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双穿门:开局救下崇祯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民心即正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这孩子,怎么抱着这东西在大街上就转悠呢,不怕被别人看到啊!”

    徐远贵这时候赶紧将对方拉到自家院子里。

    “来,我给你找个东西盖着,你别让其他人看到了,拿回家,也别给别人说,你慢慢吃!

    这年头不好过活,可千万别被别人知道了!”

    徐远贵对着王大楞说道。

    “叔,你要不,我给你留点,到时候说不定还有呢!”

    却没成想,这时候王大楞却说道。

    听到这话,徐远贵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叔,这是人家大明城的华夏百货售卖的,他们什么东西都收!

    也没要我银子,他们说是只要是金属,亦或者什么铁矿石,还有木料,各种东西,只要有用,他们就会收的!

    我把我家我爹那些书给送了过去,没成想,还真换来了这些粮食!”

    这时候,他却听到王大楞这么说道。

    “还有这等好事?”

    徐远贵有些不敢置信。

    而这就是唐毅给下面公司出的政策,一般百姓家里也没什么钱,要想掏出银子,只怕也是不容易。

    但是如果换成其他东西,只要是有用的,那么这些百姓就会因为生存原因,会将各种东西弄出来。

    而像是其他贵金属,比如铜铁,这些现在都是大明城所需要的。

    而且正好趁着这一波,他们可以把市面上还流通的铜钱或者其他铁器给收购回来。

    铜钱少了,自然他们的货币就能够流通起来,以后金融掌握在他们手里。

    大明城想什么时候印钱,就什么时候印钱。

    并且下一步,唐毅还打算推行纸币,这样就更有利于他们掌握整个大明的经济体系。

    这对于他们来说,相当于从另一个方面彻底掌握了大明。

    至少,在经济上面,不管是哪里,都要仰望他们。

    一旦人们习惯使用了大明城的货币,并且大明城的信用良好,那么对大明城来说,这是只赚不赔的生意。

    再者,还有铁器,底层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了,留着一口锅,其他家中的铁器,大明城回收起来后。

    运到大明城,这些铁器经过重新熔炼,炼制成钢铁。

    也会给大明城带来很大的收益,毕竟现在船舶和铁路的项目已经开始,大明城需要消耗的钢铁量是很大的。

    而整个江南之地,不知道能收多少钢铁铜亦或者是其他金属或者材料上来。

    而除了这些,还有各种书籍,唐毅打算在大明城建立一座涉及到各种行业以及各种东西的图书馆。

    所以正好趁此机会,向着民间将遗落在民间的一些书籍收集起来。

    后期经过重新编纂排列,建立起第一个全能型的大型图书馆。

    这种项目也能够对百姓学习起到很好的作用,并且,还能够保存下来中华这些年来不少的瑰宝。

    毕竟,身在后世,唐毅可是知道,经历过战乱的华夏。

    不知道多少东西都失传,亦或者是被抢走。

    而趁着现在,华夏还没有经历过那些伤痛,他要将中华的文化瑰宝给保存下来。

    不过这个工程也是很浩大的,最起码,在今年是看不到希望。

    毕竟中华之大,哪怕是后世经历过多次战乱,遗留下来的东西那也是天文数字般的庞大。

    而现在,华夏还有经历过那场痛苦,那么留下来的东西就更多了。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其他东西。

    比如木炭,竹炭,亦或者是矿石,木头,都是一些百姓所能够收集到的东西。

    这些东西,价值不大,也不值得那些人去有意组织人手去收集或者是弄这些。

    不然的话,耗费的人力物力,首先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就算他们想要组织起来,弄这些东西,肯定会被大明城的人查到。

    亦或者说,他们耗费的东西,却换不回多少。

    而对于百姓来说,这些东西,有意弄的话,可以成为一个持续的收入来源。

    虽然很少,但是靠着这些,在大明城换的粮食,也能够维持日常生计。

    所以,等于是大明城和百姓们双赢,大明城得到了一些原材料。

    百姓们靠着粮食活了下来,而粮食价格还被打了下去。

    那些人就算想收购大明城的粮食,大明城百货店也会限购。

    一个人只能够买一次,而且那些人想买,他们想要打击大明城的粮食,肯定会用大笔资金。

    但是涉及到太多钱财,不用大明城的情报部门去查,就能够看出来有问题了。

    到时候一句话,不卖给他们就能够彻底堵死他们。

    但是像百姓,他们就算有点钱,经过信息登记。

    他们那些钱买过一次后,也就再也没有能力买了。

    “叔,你不信,你可以拿着家里没用的铁器或者其他东西,就在村东头是三里地外!

    那里有大明城的人正在收东西,而且那里堆了好大一堆粮食!”

    王大楞说道。

    “你不信,你看这面粉袋子上就写着大明城制造这几个字!”

