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双穿门:开局救下崇祯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唐毅的想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大明城的运动会结束后,整个大明城的气氛油然而变。

    战争的消息传遍整个大明城所控制的疆域,但是人们并没有感到害怕。

    生活在大明城的人,更是没有丝毫担心。

    他们已经四五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阴霾,大明城一直都很和平。

    相反,很多人反而很是兴奋。

    因为他们意识到,他们大明,终于要彻底和平统一了。

    得益于这几年,唐毅在报纸上每天的报道,很多人都十分的认同他们的民族感。

    很多人都知道,不管如今大明的局势如何。

    但是他们都乃是汉人,都是炎黄子孙。

    如果长此以往分裂下去,那么他们大明就不会强大。

    所以,很多人对于一统大明天下,是抱有坚决态度的。

    而且如今大明城底下的百姓对于统一大明天下,还是很开心的。

    此时,在大明城的军营之中,唐毅正在检阅着部队。

    在大明城内常驻的部队有三万人,而其他部队都分散在各个地方。

    大明城二十万军队,只会出动十万军队。

    并且兵分三路,不过,这十万部队却是需要庞大的后勤队伍。

    光是后勤队伍的人员都有十几万,毕竟,大明城要保证每一个士兵的后勤。

    基本上都是三个后勤人员管理两个士兵的后勤工作,所以压力还是挺大的。

    唐毅并没有说什么豪言壮志,只是简单的叮嘱了一下。

    对于如今大明城来说,士兵的性命最为重要,如果能够不伤亡人员,最好就不要伤亡人员。

    而且南京朝廷基本上都是冷兵器部队,只有少量的大炮。

    而且威力还是不如大明城的,他们的小股部队如果一旦分散。

    遇到大明城的士兵,那基本上都是挨打的份。

    但是若是大明城的士兵化整为零,分散成为一个个的班级单位作战。

    那么对于对方的打击是巨大的,虽然这几年南京朝廷一直都在发展火器。

    被大明城所逼迫的,不得不开始训练火器部队。

    但是他们无论是技术还是材料上面,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有所突破。

    毕竟唐毅花费了大力气从后世带来的技术资料和材料配备,在大明城经过无数次的实验。

    才能够得到如今的结果,可不是南京朝廷想要追赶就能够追赶上来的。

    而且,朝廷拨款,过了一层官员,那就少一层。

    下面的工匠连饭都吃不饱,拿什么来钻研技术。

    所以,无论是人员的意志力以及士气,还有装备上,都和大明城差距很大。

    再说,如今江北那几个手握兵权的人,只怕可不是一心。

    对于大明城来说,这样更好的可以打击对方的士气。

    毕竟他们都是各自一心,连共同的目标都没有,又怎么能够打胜仗呢?

    此时,唐毅讲完话,这时候,所有人开始发放路上的干粮。

    大明城如今已经研制出可以在外面携带的军用干粮。

    基本上都是高糖高热量的压缩品,虽然口感不行,但是至少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热量和糖分。

    而且大明城的士兵也没有那么矫情,几年前他们连树皮都啃过。

    又怎么会在意这种事情呢,所以,很多人对于这次出征,基本上没有害怕的。

    反而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届时如果军部发了奖章,拿回家中那可是大大的荣誉。

    而且拿了奖章,大明城军部还会专门给他们发放牌匾,那牌匾就直接能够挂在他们家中,那可是长脸的事情。

    ......

    当所有士兵准备完毕的时候,一些人登上运输卡车,一辆辆卡车从军营出发,向着码头或者火车站而去。

    这次兵分三路,一路军队将从海上进入南方一带,先行收复南方一带。

    而还有一路军队,将会坐上火车,前往山东最西边,然后步行进入河南一带,对河南进行收复,然后与之前进入山西的大明城队伍会和。

    最终收复整个西北地区,至于川蜀一带,还需大量的军力投入进去。

    而大明城的主力部队,则是一部分直接从山东南下,攻城略地。

    海上运输的陆军一部分从广东一带往北边打,一部分则是走水路进入长江,直接长驱而入。

    如此就可直接包围整个江南之地,但是这样耗费的资源和时间也会拉长!

    但是这样的好处就是,不会遗漏任何一个地方。

    其实对于这次战争,唐毅已经做好了要打半年甚至是一两年的准备。

    南京朝廷不是问题,最主要的是收复了地方之后的治理和改造问题。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这么一大片的地方,如今大明城的军力总共才二十万。

    不可能每一个地方都能够驻军,毕竟刚刚打下来,还有着许多事情要做。

    但是当地的士绅以及地主阶层肯定要铲除,但是兵力不足,那些人就要搞事情。

    而大明城的其他地区不可能将全部军力调出,毕竟其他地方也需要驻军。

    而边境如今还陈列了五万大军,随时预防沙俄的入侵。

    还有其他地方,库页岛,北海地区,南洋地区,都需要庞大的军力。

    所以,唐毅已经准备好,边打边改造的准备了。

    将整个大明城收复后,他则是会再次扩军,之后再为大明设立各个军区。

    这样则是会将所有军队在大明的主要地区,如果任何地方有骚乱,随时可以镇压。

    如今大明城所掌握的地区,只有山东,辽东,山西,河北,以及福建一带包括南洋一带的所有海域。

    而整个华夏,自淮河以南,半壁江山都没有在大明城手里。

    至于大西北,那更是没有丝毫掌控力。

    所以,大明城的任务还是任重而道远!

