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之疯了吧老朱忽悠我造反 > 第四十三章 小子,我是你二叔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人都懵了。

    陆老弟这说的什么胡话。

    一病人没了!

    圣上每天都很自律,衣食住行皆有无数人照顾。

    怎会平白生病。

    朱元璋诧异道:“是你说的,受方士蒙骗而服下的毒药发作么?”

    朱英回答道:“有一定因素,我也想过可能是太勤奋,熬夜导致猝死!”

    熬夜还会导致猝死?

    三人闻所未闻。

    “但这只是个猜想,我更多的是倾向于染上风寒导致!”

    “区区风寒,你至于这样危言耸听吗?”

    风寒不可怕吗?

    朱英嫌弃的看着三人。

    “你天天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吃了二十多年的丹药,导致肝功能退化,风寒再一来,你试试?”

    朱英不是中医黑,起码在过三四百年,华佗就在研究麻醉和外科手术了。

    只不过受儒家的影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若没这个影响,这发展不比西医早了千把年。

    明之时已经有很多治病的良方了,扁鹊三连更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

    朱英将板蓝根煮了,等差不多的时候加点蜂蜜,那女刺客退烧会简单很多。

    朱元璋不是讳疾忌医的人。

    他还想着大明基业,所以连忙问道:“那现在洪武大帝把药停了,也不熬夜,会有改善么?”

    “应该会吧!”

    朱英的回答也不准确。

    练子宁这杠精属性爆发了。

    “那照你这样说,圣上病发而人没了,就是你胡吹的咯!”

    看看这得意的样子。

    朱英就忍不住道:“你以为我瞎说?洪武大帝第五次东巡,忽然染疾,病逝于沙丘行宫!”

    ??

    “哈哈哈,果然是胡说!”

    练子宁气笑了。

    “你小子挺能危言耸听的,之前你说焚书坑儒,我就觉得奇怪。”

    “现在又扯这种咒圣上的话!”

    朱元璋面色毫无波澜,丝毫不生气。

    所以练子宁才没发作,要不是认为打不过,就凭他咒圣上这两下,自己非找他单挑不可。

    见朱英不说话了,练子宁更来劲。

    “怎么,被我戳中痛点了,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朱英也笑一笑,“你以为我乱说?”

    “若我没记错的话,现在洪武大帝应该去了罘山,刻石颂德,按时日应该快了!”

    这话一出,三人顿时一惊。

    他们东巡的计划,在博浪沙被行刺后就临时做了调整。

    等这十天的搜捕过后就欲出发。

    朱元璋仗着眼下无人敢行刺,这才来到这大山一探神仙居所。

    朱英久居此地,怎能知晓他商议的行程。

    三人脸上浮现了震惊神色。

    莫非是他猜的?

    朱元璋问道:“你如何得知?”

    朱英语不惊人死不休,“罘山之后,还会去琅琊台!”

    就是仗着徐祖辉还蹲在这里,朱英才会这样说。

    作为守护洪武大帝东巡的将领,一路的安保都是他在操持。

    些微的变动都要他提前打算。

    而朱英,历史虽然不是强项。

    但洪武大帝哪一年做了哪些事,都记得清楚的。

    “徐祖辉将军,我说的对不对!”

    朱英以为就徐祖辉懂,其实三个人都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你莫不是神仙?”

    徐祖辉疑惑道:“能未卜先知,南京宫里的那群方士都没你算得准!”

    朱英看着哑口无言的老马,一脸的快意。

    药熬好了,朱英等稍微凉了一些,加了点蜂蜜,随后就给女子喂下。

    不像现代人,身体有抗药性,药一喂下,女子的呼吸就逐渐平稳。

    三人现在相信了,这厮真的会医术。

    而且预言的东巡路线,再联系到焚书坑儒。

    三人不由得重视起来。

    “陆老弟,请务必告知,你所谓的圣上病了,且无法挽救,这是真的么?”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看到三人注视着他。

    朱英不耐烦道:“自然是真的,不过我也说了,我会去治!”

    “那还等什么,快随我走!”

    徐祖辉急眼了。

    “等等,这不还早么?”

    “早什么,你也说了,要一个时机,眼下圣上被你说的危在旦夕,如何不急!”

    练子宁也急眼了。

    朱英安抚道:“这还有好几年呢,往后的病,谁也说不准。”

    “再说了,我需要时机!”

    朱元璋不满了,“陆老弟,你说的时机到底是什么时机,这几日我听了太多遍了,能否告知一二?”

    时机时机。

    这非要等到他弄出个大乱子,他才登场吗?

    真想一个命令,把这厮绑到南京,看着他坐上皇帝宝座,好好问问什么是时机。

    可朱英又是难得的大才,他如此行事,怕朱英心生嫌隙。

    所以还是忍了下来。

    朱英面露难色,朱元璋马上就懂,让徐祖辉和练子宁出去。

    两人虽然不愿,但还是听令出去了。

    朱元璋上前道:“眼下就我们两个,能否透露一下。”

    朱英感叹一声,“好吧,我跟你实话实说!”

    “老黄,我真心觉得你是个人才,又有心怀天下的心境。”

    “我自从到了这里,结交的是一群盗匪,偶尔几个有那么点水准,但也难入我的眼。”

    “所以我很需要结交一些人才,你,就是我看中的第一个!”

    “所以我今天就跟你说实话!”

    朱元璋得到朱英的认可,认真的点了点头。

    不过朱英接下来的话瞬间就把他给惊到了。

    “我所谓的时机,分两种,一,挽救大明,二,乱世称雄!”

    什么?

    乱世称雄?

    这混蛋想些什么,说好的助他稳固大明基业呢?

    朱英没在意朱元璋的脸色,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他不敢想的。

    “挽救大明吧,我需要洪武大帝对我的绝对信任!”

    朱元璋马上道:“这你放心……”

    “别打岔,听我说完。”

    朱英放低了声量,郑重道:“大明看似太平,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可天下百姓不愿受大明的统治!”

    “这就罢了,洪武大帝在,慢慢的潜移默化,太平之下,再多的恨也会被磨灭,为何迟迟不立储君,此乃大患!”

    朱元璋傻眼了,他不立储君,还能亡国不成。

    一想到朱英说他会暴毙,朱元璋一个激灵,他抓住朱英说的要点了。

    “你是说,洪武大帝会突然离世,造成天下大乱?”

    “不会的,我大明朝堂稳固,即便皇帝没了,也会平稳交接下去,公子扶苏若是到了那时,能一展手段登位,那就不可能乱起来。”

    洪武大帝不立储君,谋求长生却修建大墓,各种矛盾都能集中。

    但朱元璋有个私心,只是没人理解到位。

    公子扶苏,有口皆碑,可惜性格太软弱了。

    他的老师淳于越只鼓动了分封六国,他就也跟着到朱元璋面前求分封。

    身为他的长子,一点主见都没有,这怎能主持大明基业,稍微一个佞臣进言,只要忽悠得当,他怕是也信了。

    朱元璋知道他性子软,所以没同意群臣的进谏,把他立为太子。

    可去掉扶苏,废长立幼,自古又是取祸之道。

    所以朱元璋就把这事搁置了下来。

    “谁跟你说扶苏一定上去的?”

    朱元璋傻眼了,不是扶苏,还能有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