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牛男 > 第184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A,最快更新牛男!

    “你们山上的柿子咋那么小嘛?”前一晚为了抓螃蟹,大湾村的人几乎把牛王庄都给逛遍了,在感叹其他庄稼欣欣向荣的同时,那二十几棵看似不太争气的柿子也成了他们谈论的焦点。

    这天下午罗蒙和肖树林带着猴娃子到村里去帮刘春兰他们收黄豆的时候,大伙儿就问他了。

    “听说就是这么大的品种。”当初自家山头上的柿子还没长到鸡蛋大小就不再生长了,罗蒙也为这个事去问过马丁良的,人家说这个品种的柿子就是这样的,虽然个头小,但是口感各方面都很好。

    “咋弄个这么小是品种过来种嘛?”村里那个叫罗长铁的老头就想不通了。

    他们本地的柿子个头本来就小,前些年就有人想从外边引进一些果实大的柿子树回来种,不过柿子这东西在他们这地方根本卖不上价钱去,所以就一直拖着,这回罗蒙倒是引了新品种回来,没想到结出来的果子比他们本地的还要小。

    “听说这个柿子熟了以后好吃着嘞。”罗蒙坐在田埂上,一下一下地摘着豆荚,这会儿太阳好,秋风凉,坐在地头上干活也也舒服得很。

    “再好吃它不还是柿子?”柿子算啥好东西啊,这个时候,他们水牛镇上就不少卖柿子的,附近村子里的人挑一担自家的柿子到街上,一块钱一斤有时候都卖不出去。

    个头要是大一点,卖相要是好一点,说不定还能拉到永青去多卖几块钱,本地品种那就算了,怕是连车费都赚不回来。

    “长铁叔院子里那两棵柿子树摘了?”罗蒙问他。罗长铁年纪大,但是辈分不高,跟罗老汉罗全顺他们一个辈分的,所以罗蒙也管他叫叔。

    “摘啥呀摘,那树都长得老高了,家里那根杆子也够不着,我这一把老骨头的,哪里还能摘得到?不摘了,摘下来也卖不到几个钱,就挂树上吧,等冬天的时候冻一冻,就给那些鸟儿吃了拉倒。”

    他们这儿产的都是涩柿,这个季节都没鸟儿去啄,等到冬天的时候,柿子熟透了,又经过几场霜冻,渐渐由涩变甜了,常常就可以看到鸟儿在树上啄柿子吃。

    “留几个别摘完不就行了,还要留一树啊?”一旁干活的人笑道。

    “哎呀,不管了,摘不到。”罗长铁摇摇头摆摆手,他一个老头子,地里这些活儿都够他累的了,卖卖菜收入也不错,那柿子既然不值钱,就不太想去费那个力气了。

    “要不咱去帮你摘吧?”罗蒙问他。

    “那感情好,摘下来给你拿去喂鸡也行,不然挂在枝头上,隔三差五掉下来一个,弄得到处黏嗒嗒的,也闹心。”罗长铁一直在村里种地,之前种的庄稼怎么样,现在种的庄稼怎么样,每星期上罗蒙那儿挑的那些牛粪到底有多大用处,他心里那是门儿清,几个不值钱的柿子,那还有什么不舍得的。

    “还能白拿你的?一块钱一斤跟你买。”刘春兰笑着说道。

    “几个柿子,还买啥买?往年我也没靠这个挣到过钱。”罗长铁也坐在不远处的田埂上,一颗一颗剥着白玉豆,这种豆子形状和芸豆相似,个头比芸豆略小些,口味也更加鲜美。

    “往年是往年,今年是今年。”罗老汉也说了。

    “行了,知道了,你们都是有钱人,不爱占我这点便宜。”罗长铁玩笑道。

    “长铁叔今年也不错啊,听说种这一年地,挣得比在外边上班的孙子还多?”一旁几个在地头上干农活的村民就笑话他了。

    听说前阵子罗长铁的儿孙来村里看他,其中有个小伙子年纪不大,刚刚从学校毕业出来,找了个工作还算不错,转正后一个月正五千多,这小子就挺得意,言语间颇有些飘飘然。

    罗长铁越听越不爱听,后来就说他了:“一个月五千多有啥?我这个月都挣够八千了,五千多块钱还说说说。”

    最近这事不知道怎么的,就被村子里的人给传开了,大伙儿都说往后那些在城里打工的要是再回来?N瑟,到时候他们也跟人家比比收入去,这一年大家都挣钱了,腰杆子个个都挺硬。

    他们那边说得热闹,罗蒙却不再搭腔了,走到另一块地的田埂上,又拔了一抱黄豆回来,堆放在肖树林和猴娃子身边,让他俩去摘,这俩人手快,一棵黄豆两下子就被摘完了。

    摘下来的豆荚放在箩筐里,豆萁被罗蒙用三轮车一车一车运到牛王庄上,堆到沼气池里头去发酵。

    等到傍晚的时候,罗红凤带着罗美慧和罗美玲从镇上回来,罗蒙带上这俩丫头,肖树林扛上猴娃子,一行人就往罗长铁家的院子去了。

    他们这边各家各户都有摘柿子的工具,一般就是一根长竿,长竿顶端有个网兜,网兜边缘的铁丝扭出几个V状,摘柿子的时候,就用网兜套住柿子,再把柿子上的枝条卡在V字的位置,然后一拧手里的长竿,柿子就掉网兜里了

