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卖花老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距离工部百余步,殷元迈着很平正的步子,缓缓的走来。一个手里拎着一串铜钱的人走了过来,向殷元道:“郧国公,您可真是一心为公,恪尽职守啊!”

    殷元看了看来人道:“哟,崔兄,你我二人真是许久未见,您这幅打扮,难道是去工部里面买点什么?”

    来人是崔博良,那个被殷元在校场上打得半死的崔博良。这小子大概是嚣张了很多年,结果一次就被收拾的爬不起来了。在殷元面前,他永远都不敢造次了。

    崔博良有点拘谨的道:“小弟我现今在工部里吃饭,拿这点钱,是想着中午能请您喝两杯。”

    殷元看了看他道:“你这是你家里人逼得吧。钱不收好就这么拿着,你这是明目张胆的贿赂上官呢,还是想将你请我喝两杯的事情广而告之。”

    崔博良一愣,将钱收了起来道:“在下绝无此意,虽然家人的确嘱咐过几句,但是对郎中您,我也是万分佩服。”

    殷元道:“行了,你别说了,你说多了我都不信。”说完又看了看他道:“沙场点兵,挥舞长槊不是你毕生的宏愿么,怎么来了工部,这里和你的沙场却是万里之遥,毫无关系。”

    崔博良道:“一来家里不愿,二来并无才干,当年所云,也就只剩下笑话了。”

    殷元觉得崔博良好像成长了许多,虽然还是在靠家族的关系,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肯为自己的人生负点责任了。

    殷元道:“那你就好好干,工部虽然多肥差,但是公私分明这是必须的。你能干好工部的事情,以后沙场上的事情未必就干不好。可如果你一事无成,不管做什么,恐怕都难以取信于人。”

    崔博良叫声称是,这时一个穿六品官服的人走了过来,看着崔博良道:“崔二,你在这里做什么,难道是觉得我们工部无事可做吗?”

    殷元看了看这个人,然后向崔博良道:“赶紧进去吧,中午的时候叫我,我们一起去吃饭,我记得附近有一家卖鱼的,他们家的鱼除了新鲜之外毫无可取之处,但也可以了。”

    崔博良应了声“是”,然后对来人也行礼,这才走进去。

    那官员看了看殷元身上的官服,行礼道:“敢问,阁下是何方神圣,该如何称呼?”

    殷元看了看他,一副懒洋洋的样子道:“你不做戏子真是可惜了,见了上官你可真是礼貌得很啊!问我是何方神圣,你这话什么意思,我怎么觉得你对我有所不满啊!”

    那官员皱眉道:“您有点不讲道理了吧,我不认识您,难道也有错?”

    殷元道:“你错没错你自己很清楚,到这个时候还要做戏,是不是以为你傻,别人都跟你一样傻。”

    那官员面色很不好,看着殷元道:“郧国公,您可当真是咄咄逼人啊!”

    殷元笑道:“你看,你怎么突然就认识我了,福至心灵了,还是脑子里的浆糊突然被进来的水冲干净了?”

    那官员被殷元毫不客气的拆穿,而且一顿嘲讽,顿时面色青紫,但是又实在说不出话来。就算是大唐民风彪悍,他也料定自己打不过殷元这么一个魁梧的小伙子。

    殷元走进了工部,看了看衙门里的环境,走出来向阎立德告了假,花了两个时辰时间将整座屋子重新的整理了一番,换上高脚的桌子,屏风等也俱换了新的。

    等忙完之后已经到了中午,殷元果真和崔博良去吃了午饭,虽然没花崔博良多少钱,但是花了不少他的心思。毕竟和自己曾经的仇人吃饭,总是心里有些忐忑。

    吃完饭之后,两个人在大街上走动,路过一个卖花的小摊时,殷元看到一个小姑娘突然从浓密的花丛里面钻了进去。

    殷元停了下来,抬起头从摆着花的花架缝隙里看了进去,里面是一个老翁和一个小姑娘。

    崔博良道:“您想买花?”

    殷元摇了摇头,向里面的老翁道:“老伯,我想请问你的花是怎么种出来的?”

    老翁走出来道:“是在汤泉旁边的花棚里面长大的,一整个冬天都没有搬出来,今天艳阳高照,天气也暖和,所以搬出来卖。”

    殷元笑道:“那真是挺不容易的,但是你的生意好像并不是那么好。”

    老翁叹道:“人家买了回去过几天依然会冻死,自然是鲜有人问津。所以买得起的和会买的,那都是富人。”

    殷元道:“那你这生意应该是不错,毕竟物以稀为贵吗?”

    老翁张嘴露出一口黄牙笑道:“话虽如此,但是种花也是不易。长安做这项营生的人虽然不多,但是老汉我也不是个中高手,所以自然就差了人家一些。”

    殷元点了点头道:“为何来这里卖,到了两市至少生意要好很多吧!”

    老翁叹道:“我老汉只带着一个孙女,怕是没那份力气,实在是有心无力,所以便不去了,这里来往的官爷不少,或许还能卖的不错。”

    殷元看了看老翁身后的小姑娘道:“这是你的孙女,那令郎或者令爱不在您身边吗?”

    老翁看了看殷元道:“我儿生平有大志,戮力报国,如今扔在军中,或可取功名于疆场,或马革裹尸,但齐家是无能了,儿媳已去两载,家中便只有我二人了。”

    殷元被这位朴实的关中老汉感动了,毕竟这老汉说起自己从军的儿子很是骄傲,可见不仅他的儿子知道报国,他也知道。

    殷元道:“你知道郧国公府么?”

    老翁笑道:“自然是知道,郧节公乃是我朝开国功臣,他的后人,也是威震边野的大将军,更是爱民心善之人。长安的人都知道,他挥金如土,但是也有能耐挣钱,最重要的是他总是让百姓得到好处。”

    殷元笑道:“也没那么好,只不过你应该去他们家看看,我听说他们能冬天养活菜蔬,我想应该也能够养得活花。你的汤泉虽好,可未必有他们家的好。”

    老翁道:“人家是一位国公,我们是百姓,若是上门去了,总是有些得罪吧!”

    殷元道:“你说他千般好,为何又要害怕呢?”

    老翁却一点也不觉得矛盾,笑道:“好是好,可毕竟是国公。他自是待人极好,可他有如何能照顾得了一个老汉呢。他的家院那么大,可不是小门小户可比。”

    殷元笑道:“老伯说得是,那殷怀素我是认识的,所以我可以代为引荐。你要是还来这里卖花,我就可以促成此事。”

    老翁看了看殷元道:“您可也是大官呀,看您的衣服,一定是朝中大员。”

    殷元笑道:“那倒未必,有时候总有一些人衣冠虽好,但是德行未必配得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