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之疯了吧老朱忽悠我造反 > 第四十一章 霸道掌门独宠小甜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行了行了!”

    “这法子你们都懂了,往后等我入了南京,你们记得帮衬一下。”

    “有了这种宣传口,再下发纸张制作的书,安全点!”

    朱元璋鞠躬,朱英坦然受之。

    这种发动天下人方法,已经领先了不知道多少个时代。

    不一定追求控制思维,但至少能让大众潜移默化的认为自己是大明人。

    对于维护统治,是极大的功绩了。

    以前朱英常听一个笑话。

    有两个老农民畅想皇帝的奢华生活。

    一个说:“我想皇帝肯定天天吃白面馍吃到饱!”

    另一个说:“不止不止,我想皇帝肯定下地都用的金锄头!

    大明此时就是这种境况,民智未开。

    只要有心之人稍加煽动,不稳定的因素就增加了。

    练子宁道:“那是肯定,陆老弟凭着这份才智,定能得不少赏赐。”

    徐祖辉笑道:“这小子能弄出更多的宝物,那怕是圣上都找不到东西封赏了。”

    两人可记着呢,昨天朱英说封王,朱元璋都没否认。

    此时还有如此辅国之策,想必更受恩宠。

    朱英却没这种想法,“你以为我是图圣上的封赏吗?”

    “那你图什么?”

    朱英摇头晃脑道:“等我献上这些东西的时候,大明已经进入到危局了。”

    “我这些东西,都是为了应付这些危局的,你们不懂!”

    又谈到危局了。

    三人才来了几天,这厮整天一副大明要亡。

    整个大明等着他去救的样子。

    连朱元璋都想着,就蹲在这里,好好想想天下会出现怎样的危机。

    结果是想不通。

    看三人又陷入了一种奇怪的状态。

    朱英没办法,只能祭出吃饭大法。

    陪着三人研究纸张已经一个早上了,也到了午饭时间。

    一说吃饭,三人就没了那种迷惑不解的面貌。

    “红薯!玉米!”

    练子宁喊着,拿到手里就啃了一口。

    朱英取了来,剥皮后露出赤金色的红薯瓤,练子宁才学到。

    原来要剥皮。

    “没想到做熟了更加美味,对了,土豆呢?”

    朱英将面前的土豆烧鸡推过去。

    等夹了土豆,三人顿时被土豆给吸住了。

    “与鸡肉同煮,妙啊,往后我王家得顿顿有这菜式!”

    三人拼命扒拉着碗里的吃食。

    “要不中午去打猎吧!”

    朱英提议到。

    “好,甚好!”

    徐祖辉马上答应。

    朱元璋则疑虑道:“我想问问大明的危局!”

    朱英很烦这一出,答应打猎后回来,吃着野兔时再说。

    朱元璋不满道:“你这庄子里那么多牲畜肉食,怎还想着吃野的。”

    “这些牲畜只是规模化的一小步,当种物养着呢!”

    趁着三人没发问,朱英早解释道:

    “这规模化,就是将牲畜集中起来,选取最为强壮的个体繁殖培育。”

    “这能提供更多的肉食,而且防病,还能节省草料!”

    练子宁小本本全记了下来,这是很重要的发现。

    大明时,肉是战略物资,寻常百姓想吃,只能去打猎。

    即便是明军,也得是十夫长才能分到干肉。

    寻常人吃肉是很难的,顶多分点汤。

    有了朱英的这种模式,能让更多的人吃上肉,体质也会增强。

    等休息的差不多,三人随着朱英到了马圈。

    马匹并不多,因为庄子在山上。

    手下们也大多训练个人体质,所以也不常起码。

    等到朱英四人到时,早有手下给马匹装上了马鞍。

    “这又是甚?”

    朱英一拍脑袋,他想到了明时还没马鞍马镫。

    这又给了他们提问的机会。

    来不及解释,朱英踩着马镫就上去了!

    “还能这样?”

    徐祖辉可是征战天下的大将,上马得有军士在下面放上凳子才能坐稳。

    朱英踩着马镫,翻身就上去了。

    当下迫不及待的有样学样。

    等到了马背上,双脚踩在马镫上,一种平稳的感觉油然而生。

    “好东西,好宝贝,我怎么就没想到!”

    在马背上放了坐垫,坐着舒服不说,脚下能踩到东西。

    马鞍上还配置了弩箭和箭袋!

    大明征伐天下时,虽然口号喊得是大明铁骑。

    但指的是战车。

    论语曾有云:“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衡量一个国家的兵马,都是以乘来算。

    因为骑马太难了,稍不注意就会摔下来。

    所以骑兵大多是机动性强,而且有极强的训练强度,才能有骑兵这种兵种。

    至于骑上马还射箭,那得是从小马背上长大的人才能有的技术。

    所以匈奴和大明的技术代差,就在骑兵上。

    一到天寒就来打秋风,来得快,跑的也快。

    所以在北部,哪怕是名将蒙恬也只能守。

    这帮人不好抓啊。

    可要深入腹地与之决战,又因为骑兵太少,不能进行有效的打击。

    这也是明明恨的不行,却只能在九原郡筑城,却没深入的来由了。

    朱棣也是因为这个问题,才劝洪武大帝消消气,说出不值得打的说法来。

    而马镫的发明,得到西汉后期了。

    所以大明的铁骑,大多是战车。

    这时,练子宁和朱元璋也纷纷坐了上来。

    练子宁甚至踩着马镫,弯弓搭箭,稳的不行!

    “甚好,我看这一箭,将那百步开外的桃子射穿!”

    “别闹!”

    朱英阻止了。

    徐祖辉凑了上来。

    “陆老弟,你可知这东西对于大明来说有多重要吗?”

    朱英一把推开他。

    “那要我还把马钉上了马蹄铁,你是不是要昏厥了!”

    “马蹄铁,那是什么!”

    朱英下马,提起马脚。

    只见马脚上钉着铁环!

    朱英笑道:“马虽然快,但跑久了也会脚疼,加上蹄子上指甲长的也快!”

    “我这钉上蹄铁,马蹄不再受地面摩损而疼,也不会被水给腐蚀。”

    “平日能行二百里的马,有了这东西,五百里也不再话下!”

    三人顿时惊诧,连忙下来查看!

    这东西,得百年之后的罗马才有,这时候一见到,顿时被吸引住了。

    “好家伙,有此利器,何愁匈奴不灭!”

    匈奴不是能跑吗?

    不是仗着马种比他们好,天天来秀操作吗?

    等有了朱英的这马具,他们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更重要的是,匈奴目前还没这东西。

    这意味着朱英的马具一旦出现在战场上,必定能让匈奴那帮人大吃一惊。

    一想到他们到时候会被收拾成什么样。

    徐祖辉和练子宁就由衷的笑出声来。

    只有朱元璋,抚摸了马蹄铁后,又将目光转向了马镫上色泽黝黑的铁!

    朱英顿时让他们别笑了,打猎要紧。

    朱元璋话到嘴边,给硬生生止住了。

    四人一起骑着马出了庄子。

    哪怕山路崎岖,可有了马镫和马鞍后,依旧很平稳。

    “好,好,这哪怕在山里,我就敢问那帮蛮子还敢不敢横!”

    “就是,爷爷我在这发上十箭,定弄中八个!”

    “嘿嘿,我就不一样,我能九个!”

    “老王,你就吹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