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极品傻皇子 > 第84章 禁酒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顾婉你放心,若是在下胆敢有逾越之举,你便可以把我踹下床去。”

    牧禅老老实实地躺在那木床缩在角落,闭起眼睛动也不敢动。

    为什么要闭上眼睛.....废话,万一真把持不住了怎么办。

    不是我对自己的定力没有信心,而是青春期的身体实在精力充沛啊!

    为了对抗心底传来的邪恶念头,牧禅只好疯狂地默念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祈祷能早点睡着。

    顾婉看着他的模样,不禁莞尔一笑。

    这牧公子实在是有趣得打紧。

    她便将桌上的蜡烛吹灭,随后也脱下了自己仅剩的罗裙。

    只剩一张红色的肚兜,面前遮住那令人血脉喷张的酮体,摸着黑躺在了牧禅的身边。

    “顾婉,能摆脱你一件事吗?”

    “牧公子请说。”

    “就是明日还请你帮我这般......”

    牧禅低声地说道。

    ......

    太极宫,两仪殿内。

    只见穿着便服的李世民正在和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商议着有关突厥的战事筹备。

    “前方战线已经传来了八百里加急的密报,刘?F已经里应外合,将朔方城攻下!不需时日便能占领整个夏州。李靖也传来战报,他已在恶阳岭驻扎好防线,就待时机一到,大唐铁骑即将全面进攻突厥人。对接下来的战事,几位爱卿可有何建议?”

    “陛下,老臣有一个建议。”

    胡子头发有些发白的杜如晦率先说道。

    “爱卿请讲。”

    李世民对杜如晦的意见十分看重。

    这位老臣统筹兼顾的才能,往往能不经意间就道出自己的漏洞。

    “朝廷是时候发布禁酒令了。”

    杜如晦朝着李世民拱了拱手,沉声说道。

    战争时期的粮食储备自然是越多越好,然而这两年不断发生洪涝,旱灾还有蝗灾,尽管现在正值秋收之际,但是庄稼的收成肯定不比风调雨顺时候。眼下正值冬天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粮仓都有粮食短缺的风险。

    此时绝不能把粮食浪费在酿制酒水上,长安作为国都,必须率先带头发布禁酒令。

    听到禁酒令,李世民皱了皱眉头。

    他的脑海中下意识浮现的便是牧禅的身影。

    禁酒令么,会不会对禅儿的生意有些影响?

    长孙无忌看见李世民沉思的模样,瞬间领会了他意思。

    便清了清嗓子说道:“可若没有酒水,怕是犒劳将士们是个问题。”

    杜如晦皱了皱眉头,脸上神色很不悦。

    “辅机何出此言?只要赏罚得当,将士自然乐意为我大唐前仆后继,又岂会因许些酒水而懈怠?”

    “还请陛下颁布禁酒令!”

    李世民沉吟了一会。

    确实如此,攻打突厥的战事前方所需要的粮草不是小数目。

    十万铁骑所需的粮草不是小数,更何况还有马匹所需的草料和大豆。

    虽说国库刚缴纳了一大比金银珍宝,但真若缺粮了,再多的金山也换不到一斗稻米。

    一念至此,李世民叹了口气。

    长安城最近的粮价,有些略高啊,一部分原因就是英雄酒的出现,大部分的酒商都拼命地采购粮食,改进自家米酒的配方。

    禅儿,禅儿。算了,之前的赏赐够他挺过这段时间了。

    如果连这等小事都没有解决办法,也枉为我李世民的儿子!

    李世民当即便有了决断,眼中光芒一闪大声说道:

    “好,此事就交给玄龄去办,明日便出台禁酒令,朕与公卿皆不饮酒,直至我大唐铁骑凯旋归来!”

    “陛下圣明!”

    杜如晦等人朝着李世民拜伏道。

    第二日,太极殿上。

    盯着一对熊猫眼的房玄龄,将手中新撰写好的禁酒令相关事宜一一念了出来。

    满朝文武皆听得全神贯注,有的频频点头,一脸赞成。

    有的则是咬牙切齿,很不得上去将房玄龄手中的禁酒令抢夺过来,撕成碎片丢到地上再踩几脚。

    李世民看了看底下群臣的表情,大部分人虽然脸上不说。

    但颇有些不情愿,特别是那程咬金为首的一堆武将,简直快将我不干三个字刻在脸上了。

    带房玄龄一脸疲惫地全部念完后,李世民清了清嗓子,说道:

    “诸位爱卿,皆知道朝廷与那突厥开战在即,此战事关陇西无数百姓的安危,爱卿们就忍一段时间。”

    “工部尚书,朕命你准备的物资如何了?”

    李世民一双眼眸紧紧地锁定在了有些发福的段纶身上。

    这厮,又在走神。

    正在发愁该怎么偷偷囤点酒水的段纶一激灵,连忙上前说道:“陛下,兵器和其他的杂物已经准备完毕,甚至有余。那锁子甲也即将竣工,就是那军盐.....”

    “军盐怎么了?”

