张苍抓到了辫子,他才小题大做,然后才稍微收敛了一点。

    到了刘彻这一代,刘彻也经常出现在长安城外,有时甚至跑到几百里外。

    只是微服私访,这个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好。

    当刘彻换上普通贵族的衣服时,几个士兵已经换上了普通的衣服,装成普通纨绔子弟的狗腿,跟在他后面。

    “我该怎么称呼陛下。“见到换上便装的刘彻后,张汤问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