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九十八章 操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殷元虽然是个五品武官,但是他还是郧国公,算起来该排在正三品下。可惜殷元这人没什么自觉,非得跟苏定方一起挤。

    苏定方一副前恭后倨的样子,用低沉的声音道:“前面去,快点。”

    殷元铁了心不去,现在苏定方的后面道:“挡着我点。”

    这时,一个太监跑了出来,看了看殷元道:“哎呀,郧国公,你错了。”

    殷元瞪了他一眼道:“你才错了,我就是这儿的。”

    那太监一愣,站直了严肃道:“郧国公,你是想殿前失仪吗?”

    殷元略一思索道:“前面带路。”

    那太监领着殷元一直往前,居然到了牛进达的前面才让殷元站着。殷元无奈的站定,抬头一看,前面的李恪正盯着自己,目光好像还有点嘲弄。

    第一天上朝,夹着尾巴做人,殷元倒是很有兴趣得听了听君臣之间奏对,也算是长了见识。

    本以为今日就这么相安无事了,突然李世民道:“吐谷浑贼灭,但大唐武事不可废。朕闻郧国公殷怀素擅长操典,所率三千人马在吐谷浑斩获颇多,甚是欣慰。朕欲推行新操典,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开玩笑,这种话问出来谁会说自己有良策,明摆着就是从殷元开始的事情,最后还得殷元来结束。

    不过顺水推舟的人还是有的,比如李道宗。

    李道宗出班道:“陛下,臣以为殷怀素之法可在大唐军中广泛推行,只是此操典只是殷怀素口出之言,未见于笔墨文章,所以还是叫殷怀素先制定操典,奏于陛下再为定夺。”

    李世民道:“任城王此言得之。”

    说完便看了一眼殷元道:“朕欲推行新操典,郧国公以为可否?”

    殷元倒吸一口凉气,这种事还用征询自己的意见么!

    殷元立刻站了出去道:“回陛下,臣虽殚精竭虑,但新操典能否有建树还要陛下和大唐朝中诸公甚至是黎民百姓共同鉴别。但只要是陛下所命,臣必定再次殚精竭虑,修成操典,请陛下圣裁。”

    李世民道:“不错,此事甚大,新操典要军中诸将过目之后,确认可行之后才广而推行。郧国公,你可是接二连三为大唐立了大功,日后要戒骄戒躁,为我大唐不停的殚精竭虑。”

    这话出口,朝上倒是有很多不厚道的人笑了起来。显然李世民故意在和殷元开玩笑,而殷元刚才得马屁,也的确是拍的太狠了一些。

    殷元道:“臣一定谨记陛下的教诲。”

    好不容易挨到了早朝结束,殷元追上牛进达,用象笏拍了拍他的后背道:“喂,刚才我表现如何?”

    牛进达道:“一团烂泥。”

    殷元有些扫兴道:“开什么玩笑,这可是我第一次上朝。”

    殷元道:“快别丢人了,我们赶紧回去吧。”

    二人正要离开,后面李道宗叫道:“殷怀素,等我。”

    等李道宗飞奔过来,殷元道:“任城王,在皇宫里大吼大叫,你不怕被罚吗?”

    李道宗道:“你让他们罚一个试试,这群言官就是被惯的太严重了,要是都碰上孤这样的,保证他们以后都得夹着尾巴做人。”

    殷元腹诽道:“我要是皇亲国戚,比你嚣张十倍。”

    李道宗道:“你不是拿了我的钱偷偷藏起来了吧,我怎么没看到你的酒楼?”

    殷元道:“我已经叫人在办了,不要着急吗?等到了时候你就会知道,稳赚不赔的生意就在眼前了。”

    李道宗道:“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可别让我失望。”

    殷元道:“赔本了你也不亏呀,毕竟钱已经比吐谷浑的时候多了很多了。”

    李道宗想了一下道:“那倒也是,最差也就是个不赔不赚。”

    殷元道:“放心,这次生意坐下来,就等于您家里多了一棵摇钱树,到时候还能收藏不少奇货。”

    李道宗哈哈大笑,果真是肆无忌惮。

    回到左武卫之后,殷元便真的开始书写操典,都是烂熟于心的东西,唯一为难的就是怎么能写成晦涩难懂的古文。

    写到了中午的时候,突然李恪来访。

    李恪拿着一把扇子,很骚包的在殷元面前展开道:“如何,这是我请人仿造的,而且上面还题了你那首诗,是不是很有风流才子的气概。”

    殷元抬起头来道:“阁下这幅样子,有没有去陛下那里走几步?”

    李恪笑道:“这你就误会了吧,父皇他也喜欢诗文,风雅之物,他怎么会生气。”

    殷元道:“那他知不知道,这首诗最早是写在哪里的?”

    李恪道:“那倒是没有,不过也没有人会在父皇面前提起吧!”

    殷元道:“麻烦你出去,我要写奏章。”

    李恪道:“父皇没有限定时间,你非得急于一时么?”

    殷元一愣道:“还可以这样?”

    李恪道:“你又不会在父皇面前去玩耍,他怎么会知道你是怎么写操典的?”

    殷元立刻将笔搁下,站起来道:“走,去吃饭。”

    李恪以为自己可以跟殷元回家去吃饭了,谁知殷元带着李恪来到了火头军那里。

    李恪瞪大了眼睛道:“就在这吃?”

    殷元道:“怎么,蜀王不愿意与民同乐吗?”

    李恪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只是新奇罢了。”

    殷元将火头军的几个厨子聚在一起,然后让他们开始准备蒸馒头,反正左武卫酸不拉几的蒸饼他是已经吃不下去了。

    殷元道:“几位,今日的午饭是什么?”

    一个年长的老军道:“是蒸饼,还有郧公面,今日还添了羊肉汤。”

    所谓郧公面,其实就是炒面,只是从吐谷浑军中开始,有人以郧公二字名之,也算是一种纪念。但是对于这种纪念,殷元一点也不感冒。

    殷元看了看他道:“郧公面,你是把我碾碎了磨得面吗?”

    那老军吓得不轻,连忙道:“不敢,只是大家念您的好,所以每天要挂在嘴边呢!”

    殷元道:“记住,叫炒面,不准叫郧公面。”

    那老军连忙应和道:“是,以后绝不敢了。”

    殷元道:“今天我教你们蒸馒头,或者说是不那么酸的蒸饼,以后要是还给我把蒸饼蒸的像醋一样酸或者是冷了之后像石头的话,我就让你们包了左武卫甚至南衙的茅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