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关中财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恪不是没有谋士,但是认识殷元之后他就用不到了,他自己本身就是个谋士。

    李恪如今在朝中和民间的风评极好,所以高鉴才会看上他,至于野心这种东西,高鉴认为李恪不是没有,而是隐藏起来了而已。他高鉴也是个有理想的人,也想会当临绝顶,所以,也许选择李恪,是一件十分刺激而且回报极大的事情。但是现在看来,俏眼眉是给瞎子看了。

    高鉴想当李恪的谋士,中间还横着一个殷元,以殷元的强大,他似乎毫无机会。但是他没有放弃,因为他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是能够满足李恪的野心的,而殷元却是个不会让李恪主动去争取储君之位的人。

    己方长短已经分析清楚了,高鉴永远不可能代替殷元,因为殷元帮助李恪走出了阴霾,而且李恪受他影响,个人行为改变很大。但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却也并不是没有办法建立,因为李恪的野心,是他觉得自己能够侥幸的原因。

    殷元觉得馊主意一定是高鉴出的,所以自己刚在这里颁发政令,就有人来想把钱借给大唐国家了。

    殷元已经不是第一次向民间借贷,而且工部借贷的钱最后是户部专款去还还是由自己去还还没有定论,这个时候就有人来主动要求借钱了。国家通过借钱给商人挣钱,他们把钱借给国家来挣钱,主意打得当真是非常好。

    这种超前的思维,祸起就是他殷元,但是被高鉴这厮抢占先机,也是他自己的本事。殷元在政令中语焉不详,所有人都没有看到细节,所以即使有钱人也没有动手。可是高鉴却从关内找来财阀,而且这么快就统一意见了,可见其下手之快。很有可能,这厮通过殷元在工部的旧事,早就猜到了殷元会来这一手,所以早就提前联系好了关内财阀,就等殷元发布政令了。

    殷元没办法将第一批尝螃蟹的人拒之门外,这就是高鉴的机会。在殷元看来,自己还需要话费很多钱财在本身机构的运转上,更重要的是没有办法向朝廷索要购买战马的钱财。以李世民的精明,他会把一切压力全部压在殷元和李恪两个人身上,以防止到时候朝中没钱的时候怪罪在他身上。做臣子的,替君父分担这么点事,好像是再正常不过的。

    殷元看了看那几个关中富商道:“说你们是关内财阀应该没问题吧!”

    那几个人连连客气,说是自己谈不上什么门阀,只是普通商人而已。

    殷元笑道:“关中财阀北上支持朝廷互市,这是偌大的好事。但是在下现在很想知道,到底你们中以谁为主呢!高鉴是你们的代表,但是涉及各位的身家,是不是也能够全部做主呢!”

    几个财阀纷纷说由高鉴全权代表。

    殷元接着道:“既然如此,那丑话说在前面。互市虽然是背靠大唐朝廷,但是朝廷却有专款专用之例。所以如果互市赔了买卖,到时候恐怕未必能够及时归还你们的本钱。如果互市能够得利,那大家分了利益,可要是不能得利,到时候本着祸福自担的选择,恐怕大家也要深受其害。这件事,不知道高鉴中可有对大家讲明。”

    高鉴一愣,殷元这些话不是明摆着拆台么,这种事情还要问自己有没有讲明白,这是要让这几个富家翁找自己的麻烦呀!再说了,他殷元大权在握,要是真的想让自己出局,有的是办法。

    殷元现在想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关中财阀实力雄厚,得到他们的支持固然是好事,但是很可能造成尾大不掉的结果。到时候关中财阀对互市的影响举足轻重,就会成为比世家更可怕的麻烦。此举无异于是驱虎逐狼,实为不智。

    所以,无关殷元对高鉴的好恶,关中财阀都是非分裂不可。殷元本着这个选择做事,如果赶走高鉴能够分裂关中财阀,那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高鉴道:“郧国公,我关中诸位共同进退,更加相信郧国公盛名之下无虚士,焉有不赚钱的道理。所以我关中诸位早就已经约好共同进退,至于祸福,那日后就要与您郧国公共担了。”

    殷元觉得高鉴简直是个嘴贱欠抽的典范,这挣不挣钱的,怎么能和自己祸福共担,自己是个朝廷官员,又不是什么合作伙伴,怎么可能和一群商人祸福共担呢!

    这话不仅是给殷元戴高帽子,更像是在下毒,殷元要是不小心服了毒的话,以后可就没那么容易择清自己了。殷元很想说“你看你老子我像不像傻子,尽给我放一些没吸引力的毒,这到底是看不起谁呢!”

    李恪道:“此话不对,郧国公殷怀素是代大唐天子行事,要说是祸福与共,那也应该是大唐天子。”

    殷元摇头道:“又不对了,这也不是仅天子一人之事,这是大唐之事,当然是大唐人共同担负。”

    李恪皱了皱眉头,感觉这话不对呀,毕竟通商的事情是少数人搞出来的,和人家大唐老老实实种地的人有什么关系,非得让人家来负担。

    同样高鉴也很疑惑,而且他还很急切的指出了殷元的错误道:“那倒不至于,此事你情我愿,自然是有关系的人有责任,担风险,没有关系的人,却不能害了人家。”

    殷元点了点头道:“那朝廷和关内诸位是把钱借给别人的人,只不过诸位的钱有朝廷做担保,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由朝廷赔付。生意要是赔了,最大的责任在于做生意的人,朝廷会督促他们还钱的,但是你们可不能以为我殷元个人会担保什么。诸位,这是把丑话说在前面了。”

    高鉴一副惊讶的表情道:“你郧国公之才堪比天人,凡所经手之产业无不赚取极大的利润。如此能耐,何不用于此事,可谓是利国利民之举啊!”

    要说别人不理解政令也就算了,你高鉴说这种话就有点过分了。大家都是读过书的,认得字,自然也解得其中之意。这时候高鉴这么说,那就是摆明了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要将殷元牵扯其中。一旦殷元牵扯进去,殷元就会变成替他们挣钱的善财童子。看着殷元又不是傻子,弄这种计谋给谁看啊!

    殷元对高鉴极度不屑但是又不好意思明说,怕关内的财阀因为这点小事就不干了,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

    高鉴这一手装糊涂倒是新鲜,以前可没用过。看来这家伙最近花样翻新了呀,殷元斗志昂扬,一定要好好招待招待上门的客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