    听到王大楞的话,徐远贵看了看,但是他不认识字。

    徐远贵给王大楞找了个东西将面粉袋盖住,送走了他。

    他则是急匆匆的从家里找了些许木炭,背上,然后就向着王大楞所说的地方而去。

    他要看看,王大楞所说的是否是真的。

    当徐远贵到达王大楞所说的地方时候,果然,此时这里已经有着一大群人。

    密密麻麻,好几条队伍,似乎都在排队。

    他也跟着队伍,上前排队。

    而在排队的时候,他看到,在队伍旁边,不时的有人拿着一个大喇叭在哪喊着。

    喊着什么一角钱一斤粮食,一元钱十斤,一两银子等于三十七元。

    可以买三百七十斤粮食,同时他们还收购各种金属,金银铜铁等等。

    亦或者是什么铁矿石,竹炭,木炭,乃至木头,或者是年代久远的书籍家具。

    总之只要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拿过来换取粮食。

    而徐远贵竟然在人群之中,看到有人背着一张大木桌,这让他有些吃惊。

    就在他排队排了近一个时辰后,终于轮到了他。

    “先过来登记姓名,我们会给你一张表格,以后你要是还想在我们大明城买东西,来的时候记得一定要带上这东西!

    上面有记录,每个人不能够多买!”

    徐远贵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完成了信息登记。

    拿到了一张表格,而那张表格上,竟然有黑白色他的画像,虽然有些模糊,但是一眼就可以看到他的样子。

    而这也是大明城防止有人针对他们这次行动的手段,打印机打出来的,料想那帮人就算想要仿制,也仿制不出来。

    而且另一方面,还能够收集了此时江南地区的人员信息名单。

    对于他们以后接手江南,建立户籍以及管理人口将会有很大的作用。

    “带的什么东西?”

    “木炭!”

    这时候,徐远贵看到那人,将他带来的木炭放到一个东西上,看了一眼然后说道:“四十斤,算你一分钱一斤,一共可以换四角钱!

    你看你是要钱呢,还是要粮食,可以换四斤面!”

    听到这话,徐远贵顿时感觉如同梦一般。

    这木炭竟然真的可以换粮食或者换钱。

    他有时间就会去山里烧木炭,这四十斤其实也没多少,但是如果换粮食,竟然可以换四斤粮食。

    要是他每天都去烧木炭,那一天岂不是烧的木炭可以换十几二十斤粮食了。

    这对于他们家来说,就不用担心以后的吃食问题了。

    “换粮食,换粮食!”

    徐远贵连忙说道。

    拿到了粮食的徐远贵,赶紧回了家。

    而像他这样一般,发现了这些东西竟然可以换粮食的人还有许多。

    其中很多人在拿到了粮食后,竟然大声痛哭不已。

    甚至还有不少人,在拿到粮食后,向着大明城的工作人员纷纷下跪磕头。

    任大明城的人怎么拉都拉不起来,因为这可是他们救命的粮食啊!

    而这些大明城的工作人员,第一次体会到了城主所说的民心所向!

    第一次体会到了城主说的,只有这些最底层的人民才是他们值得团结的对象。

    他们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民心即正义,这些人因为大明城而获得了救命的粮食。

    而他们大明城也得到了民心,此后就算他们大明城有任何困难。

    也会得到这些百姓们的支持!

    ......

    而此时,在南京城内一个地方。

    “砰!”

    一道瓷器碎裂的声音响起,地上上好的瓷器一个价格几十两的茶杯就被摔碎。

    “这大明城,竟敢如此作为!”

    男子气的气喘吁吁。

    本来他召集一帮人,打击大明城的粮食。

    因为早在之前,大明城就放出风声,会降低粮价,惠及百姓。

    而这势必会影响到他们这些人的利益。

    所以他本想打击大明城的粮食,有多少,就吃多少,让大明城吃不了兜着走。

    准备让其赔的惨烈无比,到时候粮食到了他们这些人手上。

    还不是想多少钱卖出去就多少钱卖出去。

    但是他却没想到,人家直接来了一套釜底抽薪。

    各种措施,严密的让他们根本插不进去手。

    就算是他们想要组织人手来效仿下面那些贱民,用各种东西换取粮食。

    但是又能够弄大明城多少粮食呢,而且还会耗费人力物力。

    得不偿失而已!

    而现在,他看着自家粮铺的粮食堆着卖不出去,而市面上的粮食价格在一波一波的掉。

    他就感觉自己心里在滴血!

    那些损失的可不只是粮食,而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周二,去请那几位过来,这大明城欺人太甚,如此与民争利,粮贱势必伤民,我要与同好们商量商量!

    不然这天下迟早被他们大明城搞的乌烟瘴气,如此低价之粮,百姓该如何获利!”

    这时候,他说道。

    话语之中,似乎他是为民的大圣人,口中却满是仁义道德,心里却全都是生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