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晋第一奸臣 > 第41章 太子发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早朝。

    太子上奏言说近日风头很盛的烈酒之事,韩殿臣也被通知上殿,百无聊赖地站在百官最末打瞌睡。

    而司马景平则神色不定地注视着满朝公卿。

    作为皇帝,司马景平也很想从中分一杯羹。

    皇帝,或者说皇家,实在是太穷了。

    作为一家之主,想要维持住皇家的体面,司马景平就必须得强迫自己不顾一切地去捞钱。

    有了钱和粮食,皇家才能供养禁军,才能稳定边军,才能掌控朝局。

    自从“王与马共天下”以来,皇室跟着衣冠南渡,以至于几乎丧失了所有对朝局的控制权,就算是分封出去与的藩王也并不是直接就食与当地的田亩收成,而是从世家中分出一部分来养着。

    在朝堂里,皇帝就是世家高高架起来的金碧辉煌的稻草人,而在地方上,藩王就是类似于世家的家仆一类的存在。藩王惹怒地方世家而被诛杀的,并不在少数。

    司马皇室寄人篱下近两百年,这样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

    好在天不绝司马皇族,隐忍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南北对抗的局面,终于等到了一个很会捞钱的无党无派无家世的臣子。

    司马景平实在不想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得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白酒生意的继续下去,还要让皇家能伸进去一手。

    太子司马微晟出列说道:“启奏父皇,今日洛阳出现一种美酒,称为白酒,清洌无比,颇受士子追捧。”

    “据说,这种白酒要卖到一两黄金一两酒,以致神都世家纷纷竞相购买豪饮,以显家世豪奢。儿臣以为,如今天下初定,各处都需要银钱重新建设,边军也需要钱粮供养,朝廷风气宜简不宜奢,还望父皇下旨申斥禁绝。”

    由于世家玄谈、饮酒风气的盛行,即使当下粮食产量不高,朝廷也从来都没有下达过禁酒令一类的存在,甚至陶渊明当县令的时候,还干过不种食粮,专种酿酒的高粱这种荒唐事。

    如今太子突然说要禁止此酒,只是为了从法统上得到一个宣称,干预白酒生意的罢了。

    只要朝廷下旨禁绝白酒,负责执行的南方世家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崔家的白酒生意销毁,而后堂而皇之地据为己有,再从黑市私下贩卖。

    到时候不仅一下子就从最顶层击垮了对手,还能将白酒行业彻底垄断,个中利润提高十倍不止。

    譬如美国颁布禁酒令后,黑帮连毒都不卖了,就卖酒,靠着卖酒养活出一大批“了不起的盖茨比”、黑手党。

    近代尚且如此,更遑论是在这个精神消费极端缺乏的年代,好酒实在是高层权贵的刚需,其中利润之厚,难以想象。

    司马景平神色平静地说道:“听说白酒生意是崔府尹家的,不如听听崔府尹怎么解释?”

    崔白出列说道:“若是朝廷需要钱养活边军,完全可以对白酒单独征税。时人多追捧白酒,臣私以为,只要白酒不倒,将会成为朝廷收入的一大支柱。”

    他要求的也不多,无非就是拿出一份分红来给朝廷,换取朝廷不干涉白酒生意而已。

    司马景平颇为心动。

    这可是实打实的利益分配,上一次木炭的收益让他过了一次难得的肥年,如今再加上白酒......

    他乐呵呵地说道:“善。朝廷钱货贫乏,正是需要开源之时,若白酒真能成为税收支柱,不失为一件美事。”

    “陛下,臣以为不妥。”

    一个身材颇为雄壮的中年男人出列说道。

    司马景平道:“哦?太尉有何高见?”