    罗长铁家的这两棵柿子树实在是太高了,底下的还能用杆子够到,上面的就不行了,只能上树。

    要说罗蒙家的上树高手还真不少,猴娃子一弄清罗蒙他们是要摘树上那些红红的果子,提着篮子第一个就上去了,这丫在树上那绝对是如履平地,从这个枝到那个枝的,手脚并用来去自如。

    肖树林随后就跟了上去,提着了一个大箩筐挂在一根结实的树杈上,自己就捡附近的果子摘,那些太细的枝条,他是不敢出去,体重太大,怕给压折了。

    罗美慧和罗美玲一脱鞋子也跟着上树了,穿着裙子在大树上爬来爬去,看得随后过来的刘春兰只皱眉头,刚刚刘春兰罗老汉和罗红凤三人先把今天摘的豆子运回家,然后也跟着过来了。星壶

    “咱以后可别再给她俩买裙子穿了。”刘春兰说道。

    “早都不买了,这还是去年的。”罗红凤笑了笑,又说道:“没事,穿着裤袜呢。”

    “好好的姑娘,愣是被你们惯成俩小子了。”罗老汉哼哼道。

    “你没惯着,那咋还给做弹弓呢?”刘春兰道。

    “……”罗老汉不吭声了,前些天罗美慧说要弹弓,这老头就到后山去砍了几个树杈回来,削得甭提多仔细了,整出来的弹弓比村子里那些小孩的都威风都大气,被小丫头夸几句,他还很是得意了一把。

    “都挑红的摘啊。”罗蒙在树下监督他们的工作。

    “没红的留着下回再摘吗?”罗美慧问道。

    “下回不摘了,留着喂鸟。”罗蒙说。

    “来,吃花生。”罗长铁从屋里端出一盆水煮花生来,刘春兰他们就坐下来吃起了花生,一边跟罗长铁扯些闲话,无非就是地里最近的收成咋样,明年打算种点啥之类的。

    “啪……”这时候,猴娃子不知道从哪儿摸来一只鸟蛋,献宝似的递给肖树林。

    “乖,放回去。”肖树林对他说道。

    “呼……”猴娃子看看手里的鸟蛋,有些不太舍得的样子。

    肖树林拍了拍他的后脑勺,从他手里拿了那枚鸟蛋,爬到鸟窝附近,轻轻放了回去。

    “你们家柿子树上还有鸟窝呢?”柿子不是就不愁卖了?

    罗蒙出发前跟肖老大和肖树林打了个招呼,店里买菜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肖老大被人催急了嗓门就大,肖树林压力一大就爱抽烟,偏偏来他们这买菜的人早都已经习惯了这对父子俩,根本没把这俩黑一代黑二代当回事。

    “我出去一下。”罗蒙对肖树林说道。

    “行,去吧。”肖树林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水。

    拿上车钥匙,到附近停车的地方把早上拉货下来的小卡车开了出来,按那个卖柿子的老农指的方向把车开出水牛镇。

    路上罗蒙心里也暗暗盘算着,每天卖菜这活儿确实是太忙太乱了一点,尤其上他们家买菜的人那么多,店面却只有那么窄的一点,人手也少了点。

    以后最好是能把肖老大和肖树林都给解放出来,不能总这么累一直自己干啊,肖老大要是实在没事做,到时候再给他寻个轻省点的活儿,像刘春兰和罗老汉最近做饼干那样的。

    “你买那么多柿子干啥用啊?”这时候,坐在副驾驶座上的那个卖柿子的就说话了。

    “哦,买回去做柿子饼用的,我叫罗蒙,你咋称呼啊?”罗蒙把心思收了回来。

    “我姓项,你喊我老项就行了。”老项全名项卫忠,之前他也听说过罗蒙,也能认出他来,不过自己毕竟和他没什么交集,所以也就没套这个近乎。乐神无敌

    “哦,老项啊,你们家最近这段时间每天能出多少柿子?”

    “三五百斤没问题,你要是要得多,七八百斤也出得来。”柿子长在树上,早两天摘还是晚两天摘,还不是全凭他们自己。

    “那每天就先要三百斤,到时候我让人开车过来运。”

    开始这段时间,柿子的货源肯定是很充足的,后面估计就会有点紧张,罗蒙主要还是想把这个供货周期拉长一点,不要一窝蜂挤在眼前这几天。

    项卫忠的家在距离水牛镇三十多分钟车程以外的一个小镇上,说是小镇,其实也就是几排房子一条小街,比水牛镇冷清多了。项卫忠他们住在离街道不远处的一个山脚下,罗蒙站在他们家院子往后山看,红彤彤的全都是柿子树。

    “你们家这柿子可真够多的!”

