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搞建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殷元的举动,朝廷上的人态度不一,有的人觉得新奇,有的人摇头,有的人觉得好笑。

    但是有一点大家却很是统一,就是殷元胡作非为。李世民刚刚放了权,他就撺掇李恪干了件大事,闹得涉及的所有官员怨声载道。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毕竟人家是有方管上官的,突然殷元插了手进来,还让人家按殷元的意思去办事,这简直是逾越了官场的规矩。

    殷元本来就是个不讲规矩的人,任由谁要去弹劾自己,只要李世民还没有失去对自己的信任,那事情还是可以继续干下去的。

    可是眼下,李世民也有点招架不住了,毕竟殷元得罪的人,这次范围挺广的。李世民甚至一点都不明白,这样的事情,非得拉上人家吏部和大理寺做什么。吏部和大理寺,根本就没有理由和工部修缮、民部赈灾扯到一起嘛!

    李世民也算是被殷元折腾的有点害怕了,毕竟满朝文武都在那弹劾,李世民一意孤行要殷元继续把事情办下去,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搞不好,会有人说他是个昏君啊!

    于是,李世民在早朝后有一次单独留下了殷元。这看起来好像是莫大尊容,就留下一个人,关系可真亲近。

    可是当殷元走近门口的时候,李世民就在里面大声的咆哮道:“殷怀素,你欺朕太甚。”

    殷元硬是吓得没敢进去,结果李世民指名道姓的叫道:“殷怀素,你给朕滚进来。”

    殷元没办法,只能赶紧走了进去,躲在门口。

    李世民来回的踱着步道:“工部侍郎李大亮是朕的旧臣,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办差都是十分的稳重。蜀王虽然才能有限,可也从来没有干过什么太过出格的事情。这两个人一碰上你,怎么就变得不知天高地厚,胆大妄为了呢?”

    殷元不觉得这种事情都可以赖到自己身上来,蜀王李恪没干过什么出格的事情,这句话听着就像是糊弄鬼。还有李大亮稳重这件事,殷元更是想笑,要是真的稳重,能干出这种收拾不了残局的事情,最后还连累自己也出手么!

    心里这么想,嘴里殷元却道:“是在下任性胡来,他们俩实在是受我之累呀!”

    李世民道:“可惜你说的太晚了,朝堂上他们俩已经摆明了跟你共同进退,大家还哪里有什么余地。朕看你们三个脑袋都挺大,砍起来不错。”

    殷元道:“陛下息怒,且容臣慢慢道来,这其中涉及太多,一时半会恐怕还说不清楚。总之,臣下的意思是,赈济百姓不能停,工期不可拖,而且不可使民怨升腾。”

    李世民很清楚接下来理由可能会怨声载道。本来贞观十年是很平静的,也算是风调雨顺,但是非要去犄角旮旯里面找出一堆难民来,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嘛!

    李世民又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不用脑子就能够想到这群蜂拥而至来吃皇粮的人都是什么人。恐怕里面懒汉、泼皮,老弱病残什么都有。最可笑的是,有些人本来只是劳动力差一点,也不是无家可归,有了这个机会也跑出来吃皇粮了。

    人得不到的东西有时候也只能是做做梦而已,但是如果有一天梦想成真了,你再让他的梦想破灭,那他就不干了。这个道理,李世民知道,所以他希望向来看起来聪明的殷元能有个什么好办法来处理。结果倒好,朝堂上先怨声载道了。

    李世民道:“那你就好好的跟朕说说,你到底有什么妙计,要是说不清楚,朕就拔了你的舌头。”

    殷元有点无奈道:“不敢劳动陛下亲自动手,事不成,下官立刻辞官回家。”

    李世民平复一下心情道:“好,这可是你说的,要是你办不了这件事,你就别做官了,回家去吧!”

    殷元都有点想从现在开始消极怠工,等着李世民把自己撤职的想法。撤职回家,这种事情不就是殷元自己一直想要的么!

    殷元道:“陛下,现在您最大的忧虑就是那些蜂拥而至的难民和旷日持久的工期,再这样下去,所谓难民就会越来越多,而朝廷也会因为这件事吃空了粮仓。最可怕的是,这种事一旦开了先河,到时候恐怕朝廷以后的工程,总是要被很多人惦记上了。”

    李世民瞪着殷元道:“自从这个天下有了你,工部的事情就开始变成了一件肥差。要不是你花钱雇请人来,哪里会惹来这么多的事情。”

    殷元笑道:“陛下切莫忧虑,臣敢断言,以后朝廷的工程不会比以前的花费更大,而且做得比以前更好就是了。”

    李世民道:“朕想听重点。”

    殷元道:“臣的办法其实很简单,请民部来管理这些人,甄别他们是否够条件来做工。臣还是那句话,老弱病残不要,就算是再可怜,那也不是可以一并解决的事情。我大唐,难道要用工部修建一件事,办了所有的民生么?”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这话不错,工部不能管那么多本来不该自己管的事情,做好你记得事情就是最好的事情。”

    殷元道:“但是朝廷可以把工部的建设变成一种福利,和民部、和州府联合起来,把这件事变成一种给百姓的福利。让那些真正有困难的壮劳力,有机会养家糊口。这样一来,自然免了很多人来吃了皇粮什么事情都不做。以工代赈,我们不是在赈灾,不是在施舍,是在做工程,这个根本不能够有变化。”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说的不错,那你找吏部和大理寺干什么?”

    殷元道:“如果到时候朝廷的工程变成了对于百姓的一种福利,那到时候相关的官员可就成了肥缺了,难免会滋生一些不该有的想法,所以,吏部去约束他们,有赏有罚。至于大理寺,他们需要为这件事制定严明的法度,以后做起这件事来要有法可依。如果可以,臣还想请个御史过去,给他们的脑袋上悬起一柄长剑。”

    李世民瞪着殷元道:“滚蛋。”

    殷元点头道:“哎,好嘞。”

    刚想逃走,李世民哭笑不得道:“你现在倒是挺听话的呀,早干嘛去了。”

    殷元又折返回来道:“陛下,各司各行其是必定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朝廷里面能够动用各司力量的人也只有那么几个,都是位高权重之辈。但是现在微臣的办法就是,临时组建一个能够指挥各司的阻止,事成之后各回各家,绝不会留下什么麻烦。而且,组建的临时机构都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人,大家一起共事的时候互相牵制,谁也不敢因为自己而导致事情失败。陛下认为,这个办法可还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