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双穿门:开局救下崇祯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工商管理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唐毅的吩咐,秘书离开去安排事情。

    这辛元初能够看出来大明城未来的规划,不得不说是一个人才。

    战争所带来的阴霾,让江南一大批的商人都来到了大明城。

    他们害怕于战争之后,家产不保。

    所以,宁愿舍弃一部分的家财,也要到大明城来。

    不得不说,这些人至少在如今江南的那些商人之中,是很聪明的。

    而来到这里的无一不是聪明人,他们跟着辛元初做出这种事情也是情有可原!

    ......

    “先生,这些江南商人所捐献给大明城的物资以及金钱,折合大明城货币共计三千六百三十二万余元!”

    当秘书将整理好后的金额报给唐毅的时候,唐毅也是有些惊讶。

    这数额都快赶得上大明城一个厂子好几个月的营业额了,要是利润的话,都快抵得上半年了、

    而这也不过是几家人的全部家产,更别说他们之中有些人还没有将全部家产带到大明城来。

    这次来到大明城的富商,起码有着几百家,拖家带口的,起码有两三千人。

    要是这几百家的资产,只怕都有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亿都不是不可能。

    而且由于辛元初几人的行为,导致基本上来到大明城的这些商人都多少给大明城捐献了一些钱财物资。

    美名其曰乃是为了大明城的教育事业贡献。

    不得不说,这些人也是学聪明了。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城未来要和南京朝廷开战,而且就是一场问鼎之战。

    这些人直接对着大明城下注,而且出手不菲,一个个不是几万就是几十万。

    也算是下了血本,毕竟大明城的钱还是很值钱的。

    这些人值钱在江南的资产,大多都是些田地,金银,商铺。

    他们到大明城来,很多东西都没有出手,固定资产很大一部分没有办法转变。

    所以光是带着的金银和一些物资而已,而且就算是他们到了大明城。

    想要在大明城正常生活,那也是需要将他们的金银珠宝或者物资卖给大明城来换取大明城的货币的。

    这些人换取了大明城的金钱后,再加上他们曾经多多少少都囤积了一部分大明城的货币。

    一个个直接就是捐钱,实则就是对着大明城下注。

    这些商人可不是傻子,而且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每当天下动乱的时候,很多世家都会寻求一个势力或者自己就扶持一个势力。

    去逐鹿中原,最终谁得到了天下。

    那么他们可就是投资对了,往后的利益可是很大的。

    只是可惜的是,这次他们面对的可是唐毅。

    唐毅可不会做那种自掘坟墓的事情,这些人要是以为给大明城捐献了些许钱财。

    就可以下注了,往后大明城拿了天下。

    就可以让他们逍遥了,这是不可能的

    唐毅的目的就是要让有钱人都自己的钱吐出来,让天下百姓的分了他们的钱。

    只不过,这些人如今就像是韭菜一般。

    肯定不能够直接对他们连根拔了,不然这样的话还会引起相反的作用。

    韭菜都是一茬茬去割的,这样才能够利益最大化!

    ......

    “辛先生以前乃是私塾教书先生?”

    此时,唐毅正在政府大楼的办公室之中会见辛元初。

    “回首相的话,小老儿三十岁之前都在私塾做教书先生!

    后族中族兄做起了生意,族兄家中无人,后出了意外族兄将家族生意交给了我!

    我本意是不想做生意的,但是后来夫人劝我,如果做了生意,赚了钱财,也好帮帮那些念不起书,从吃不起饭的学子!”

    辛元初这时候说道。

    唐毅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实的,但是至少辛元初看着他的眼睛没有躲闪。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辛元初还是一个好人!

    至少,本意上不是一个坏人。

    现在这个时代,阶级固化,而且地主商人对百姓都是尽可能的剥削。

    那这辛元初倒是在如今这个吃人的时代算得上是一个好人。

    “辛先生散尽家财,助力大明城的教育事业,这是值得赞扬的事情!

    我已经吩咐大明城的华夏日报,将此事刊登报纸,几日过后,我大明之人皆会知晓辛先生之名!

    并且,我已经吩咐人去大明城的学校刻字立碑,将辛先生的事迹刻在上面!

    以后凡是用到辛先生等人捐助款项的学校,都会为辛先生立碑!”

    这时候,唐毅说道。

    虽然他想要割韭菜,但是唐毅至少给人家一点实际好处。

    如果辛元初品德高尚的话,那么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

    但是其他人可不一样,这些商人最重名声。

    而且这个时期,虽然商人地主掌握着财富,但是在华夏古代,所谓的士农工商不是说说而已。

    也许在王朝末期,士子士大夫的地位更高,但是实则在这些人心里,所谓的商人跟匠人和普通百姓是没有区别的。

    所以这些人都是很注重名声的。

    这样做,至少可以让那些捐款的商人更安心,而且说不定还能够聚集出更出的钱。

    反正不要白不要,不过是一个碑罢了,往后大明城发展,也不会引导学生向这些人。

    反而是要更加注重科学家和工人和农民,对大明城影响不大的。

    “万万不可,小老儿何德何能!”