    “嘿,当年我爹年轻的时候种的,说是柿子这东西好啊,好种长命不招虫子,反正啥啥都好,嘿,就是卖不出去,每年我们家都不知道要烂掉多少柿子。”

    项卫忠说着就带罗蒙去了他们家旁边的一栋老屋,老屋中摆放着一个个木架,木架上满满当当的全部都是正在脱涩或者已经脱涩的柿子。

    项卫忠喊了他老婆过来,两个人和罗蒙一起,把架子上的柿子一个个往箩筐里拣,差不多把货架上的柿子拣了一小半以后,他们又拿出家里的杆秤,两人抬着把这些柿子称了,罗蒙就拿个小本给他们计数。

    最后称出来三百六十多斤柿子,项卫忠说给三百五就好,取个整数,罗蒙也没推辞,付了钱就把这些柿子往车上搬。

    “卫忠啊,这谁啊?上你们家买柿子啊?”他们正忙的时候,院子前面的小路上有个老农扛着锄头经过,见那一筐筐红彤彤的柿子,也过来看究竟了。

    “是啊,同根叔你这是要去地里啊?”项卫忠的老婆面上闪过一丝不愉之色,他们家卖柿子不容易,今年好不容易交上一点好运,生怕再出什么岔子,在他们这边,卖不出去柿子的可不止自己一家。

    “这柿子卖的多少钱一斤啊?”这个被叫做同根叔的老人不知道是没看出来人家的不愉快还是怎么的,也不走,反而问起了他们的交易价。

    “一块钱一斤,怎么,大爷你们家也有柿子卖啊?”罗蒙知道乡下人有时候卖点东西确实不容易。

    “有啊有啊,你还要啊?”老人很高兴的样子

    “今天不要了,明天如果数量要得多,我就上你们家看看去。”罗蒙说道。

    “那好啊!我家就在这条小路过去,那边的那栋二层楼砖房,我们家一共有一百多棵柿子树呢,今年都还没开始卖。哎呦,从咱这边到永青镇到水牛镇,都不近,车费都要不少了,柿子卖得不好,那还得亏本,我本来都不打算要了。”老人一边把自家房子指给罗蒙看,一边感叹道。

    “嘿,今年应该是不愁卖,你把柿子整好一点,我往后这些天肯定还得过来收。”罗蒙说着又对项卫忠夫妇俩说道:“要不你们给我留个电话吧,有什么事联系方便。”

    “对对,留个电话。”项卫忠的老婆在一旁听这两人说话,听得心里七上八下的,这会儿见罗蒙跟他们要电话号码,心里又踏实多了。

    双方交换了电话号码,又约定明天要三百斤柿子,然后罗蒙就开车离开了,等他回到水牛镇上的时候,他们家店面也正停着好几副担子呢,都是听说这里收柿子,所以才挑过来的。

    把这些柿子都收了,罗蒙就先把一车柿子运上了牛王庄,让陈建华安排人开始做柿饼,还有摄影工作,也交给他了,这丫是玩单反的,罗蒙那个自认性能不错的卡片机,在人家眼里根本就不够看。

    之后罗蒙到镇上帮肖树林派手工,店面那个收购的牌子也收了,不过还是不断有人过来问,罗蒙就让他们留下了联系方式,到时候需要的时候再给他们打电话,今天不行了,头一天做柿子饼,山上已经有好几百斤柿子了。

    这天上午四合院里的老人们一边做柿饼,陈建华一边拍摄照片,等到一套照片拍摄完成,罗蒙和肖树林也从镇上回来了,拿上自己昨天晚上拍的关于放凉了的柿饼重新加热后的照片,罗蒙去了一趟罗兴佑家里,让赵冬玲马上帮他编辑上架。

    至于价钱,没馅的纯柿子饼就卖九毛一个,有核桃馅的就卖一块二,完全就是薄利多销。眼下水牛镇及周边地区大量的柿子滞销,这会儿不搞薄利多销啥时候搞?

    作者有话要说:嘛,今天终于早了一点吧,哈哈。

    多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报纸的支持!谢谢大家支持正版!还有撒花的筒子们!丢地雷的筒子们!鞠躬!

    感谢:淳粹扔了一个地雷、梦灵扔了一个地雷、泠扔了一个地雷、qy_79扔了一个手榴弹、闲庭信步扔了一个地雷、花家糖少扔了一个地雷、mina扔了一个地雷、静静静静几个静扔了一个地雷、寂寞之风扔了一个地雷、auv扔了一个地雷、10642400扔了一个地雷、我懒讲扔了一个火箭炮、麦兜扔了一个地雷、较瘦扔了一个地雷、?匀f扔了一个地雷、A.S扔了一个地雷、我懒讲扔了一个地雷、水月扔了一个地雷、沥沥苏扔了一个地雷、yifaya扔了一个地雷、彬子扔了一个手榴弹、泠扔了一个地雷、咖啡的幻想扔了一个地雷、梦灵扔了一个地雷、菲菲扔了一个火箭炮、西瓜不甜扔了一个地雷、活在毒气中扔了一个地雷、99扔了一个地雷、陈巴克比扔了一个地雷、闲庭信步扔了一个地雷、A.S扔了一个地雷、麦兜扔了一个地雷、贝瑟芬妮扔了一个地雷、LLL扔了一个地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