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一百章 荒诞的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治病这件事孙思邈从来不挑人,不管是皇后还是贫民,在他眼里只有病人,没有身份地位。

    孙思邈听说之后没有任何闲话,立马收拾好自己随身的东西,和殷元一起出门。

    李恪想要献殷勤,伸手去接孙思邈手里的东西,谁知道孙思邈一让,递给了殷元道:“拿好了,坏了一样我就让你赔十件八件。”

    李恪脸一白,不明所以。

    殷元笑道:“蜀王不必介怀,我可是跟了孙道长好久才有机会帮他老人家拎包的,以后你也会有机会的。”

    李恪笑道:“孙道长果然是非常人也。”

    李恪爬到了殷元的马车上,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坐在后面不停的摇晃。

    孙思邈和殷元还是有点自知之明,他们二人坐在两侧,将中间让给了李恪。

    李恪道:“怀素,你的马车真舒服,这件东西,我也要给我弄一个。”

    殷元道:“那恐怕还是不行,因为我的车轴下面还有两层皮革,车轮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可是里面已经凿空,塞上了皮革。”

    李恪好奇道:“若是依照此法,将车轮包裹起来岂不是更好。”

    殷元笑道:“你家的车都没有这样做,我若是做了,你觉得会怎么样?”

    李恪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

    殷元伸手打开自己的座位旁边的一口箱子,居然从里面拿出来了三个瓶子,然后打开一瓶递给了孙思邈道:“少喝点,以免到了他家找不到茅房。”

    孙思邈毫不犹豫的接了过去,这是坐殷元的马车的福利,因为殷元总是会在马车里装上几瓶饮料。唐代的饮料十分发达,殷元觉得自己弄出任何东西,可能大唐人都不会觉得稀奇。

    只是一辆车布置成这样,李恪也算是长见识了,尤其是在贞观九年,大唐盛世还处于摇篮之中的时候,

    李恪接过去喝了一口道:“什么东西,味道怪怪的。”

    殷元道:“酪和果浆。”

    李恪点了点头,他虽然觉得味道怪怪的,但还可以接受。

    唐代的酪其实是没有风干的奶酪,殷元也是觉得不如后世的酸奶好喝,所以才会想尽办法去改进。通常他在吃喝上的改进,不是为了泡妞就是为了哄自己的妹妹。

    车到了宫门口就停下了,天色也不早了,可是二人已经不可能先回去明天再来了。因为李世民派了自己的心腹太监在门口等着,一进去就带着三人往立政殿而去。

    长孙文德皇后美名传千古,殷元倒是有几分期待。

    进去之后,殿里站了很多人,皇子公主,太监宫女,不过殷元还是第一眼就看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道:“不用多礼了,殷怀素。你对朝廷有功,现在对朕也有功了。朕多次派人前往去寻孙道长,但是没想到竟然被你请到长安城来了。”

    殷元道:“宫中御医无数,医术高明。臣以为皇后只是偶尔不适,以她母仪天下之德,感天动地,必无大碍。”

    李世民看了看殷元道:“朕没有怪你,你不必解释。”说完李世民站起来向孙思邈笑道:“道长,多年不见,您可是风采依旧啊!”

    李世民就算是记挂着长孙皇后的病,也依然不敢怠慢孙思邈这么个德高望重的名医。

    孙思邈笑道:“再见圣人面,却是憔悴了许多。想来,这都是大唐子民之福。”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道:“朕不似道长洒脱之万一呀!如今观音婢总是疾病缠身,朕更是忧心忡忡啊!”

    孙思邈道:“贫道竭尽全力就是,陛下稍安勿躁。”

    贞观九年对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来说是极为不宁静的一年,赵国夫人和李渊去世,长孙皇后忙于各种事务,旧病复发。但是这还没到最严重的时候,因为长孙皇后死于贞观十年六月。

    长孙皇后所患之病乃是气疾,在这年头算是很难治的病了。就算是孙思邈,他也难保能不能治得好。

    李世民道:“道长请诊治吧!”

    孙思邈走到长孙皇后面前笑道:“皇后,还记得老道吗?”

    长孙皇后曾经十月怀胎却不见孩子坠地,李世民派人找到了孙思邈为长孙皇后诊治,民间还流传着悬丝诊脉的传说,他们二人是认识的。

    长孙皇后笑道:“道长乃神仙中人,本宫自然是记得的。若不是道长心怀善念,志在拯救苍生,本宫早就想请您老人家来了。”

    孙思邈道:“皇后请。”

    长孙皇后给了孙思邈手臂,并没有传说中的悬丝诊脉。

    孙思邈看了看长孙皇后笑道:“皇后气色不佳,看来是忧思颇多啊!其实忧思本就伤人,能免则免。我倒是认识一位小友,不至心胸开阔,更是从来不将俗事放在心上。为官为人,所有事情皆如云烟,只图逍遥快活,无愧于心,倘若加官进爵那便推诿难行,倘若无事一身轻,自会找许多荒诞之事,反倒戮力而为。”

    李世民听着孙思邈的话,盯着殷元,眼神渐渐严肃。

    殷元苦笑道:“孙道长说笑了。”

    长孙皇后笑道:“道长说得必定是郧国公殷怀素了,才学是有的,但是的确如道长所说,有些荒诞。”

    说完,长孙皇后看着殷元道:“你母崔氏常常入宫来,总是带很多你府上的东西。能将普通的东西做得超乎寻常的精致,这也是不俗的本事。宫里来来往往的这些妇人,但是你母亲最让人出人意料。以前是诚惶诚恐,生怕得罪了谁,现在倒是坦然,落落大方,这是何故?”

    殷元道:“大概是做儿子的不肖,她老人家已经无心过问了!”

    长孙皇后摇头道:“本宫觉得不是,只怕以前诚惶诚恐才是怕你不争气,丢了家业。本宫常常思索,一个人十年精干,必定要一鸣惊人的,但是没想到世上竟也有你这样不图名利之人。”

    殷元道:“我想皇后是误会了,在下并非不图名利。而是名利早就有了,这一生所求,能配得上小人之爵,便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

    李世民道:“胡说八道,殷开山的爵位是他挣来的,是你继承而来,你若有功于社稷,只能再加,岂有有功不赏之理。”

    殷元笑道:“臣下却以为,大丈夫立世,所得功名利禄必有所报。在下袭爵以来受皇恩浩荡,钟鸣鼎食更是百姓骨血。所以不敢再提建功立业,唯有回报陛下,回报天下苍生而已。”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点头道:“好,有道理,果然是特立独行的殷怀素,大唐功臣之后,当有此心立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