    李世民有些恼怒。

    段纶眼见李世民脸色发沉,内心有些胆颤。

    但还是小心翼翼地说道:“军盐的产量暂时提不上去,还请陛下多宽限些时日,并容老臣从盐商那多进一些粗盐。”

    听闻此言,李世民直接捏碎了手中的瓷杯,吓得段纶腿一软差点没跪下去。

    只见李世民缓缓地走到段纶的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中满是杀意。

    “你要乌兹钢,朕给了。”

    “你要银子,朕给了。”

    “你说军盐必定能按期交付,朕信了。现在又说缺银子缺时间,你当这朝堂是儿戏吗!”

    暴怒的李世民宛若一只猛虎朝段纶呵斥道,那久经沙场的血气让段纶脸色一阵苍白。

    “陛下息怒,臣听闻今年几座盐矿都产出不佳,可见此事罪责不在段大人身上。”

    一位容貌甚伟的裴寂淡淡地看了段纶一眼,上前挡在了李世民的面前,为其辩解道。

    裴寂......

    看着挡在自己面前的老臣,李世民压下了心中的怒火。

    他位列一品官爵,大司空魏国公,不单是封赏的虚名官职。他还是实职左仆射,为朝中首相。

    单论官位,满朝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比他高的。当然,身为天子的李世民自然是不会忌惮一个臣子。

    只是这裴寂,是他父亲李渊留下来的亲信老臣,实则是李渊在朝中的棋子。

    李世民还不想与李渊彻底撕破脸面,毕竟时候未到。天灾频起的这几年,不少民间谣传皆是他得位不正。

    他称帝后,奉李渊为太上皇。此时再弑父的话,无论道德还是大义,都立不住脚了。

    战前动摇民心,实属不智。这口气,他咽下了。

    “既然裴相出言,看来确实不是段爱卿的罪责。”

    李世民沉声说道:“段爱卿,说罢。还需要多少银子?”

    段纶看了看裴寂的目光,随后再是试探性地说道:“一.....一百万贯钱?”

    一百万贯.....

    李世民咬了咬牙:“准了,自己去朕的国库中取,下不为例。”

    “谢陛下恩典。”

    段纶连忙拜谢道。

    他虽然尸位素餐,但却不是傻子。

    刚刚李世民身上的杀意,他可切实感受到了,若今天没有裴寂帮他撑腰,自己的乌纱帽铁定保不住了。

    退朝后得多给裴大人送点珍宝道谢。

    还有太上皇的,听闻太上皇最近喜欢妙龄女子,自己也得多给他寻几个。

    眼见军盐一事告一段落,李世民看向朝中其他大臣,冷冷地问道:

    “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事宜需要上谏?如若无事,便请退朝吧。”

    此时礼部尚书上前谏言道:“陛下,臣发现一名千古难遇的诗才,还请陛下将其调入礼部,为臣增添一臂之力。”

    李世民挑了挑眉头:“噢?千古难遇,是何人让爱卿有如此高的评价?莫非是今年殿试的探花郎,许谦吗。此人确实文采不斐,不过朕对其仕途只有打算,爱卿切莫着急。”

    “非也,我那许贤侄的诗才和此人相比宛若米粒之光比之皓月。”

    “竟然能获得爱卿如此高的赞赏,此人到底是谁?”

    礼部尚书看了一眼又开始走神的段纶,缓缓地说道:“此人与工部尚书还有些渊源,姓牧名禅,任职工部员外郎。臣以为这等人才在工部实在是埋没了,还请工部尚书忍痛割爱,将其拨入我礼部吧。”

    段纶挠了挠头,一脸迷糊的表情。

    啥,那小子还有诗才?不是个商贾之徒吗。

    听到牧禅的名字,李世民顿时感觉有些头大。

    自己儿子的才华他能不知道?虽然继承了自己许些诗才,但和他那天马行空的创造力相比,则是黯淡无光了。

    无论是锁子甲还是制冰之法,可都是能富国兴邦的发明啊!

    “?G,一首将进酒罢了。可能他一时开窍,不足以当进礼部的敲门砖。”

    李世民摆了摆手,背着自己的良心说道。

    “不止是将进酒。”

    礼部尚书一本正经地说道:“陛下忙于朝政,对长安的饭后闲谈了解不深。那牧禅又新作了两首诗,一首是在他的酒馆内所作,一首则昨日是在雅叙阁内所作。”

    随即,礼部尚书清了清嗓子,将牧禅的两首诗词当着众位大臣的面念了出来。

    听完后,大部分文官皆是眼前一亮。

    好诗啊!

    而李世民在感慨的同时,内心也有些诧异。

    好小子,还学会逛青楼了,不务正业。

    就在李世民思索着该如何回绝礼部尚书的请求时。

    一旁的魏征皱了皱眉头,生硬地回怼道:“此等诗词格调太过小气,简直是折辱我文人风骨。”

    “老臣反对,礼部因多应引进一些精通圣人教义的文人,才能教化天下百姓。若是一味地迎合欢愉之风,只会令我大唐儿郎沉醉靡靡之音,重蹈魏晋覆辙,折煞我汉族傲骨,令四方蛮夷嘲笑我汉人怯懦无能!”

    魏征一番话,怼得礼部尚书脸上是一阵红一阵白。

    李世民点了点头:“魏爱卿说得不无道理。况且这牧禅刚到工部任职,这么快又要调到礼部,此事不妥。”

    见李世民不同意,礼部尚书只好摇着头,无奈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李世民扭头对一脸懵逼的段纶说道:

    “这牧禅可是个人才,段尚书你可得好好栽培。”

    “是,是,臣明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