    听到这话,辛元初连忙拒绝道。

    “比起小老儿所做的这些小事,首相所做之事才称得上百姓记住!

    如果不是首相,那么天下还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要死去,大明城这几年在各地赈灾救民,在沿海一带驱逐蛮夷,还有鞑虏!

    这都是可流传万古之事,对比起先生,我所做之事实在太小!

    而且小老儿来到这大明城,看到此地百姓安居乐业,家家户户有衣穿,有饭吃,并且老有所依,少有所教!

    这些都乃是首相的功劳,这些才是值得后世之人所称赞记住的事情,首相也定会流传千古!”

    这时候,辛元初说道。

    “以前,小老儿还以为我所做之事是大明无人能够做出的事情!

    小老儿在离开扬州之时,散尽家中粮食,用以救民,但是所救的那些人,对比起大明城,连九牛一毛都不如!”

    听到对方的话,唐毅平淡一笑。

    的确,与大明城所做这些事情,光是这几年,大明城收留流民,救济流民又何止百万之数!

    如果不是大明城,那么北方的惨烈程度还要再上升一个层次!

    大明城如果置之不顾的话,那么起码要有一千万人以上这个数字要死去。

    还有再加上当年的鞑子,鞑子南下之时,华夏死的人口不是用百万来统计,那可是千万了。

    所以无形之中,大明城拯救了无数生命。

    并且大明城在全国各地设立救助点,依靠华夏商店,哪怕是江南都没放过。

    尽管那里有着南京朝廷的统治,只是因为唐毅觉得那些人就算是在江南,那也是大明的子民,汉人血脉。

    所以能救一个是一个,救济站这几年发放出去的粮食也不止几亿斤了。

    无形之中,救了多少生命,唐毅根本不知道。

    但是,这些功劳,都不能够安在他的身上。

    这些都是大明城下面,那些无数基层人员。

    他们都是从苦难之中走出来的,基本上以前都当过流民,逃过荒。

    知道挨饿是什么滋味,所以才能够一直坚定自己的信仰。

    而唐毅在其中,也只不过是起到一个统帅的作用罢了。

    当然,其中像是白良俊和叶弘那种人是极少。

    不是所有人都是利益熏心,生活好了后,他们就忘掉了曾经挨饿的滋味。

    “辛先生言重了,这些都是大明城无数工作人员的功劳,我在其中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唐毅说道。

    其实他的举动,也是为了将那些人绑到大明城的战车之上。

    毕竟,上了大明城的报纸,给刻了碑,那么他们就只能够在大明城了。

    就算是反悔都来不及了,这是阳谋,也是给那些人一点好处!

    听到唐毅的话,辛元初也不得不感叹。

    这个年轻人,有着超乎寻常的决心和定力。

    如果他想的话,那么可以立马走上皇帝的位置。

    甚至于这样的话,大明城下面那些官员和百姓都会推着他走上去。

    毕竟他已经是人心所归,在大明城这里,你可以不知道皇室,但是不能够不知道唐毅。

    尽管很多人都没有见过他,但是很多人对唐毅的拥护是与生俱来的。

    其实唐毅对于这种情况都是知道的!

    可能最开始的时候大明城刚刚建立时候,最开始的那批人,是真正知道他。

    知道他给所有人带来的好处,以及让他们真正的做一个人!

    他们对于唐毅的爱戴也是最真诚的,但是大明城这几年人口暴涨。

    下面的人都在为他造势,将他打造成所有人心中的希望。

    但是这种情况是好的,毕竟唐毅本来就是大明城的信仰。

    而且百姓实打实的得到了好处,能够好好的活着,并且不会像是从前那般苦。

    他们自然而然的会知晓这都是唐毅和大明城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自然会拥戴唐毅。

    “其实,大明城不允许经商,我也是有考虑!

    但是这种现状是不能够维持太久的,以后迟早我会放开经商的权利!

    靠着这种分配式的方法,以后体量大了,是很难维持的,其中涉及到很多问题!

    我想大明城如今是解决不了的,所以,我想聘请辛先生作为未来大明工商管理会的会长!

    为大明之后的民间商业和四人经商问题提前出谋划策,与政府一同将大明城的经济运作好!”

    唐毅这时候,突然对着辛元初说道。

    “不知道辛先生意下如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