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殷小地主 > 第320章投降和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文历八年正月十一,越州云城。

    天色微明,年节气氛亦在,云城北门街道已经是人山人海。并非今天有什么重要的节日活动要大家齐聚,而是大家都知道,大殷危在旦夕,启新男爵奉旨进京,面对北方三国的二百多万军队,若不是启新男爵林牧云前去坐镇,恐怕真的是大殷的末日了。

    云隐山学院云城这边的一百多个学生不约而同的穿好校服,在北门等待老师。

    他们的成绩还没有出来,不知有没有进士,当然,他们关心的不是自己的成绩,而是老师此去能否击退三国联军,能否还大殷安宁?

    如果大殷灭了,他们得了进士也没有意义了,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殷,他们都不想老师这一趟输掉。

    周通等人也在,他们脸上多了几分平静,并没有大难临头的慌张,也许在他们这群见识过林牧云能力的人眼里,林牧云就是不可战胜的。

    除此之外,西岭县的老百姓都来了,他们十里长街恭送男爵出城,他们相信,爵爷出马,必然是马到功成。

    林牧云的马车出现了,大街小巷欢呼起来,人们高呼男爵,拥戴他,支持他,渴望他大获全胜。

    林牧云静静坐在马车内,没有探出头来看这些人,街上很多人,密密麻麻全是人,他们的眼里对林牧云充满了期待,也正是因为这份期待,林牧云不敢直面这些人,生怕自己会让他们失望,而事实就是,自己脑子里一点策略都没有,也许真的会让他们失望。

    就这样,林牧云在一阵阵欢呼的送别中离开了云城,出去好远,他才拉开窗帘回头看了看云城,还有很多人跟了出来,在看得见的地方目送,直到看不到林牧云的马车。

    “离开云城,接下来的路就靠我们自己了。”窦晓晓对林牧云道,三个人一辆车,冒着冰冷的风,一路北上,上去之后,也不知结果如何。

    “放心吧,不止我们,京城那边还有很多朋友。”

    林牧云故作轻松的说,不过洛玲珑和窦晓晓都笑不出来,这一次不是开玩笑的,是大殷真的在生死存亡之际了。

    二女不笑,林牧云也收敛了笑意,确实,没什么好笑的。他也严肃起来,道,“既然你们逗做好了准备,那我们就大干一场吧,当初是我把你们拉进坑的,就算我死了也要把你们活着拉出来。”

    林牧云拉开门帘,让冰冷刺骨的寒风猛烈的吹到自己的脸上,就像是被刀片切割一样,疼痛、难受,却可以让人清醒。

    洛玲珑和窦晓晓对视了一眼,默默的低下头,就这样,三个人的北上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上城,皇宫。

    原本还在休假的文武百官被紧急召回大殿,不管年纪大的还是年纪轻的,都要回来,生死存亡之际不分老幼。

    “回陛下,时至今日,六部官员已有九成五回到官位,一些退休大臣也回来助阵,其余未归位者也会在这两日相继回到。”提前大朝会开始,宁昭向陛下汇报。谁都没想到这个年不好过,一些回老家过年的官员连夜赶回来的,有的确实太远了或者遇到了特殊情况不能这么快归位,不过从紧急诏书下达到现在,能够回归九成五的官员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没有人选择投敌逃跑。

    “启新男爵呢?那小子回来没有?”陛下看了个遍,就是没看到林牧云那小子,着急得很。

    “回陛下,启新男爵身处越州,山高路远,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宁昭回答,他其实不希望陛下这时候太挂念林牧云,这样会显得他这个皇帝手底下只有林牧云一个肱骨之臣,此时正在用人之际,应该是集思广益,让每个臣子都有存在感才对。当然啦,纵观文武百官,好像每个人都想快点见到林牧云,主要是林牧云对大殷的影响太大了。

    “哎!”陛下长长叹了口气,没看到林牧云,他不放心啊,顿了顿,继续道,“各位爱卿,卫国光帝老狗阴险狡诈,早在三个月前就秘密派出使臣和晋、猎两国商定了联合进攻我大殷的勾当,让人防不胜防,如今,三国联军来势汹汹,我大殷只有不到七十万大军,如何守住跑马坡?”

    “陛下!臣认为,跑马坡地势易守难攻,趁着现在暴雪不停,环境恶劣,我军应该集中兵力布置工事,死守跑马坡。三国联军地处北方极寒之地,把战线拉到跑马坡,后勤难以跟随,这是我们防守有利条件。”宁昭站出来说道,这个建议得到了一部分大臣的同意,并且也是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当初谁也没想到北关会破,亦没有想到敌军会南下得如此迅速,真正的猝不及防。

    “陛下,臣认为,死守跑马坡不妥。”这时,以为头发花白的老臣站了出来,大家的目光落到了他身上,“跑马坡易守难攻不假,但是我军面对的是敌军二百八十万的数量,这个数量差不多是我军的五倍,而且,北方三国都擅长射术和骑术,跑马坡,顾名思义是宽广的河滩平原,最适合敌军的骑兵突进,若是我军选择死守,就不得不放弃前线平原,蜗居城内,小小三座城池,不牢固也强大,恐怕,死守也守不住七天。”

    “那爱卿的意思是?”陛下觉得有道理,这也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臣认为,应该……投降,和谈。”

    这个建议在大殿上引起了一阵骚动,众大臣议论纷纷,相当激烈,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观望的。

    “决无谈判的余地。”宁昭第一个站出来发表反对的声音,“和谈的前提是我军势微,现在的问题是,三国联军兵力是我军五倍,他们都可以直接打到京城来,何必和谈?就算他们愿意和谈,最终开出来的条件我们能够接受吗?和谈,就等于把大殷江山拱手相让,北方三国的目的是瓜分大殷,他们要的是大殷的土地,所以是不会让大殷继续存在的。”

    宁昭早就把北方三国的目的摸的透透的,这一仗,和谈就等于是北方三国输了,所以他们不会和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