    “这场仗,持续的时间将会很长,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此时,大明城之中,唐毅叹息一声,然后说道。

    “这场仗迟早要打,如果不打,那么大明就无一日可统一,而且还有无数百姓吃不饱饭,衣不遮体!”

    此时,李成林说道。

    李成林这次并没有随军出发,几年过去,大明城的军部高层也晋升了几位将军。

    二十万的军队,却只有唐毅一个总司令!

    除了陆军司令以及海军司令,还有着五位上将级别的军官,他们统领着大明城的海陆两军!

    “让特种大队动手了,孔家的人,也是时候为他们所做的付出代价了!

    另外让宣传部以及户部的人跟随部队,每打下一个地方,统计人口户籍工作!

    并且宣传大明城宗旨,另外,如果当地地主伏法后,开仓放粮,将粮食都分给土地!

    并且让土地规划部的人丈量田地,做好战后安顿工作!”

    此时,唐毅说道。

    战后的土地,唐毅打算还是不分给百姓,还是有政府统一管理!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永远可以控制粮食,以及大规模的生产,保证百姓最基本的粮食能够稳定!

    至于之后那么多人口,如何安置,百姓没有工作,大明城也没有那么多工厂和工作岗位来安置那么多人口。

    唐毅早已经想好了对策,并且能够对大明产生很好的效果!

    “美洲和澳洲以及中亚地区,那边的情况已经摸清楚了吗?”

    此时,唐毅对着李成林问道。

    “摸清楚了,澳洲那里,多是一些土著,那边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而且上面野生动物数量众多,开发起来,也比较容易!”

    “至于美洲,那里已经有了欧洲的人进行殖民,但是人口数量还不是太多,我们的人打探后,发现他们的武器对比我们,还是比较落后的!”

    此时,李成林说道。

    “那就好,半年后公布消息吧,统计一下人数,只有让我们的人走出去,这样才能够缓解战后的压力,并且也能够为大明本土输送大量资源!

    而且还能够解决资源问题,大明的人口数量还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增加!”

    唐毅这时候说道。

    他的计划就是,大明城在战后,发展工业,一部分产能和工厂会扩大数量。

    但是政府所掌控的无论是工厂,还是建筑部,以及其他部门的人口数量不会需求那么大。

    但是此时,大明城应当还有四千万左右的人口是处于没有任何工作和收入来源的。

    而这部分人口数量,会在其他岗位和行业会被消耗一部分。

    那么至少还有三千万人口是没有工作和养家糊口的来源,除去老人小孩,可能还有着一千万左右的青壮年人口。

    而大明城不会分配土地给所有人,所有田地都属于国有的,那么除了在大明城政府部门所掌控的部门上班的人员。

    这些人就等于是没有了活路,但是唐毅决定,利用海外土地资源让一部分人口走出去。

    在澳洲以及美洲进行殖民,每个人只要决定去往美洲进行开发,那么都会分配一百亩土地。

    并且会给他们配枪和配备各种前期资源,并且在五年内,他们家中只要能够有新生儿。

    那么就可以免去前五年的田税,并且前五年的收成,都是他们自己保留。

    当然,大明城会以市场价格收割他们的粮食。

    并且,他们依旧是大明城的公民,唐毅会为他们建造学校,医院,等等设施。

    这样可以激发这些人外出的兴趣,并且一举两得,让大明城达成海外殖民以及开发海外地区的目的。

    并且为大明城本土提供了粮食,这些人也有了收入,并且还得到了土地。

    而唐毅早已经在地图上划分好了地区,如果这些人全部都同意移民海外,那么大明城将会在预定好的地方,直接建立城区。

    整个美洲的耕地开发后,有几十亿亩之多,届时这里将会成为大明城的粮仓以及后花园。

    至于那些欧洲殖民者,从哪里来滚回那里去吧。

    届时大明城的部队也会跟随前往,进行长期驻守,一是为了驱赶那些欧洲殖民者。

    二是为了防止海外殖民人员,到了这片土地上有异心。

    毕竟,唐毅已经将美洲看做是囊中之物,这片地方加上大明这片土地。

    只要后世子孙不败家,那么永远将会立于不败之地,两者相互结合。

    只要永守这两片土地,那么汉人子孙,就永远不会饿肚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