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三百三十四章 保下张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史太言觉得殷元的想法太过天真,于是道:“阁下所说,那是良策。但是,士族豪强本来就是制定规则的人,他们岂会放任别人做大。若是这位郧国公执意如此,恐怕到时候会变成一场朝廷上的斗争。”

    殷元也知道事情最糟糕回事什么样子,但是并没有因为这个就放弃的想法。迄今为止,殷元想做的事情,不管什么人出来阻拦,殷元也没有放弃过,更没有害怕过。不就是几个世家么,对付他们就是了。况且殷元觉得,对于世家来说,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商场上横行、在朝堂上攻讦,并不是什么很明智的事情。这种事要是做出来,殷元都有点看不起他们。

    天底下读书人都是孔夫子的门生,可是看起来孔夫子的门生里面,败类也不少。天底下最好的人有可能是读书人,最坏的人一定是读书人,只怕不读书还没有本事干出惊天动地的坏事来。

    殷元道:“阁下果然是有见识,在下受教了。”

    在史太言家里坐了一会,喝了茶吃了点心之后,两个人就回到了都督府。

    张弼如约去吃晚饭,却见殷元手里拿着菜刀正常切菜,而李恪正坐在那里剥大蒜。

    张弼吃了一惊,走过去道:“蜀王殿下,属下该死,竟然让您亲自做这种事情。”

    李恪愕然的看着他,将一颗蒜扔在碗里道:“怎么了,本王难道就应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殷元道:“大都督别管了,蜀王向来是喜欢亲力亲为的,再说了,他也就只有这点打下手的本事。你要让他自己做饭,只怕是做猪食还差不多。”

    李恪将旁边的一碗蜂蜜水递给了张弼道:“大都督要是不好意思,也可以自己动手啊,我看我们这缺一个烧火的。这是让他们心垒的灶,是我和怀素的私人厨房。我们俩有个毛病,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喜欢自己做饭吃。”

    张弼大为尴尬道:“是属下做的不好,让殿下受了危险。”

    李恪叹了一口气道:“你想歪了,不是我怕你们的饭里面有毒,是我嫌弃你们的饭菜难吃。这位郧国公有一项特有的本事,就是很会做饭,是个很不错的厨子。”

    张弼显然并不能太相信这件事的真实性,但是看殷元用刀还是极好的。

    殷元生了火,让张弼添柴,自己开始炒菜,旁边的锅里,还煮上了一锅汤。

    过了一会,殷元已经做好了四菜一汤,菜量很足,三个人吃显得还有点多。殷元喜欢大锅炒菜,这是多年的习惯,要是一个菜炒一丁点,他还有点不会。

    汤是紫菜蛋花汤,紫菜是彭籍和周笠弄来的,鸡蛋倒是不难找。

    满满的一锅汤,殷元装了一汤盆之后,命人将剩下的汤送给薛仁贵他们去了。

    今天吃饭的就只有三个人,算是殷元有些刻意,平日里薛仁贵经常在这里。

    殷元盛了一碗汤递给了张弼道:“我和蜀王都是养尊处优惯了,到了这里处处给大都督添麻烦了。”

    张弼觉得殷元亲自做饭本来不麻烦,可是自己却又伺候不好的嫌疑。于是道:“是在下失职了。”

    殷元摇头道:“那绝对不是,其实亲自下厨做饭,也算是闲暇时候的一种消遣。”

    张弼半信半疑,却见立刻拿着空碗等了半天依然不见殷元给自己盛汤,面色有点恼怒。

    张弼赶紧接过来,给立刻盛了汤。

    李恪道:“我就喜欢让他盛汤,待会我还得洗刷碗筷,说好了做饭归他,吃饭归大家,洗碗归我。那伺候人这事,也应该在做饭之内。”

    殷元道:“我以为在知道之内。”

    李恪笑而不语,尝了一口汤道:“大都督请品尝,这海产之味与鸡蛋混合,味道极其鲜美。”

    张弼道了谢之后,尝了一口汤,果然如李恪所言,味道极其鲜美。

    殷元的主事是很好的大米,在北地是很难见到的,张弼胃口很好,也吃了很多。吃到最后,李恪吃完之后张弼就不好意思再吃了。

    好在殷元劝说,一直陪着他。到最后,张弼一个人干掉了三碗米饭,还有不知道几碗汤,四个菜,得有一半进了他的肚子。

    殷元看了看之后,起身去把剩下的几个鸡蛋混合一点面粉炒出来,给张弼吃了。

    吃完之后,张弼有点撑,又不好意思说,看起来有点尴尬。

    殷元主动的松了松腰带道:“哎呀,吃的有点撑了。”

    张弼也道:“下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说完自己也松了松腰带。

    代州发生了天大的事情,张弼连日来难以入眠,总是里里外外的操心。毕竟,这件事极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祸患,到时候谁也救不了自己。

    李恪道:“怀素知你日夜操劳,食不甘味。今日特地请你来,是想请你该吃吃,该喝喝,有些事情不是你的错就不要放在心上。至于朝廷的处置,我相信天下有公理,自当公正。”

    张弼感动的点了点头道:“多谢蜀王、多谢郧国公。”

    殷元道:“其实您未必要担心,毕竟事情虽然出在代州,但是您本身也不是事事都能做到的神仙。朝廷虽有法度,但是法度之外还有人情。谁都能看得出来是有人太厉害,不是你失职,谁好意思处置你呢!”

    张弼觉得,殷元和李恪的意思,恐怕是要替自己求情。于是道:“在下足感盛情,只是在下难辞其咎,不敢劳动二位为我求情了。”

    李恪看了看他道:“世人都说您是个不居功的人,现在看来您还是一个肯认错的人。但是这件事,我们不能冤枉好人,不是您的错,我们自然要实话实说。眼下代州事情繁多,更应该稳定,您作为代州都督,更不能因为这件事有什么变化,这样才能够稳住民心。民心可用,大事可成。”

    正是因为李恪说得这个道理,所以事情发生之后,殷元当时很难受的告诉李恪“张弼完了”。所以现在,他们不能让张弼就这么完蛋了,对于这样一个封疆大吏的处置,只能谨慎,不能引起轩然大波。所以哪怕二人在朝中被人质疑甚至违背李世民的意愿,他们也必须保下张弼的官位不懂。

    现在的希望就是,远在长安的李世民能够明白自己二人的苦心,并且能够支持他们。这样一来,代州局势稳定,他们俩欲成大事,才真正的有希望。

    张弼却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不管怎么说,他都应该在心里记住,是蜀王李恪和殷元在试图帮自己挡下了灾难。不管结果如何,都应该报答他们两个人的恩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