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二百四十二章 民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大亮实在是很欣赏殷元,听得进去别人说话,而且也聪明的人,就算是做了什么错事,也勇于去承认。

    出征吐谷浑的人,有李靖、侯君集、李道宗这样的人物,他们哪个不是人中狡狐,吐谷浑的局势,恐怕不是殷元一个人看得出来的。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说出来,大概就是因为他们都很清楚,有些事说了不如不说。

    殷元影响了很多人,但是他没想到因为他,居然也会影响一个自己很喜欢的长辈受到冷落,这样的事情他实在是不想看到。

    李大亮笑道:“怀素啊,荣辱贫富,老夫若真的那么在意,还配在你面前充长辈么!你从吐谷浑回来之后,曾将所获财物赠予我家,这件事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其实你也不用如此,我虽然家贫一些,但并不迂腐。你擅长经营,这点事情对你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老夫自然不会介意。”

    殷元道:“从吐谷浑回来,很多人都分了钱。当时您和所部人马所获,我自然应该送回,只是您是长辈,小辈自然不敢多占。”

    李大亮道:“同朝为官的,没有几个像你一样仁义,看起来大家都是袍泽,可实际上互相倾轧者居多。怀素能有这样的想法,那实在是世间少有。以后你我同在工部,自然更应该通力合作。”说完,又像想起了什么似的道:“算了,你这样的人在同一个地方时待不了很长时间的。”

    殷元笑道:“不管在哪里,你我之间的关系,却不会淡了。”

    李大亮点了点头道:“你今日来,难道就仅仅为了这一件事吗?”

    殷元道:“实不相瞒,是为了工部所营建工程而来。在下以为,不可拖延,能早做就早做,每年等到天寒地冻的时候,反而更加劳民伤财。”

    李大亮恍然道:“原来是这件事,我说你怎么舍得回工部来了。”

    殷元道:“不知道为什么,段尚书一直不肯采纳在下的意见,自春耕以来,工部一直都是小打小闹,工程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度。”

    李大亮看了看殷元道:“这件事,段尚书做得不错,而且,你前几日说是要加快招募人手,是我又按了下来。”

    殷元一愣,没想到李大亮居然撤了自己的梯子。而且他还承认的这么快,是不怕自己骂人么!

    李大亮叹道:“怀素啊,你出身贵胄,大概还不知道什么是民生疾苦吧!”

    殷元当然不敢在李大亮面前充自己见过民生疾苦,但是要说自己全然不懂,那么太不了解自己了。

    李大亮道:“你主张给招募来的劳力分发钱粮那是不错的,我也以为你是个能识得生民不易的人。可是,你始终是没有劳作过,不知道这农人的忙碌和艰辛。农时虽亢长繁重,但却是不可夺之。若是少浇一次水,少拔一次草,都有可能造成减产,损失极为严重啊!”

    殷元知道大唐劳动力低下,但也并不觉得大唐就真的没有闲人。世上有的是没有地种的人,也不乏愿意多付出劳动,多挣一些钱回家的人。利用空闲的劳动力营建公共工程,殷元不觉得自己有错。又不是隋炀帝来运河那样的大工程,不会动辄几十万人的征发徭役的。

    殷元点头道:“农时固然不可误,但工时亦不可误。严寒开工,百姓饱受刺骨之寒,况冬日冻土开凿,要花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在冻土上营建,恐怕难以确保工程质量,浪费物力,这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事情。”

    李大亮频频点头,殷元所说的事情那都是有的,不是杜撰。但是没有办法,对于国家来说,粮食是基础,在他这个人的眼里,粮食更是活命的本钱。所以,要在农忙的时候招募人手营建,他不能答应。

    李大亮道:“这就是万事万物不能圆满的道理了,你既想五谷丰登又想人丁有闲暇,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殷元笑道:“那也未必,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百姓种田,若是也能够善假于物,那也未必就没有闲暇。”

    李大亮知道殷元最擅长的就是工具的革新,但是李大亮明显不太愿意相信,这世上的事情会因为几件工具的革新就变得与以往不同。

    李大亮道:“其实,这件事你可以用另外一种办法,你只是需要招募足够的人手去出力,并不会挑选是什么人吧!”

    殷元看了看李大亮道:“不,我要的是会干活而且勤劳的人,如果你给我一群懒汉,我不仅不要,说不定还会打他们一顿。”

    李大亮看了看殷元这打死不吃亏的样子,无奈道:“我了也没有说要给你一群懒汉去参与你的工程,只是要费一些周折罢了。据我所知,大唐能够找到无数无家可归的难民,你怎么不借此机会,接济一下他们呢?”

    殷元有点吃惊地看着对方道:“我说您老行兵打仗是个行家,难道不知道什么样的兵打胜仗,什么样的兵烂泥扶不上墙吗?难民固然可怜,但是他们一群整天饿着肚子的人,能有力气干活还是你觉得他们的手艺比较好?”

    李大亮大概是有点滥好人了,眼里只有难民,没有工程进度,也没想过可能会花费更多的财力。可是殷元看得却比较多,今天能给难民一口吃的,明天未必有余粮。一个人要充菩萨,是一件很难得事情,吃力还可能不讨好。

    李大亮道:“你说的我固然懂,但是你殷怀素,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殷元道:“你要是能让这些人吃工部的粮吃出家业来,那我是无所谓的。还不如让他们找个地方去开荒,这样还能让他们长久的有饭吃。你是工部侍郎,为什么总是要盯着难民,却不去盯着天底下那么多的工程,如果要是黄河决口,你就算救了上万的难民,说不定还有上十万的难民等着救济。一个人去河里挑水浇地是浇,将水渠挖到田间地头去也是浇地。你工部本来就是干这个的,盯着难民算怎么回事。”

    李大亮被殷元这么一说,老脸有点微微发红,看着殷元道:“你说得对,是我没有远见了。”

    殷元道:“您是长辈,小子的话未必是对的,只是一些浅薄的想法而已。以工代赈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但我不想把工程干成三两年后再来一次的豆腐渣工程。所以,我的意思是只招募其中丁壮年即可。至于老人和孩子,打杂即可,至于真正的工匠活,我希望不会因为官府要惠及百姓,所以工程上也可以打马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