    太尉,姓谢,名弘,是陈郡谢氏,谢玄的后人。

    说起谢玄可能有人不知道,但谢玄有个非常出名的姐姐,叫谢道韫,就是那个“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谢道韫。

    王谢两家自王凝之和谢道韫的婚姻后,一直同气连枝,把持朝堂军政,直到如今。

    就连北归洛阳,拥立司马皇族,也是以王谢两家牵头完成的。

    司徒王符的脾气还好一点,平日里还像个臣子一样有商有量,还能让司马景平下得来台。

    太尉谢弘则不同,作为京口三镇二十万大军的元帅,他几乎把持着整个大晋所有的兵力,陈兵徐州,虎视北方。

    即使大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收复了中原,他的军队依然陈兵在扬州,不肯北上,就连司马景平对他说话也要客客气气的。

    一定程度上说,谢弘的存在,就是南方士族敢于弄权、瓜分北方士族的腰胆。

    太尉谢弘说道:“如今中原虽定,边患却从没停止过,此时就耗费大量的粮食进行酿酒售卖,实在是过于奢靡。”

    “崔氏若是有多余的粮食,不如多给朝廷交一些田亩赋税,也好让咱们的将士能吃饱穿暖,抵御胡虏,实在是不宜铺张浪费。”

    谢弘说这话虽然有点儿虚伪,但大家还真没办法反驳他,毕竟陈郡谢氏把持着大晋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纸面实力。

    他们要真拉下脸来说酿酒太浪费粮食了,应该节省出来供养军队,从道德层面上来说是无可指摘的。

    司马景平犯了难:“这...酿造些许酒水,用不了太多粮食吧?韩殿臣,这东西你了解过吗?”

    韩殿臣正在最后一排昏昏欲睡,忽然听到有人叫自己,颇为迷茫地“啊”了一声醒了过来,却见满朝文武公卿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这...微臣......”

    了解什么啊?什么了解过?不知道题该怎么回答?

    谢弘冷笑道:“看来酿造这等好酒要靡费不少粮食啊,就连一向巧言善辩的韩殿臣都只能装傻充愣了。”

    韩殿臣对谢弘并不甚熟悉,下意识地反驳道:“谁装傻充愣了?不就是酿酒吗?我知道啊。”

    谢弘说道:“那你倒是说一说,这酒是怎么个酿造法,要耗费多少粮食?”

    韩殿臣此时回过了神,问道:“太尉是想要这酒的酿造方法吗?”

    谢弘脸色一黑:“谁稀罕要你这酒的酿造方法,我只是想听一听这酒需要浪费多少而已。”

    韩殿臣说道:“哦,既然这样的话,那下官就不详细说酿造方法了,简单说一说吧,这酒的酿造其实不浪费粮食,因为不是用米酿的,而是用蜀黍酿的。”

    蜀黍,也叫秫,就是高粱,是传统五谷之一,这玩意儿长得极高,生命力顽强,产量也还可观,唯一的问题就是不好吃,也不太顶饱,百姓一般也不会选择种植高粱作为口粮,大都是以小麦、粟米、黍子、大米作为口粮。

    作为粮食,它并不是最优原则,但由于其生命力顽强的特点,可以作为开荒作物不错的选择。

    用这东西酿酒,还真说不上浪费。

    谢弘又道:“蜀黍虽不算口粮,却可以用来养马,酿酒靡费的蜀黍若是用来养马,养出一支精锐的骑兵来,我大晋面对北方胡虏时还需要如此被动吗?”

    韩殿臣嘴角微微抽动,心中暗骂谢弘无耻,他陈兵徐州这么多年,野外有的是荒地,手握二十万大军,就算是让其中五万去种高粱都能养出上千匹良马来了。

    可是,京口三镇,有骑兵吗?

    没有!

    别说骑兵,就连运送辎重的驮马都欠缺,多数还是用牛和驴。

    这帮人用道德绑架起别人来那真是一套一套的。

    “回太尉,酿完酒的酒糟,可以用来喂马。”

    韩殿臣幽幽说道。

    “什么!”

    谢弘本来还准备了一大篇长篇大论,却被韩殿臣一句话噎死在了半截,噎得他差点儿一口气顶上来。

    “回太尉,其实,酿完酒的酒糟,可以用来喂马。”

    韩殿臣又重复了一遍,继续说道,

    “酿造过后的酒糟虽然失去了不少养分,但谷物本身被糖化了,吸收很快,对马匹来说是很好的辅料,比直接用高粱还要好。”

    谢弘看着韩殿臣,杀气腾腾地说道:“韩殿臣!朝堂之上你可不要胡言乱语!否则我要你的人头!”

    韩殿臣针尖对麦芒地说道:“朝堂之上,当着衮衮诸公,我岂会大放厥词?不信,咱们牵马来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