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五百八十五章 劝说的艺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氏的子孙要是个个都是李世民就好了,可惜并不是。

    殷元道:“如果陛下相信后世之君个个贤明,为何还要殚精竭虑,为子孙后代创万世之基业呢!”

    李世民转头,含怒道:“你?”

    殷元道:“天下大事,臣本不敢妄议的。但是,陛下既然问了,臣就斗胆说了。权力这种东西,重在约束,而约束,最不可靠的就是靠人,靠心术。”

    李世民是个帝王,并且觉得帝王的心术非常重要,殷元现在的话,可是跟他想的一点都不一样。

    李世民道:“如果不靠人,那应该靠什么?”

    殷元道:“当然是靠政体。”

    李世民道:“哦,你是说,要让权力互相制衡,而不是让人自己去平衡么?”

    殷元点头道:“陛下说的是,政体非常重要,臣认为重臣志士,也可以从好的政体下诞生。所以,要开创万世基业,还是要从体制上去改变。”

    李世民道:“难道,我分封刺史,就不是为了大唐基业,难道这些人以后就一定会不忠?”

    殷元道:“陛下,人心,真的那么可靠吗?”

    李世民不置可否,但是他认为,人心并不可怕,只要帝王做得好,下面的人都会服气。可这好像又说回去了,自己百年之后,后世之君真的能镇的住天下群雄吗?

    殷元道:“而且,臣说句大胆的话,这大唐的府兵,早晚会崩坏的。”

    李世民看着殷元道:“哦,什么意思?”

    殷元道:“府兵制度,朝廷对于军事花费比较少,但是长此以往,士兵会懈怠,战力会下降,到时候府兵制必定崩坏。可是募兵,却是耗费巨大,而且很难管理。”

    李世民道:“请你来是想听一听你的高见,不是让你在这里说一堆似是而非的话。”

    殷元笑道:“事实上,臣已经说了。府兵会崩坏,崩坏的原因,臣觉得应该是豪强继续发展下去,到时候均田制会破坏,到时候朝廷将不会有土地给府兵,府兵制度必定会崩坏。而崩坏之后,陛下觉得,如果朝廷能够养多少兵马,豪强又能养多少兵马。他们有钱有粮,不就可以壮大自己么!”

    李世民看着殷元道:“所以,你觉得最根本的是均田制?”

    殷元道:“陛下觉得,天底下有比田地的政策更重要的政策,或者世上有比田地更加珍贵的东西么?”

    李世民摇头道:“只怕是没有,但是朕觉得,大唐有你这个怪胎,很快就有了。今年,少府监做的事情,使得天下手工业空前的繁荣,往后,这一行当,也该好好的管管了。”

    殷元笑道:“不管怎么说,都是百姓饭碗的事情。百姓,自然是端着谁的饭碗就替谁干活。所以,百姓这碗饭是朝廷的官吏给的,还是官吏他自己给的,这很不一样。”

    李世民道:“难道分封之后,这碗饭就变成了他们给的了,你别忘了,他们也是大唐的臣子。”

    殷元道:“可是,权力太大之后,恐怕百姓的饥饱,就掌握不到朝廷的手里了。”

    李世民道:“你知道,朕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吗?”

    殷元道:“天底下的人,替谁做事都得看吃的是谁的饭,给了世袭刺史饭吃,他就应该提大唐做事。但是,陛下您是宁可相信他们的忠心,也不愿意相信定下来的规矩会让他们恪守本分呢!”

    李世民道:“那,如果他们不会恪守本分,那时候又将如何。分封之臣,至少比别人来得可信一些。”

    殷元笑道:“可是,一两个作乱的人,总比收买千万人作乱的人好对付吧!”

    李世民玩味了一会道:“你说的对。”

    殷元道:“可是说的对的事情,本就未必要去做的。”

    李世民惊讶的回头,看了看殷元道:“你为什么会这样说?”

    殷元笑道:“试想一下,天下土地是有限的,就算是不停的开荒,恐怕也没办法赶得上人口增长。而且,这天下的朝廷虽然管理天下,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阻止地主豪强。试想一下,天下官僚地主的胃口很大,如果不能满足的话,他们又会怎么做呢!其实,这些人,欺上瞒下的本事还是很大的。如果他们愿意,天下百姓被愚弄起来,也会对天下不利的。陛下,五姓七宗这几家人都难以对付,何况是把天底下的豪强一起给得罪了。”

    李世民看着殷元道:“难道,就没有办法能够阻止这种事情发生吗?”

    殷元道:“陛下,天下事,历史都不能一厢情愿。百姓一辈子都读不了几本书,朝廷的治世道理,有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他们这些人,都会被愚弄一辈子。这样的人,想让他们和朝廷一条心,不还是得看中间那群人的脸色么?”

    李世民道:“管束百姓,像秦朝那样,只怕会适得其反吧!”

    殷元道:“陛下说的是,但是在下的意思是,如果可以,这天下的好坏,都被他们说了,朝廷怎么办,任由他们胡说八道么?”

    李世民看着殷元道:“那你倒是告诉我,该怎么做呀?”

    殷元笑道:“陛下,不如以后这种教别人读书识字明事理的事情,就别让别人代考了,朝廷多干一些,不也很好吗?”

    李世民盯着殷元道:“好啊,那你给我找读书人,给我找书,找到了,我还派你亲自去干。”

    殷元立刻就闭嘴了,这纸张还好说,这书可不好找,毕竟这年头,藏书的都是一些世家豪强,甚至有些书根本就找不着。所以,找书这种事不好办。而且,最可怕的是找书生,这个事情更不好办,大唐没那么多书生可以遍布天下的去教书,只要世家不配合,一切都白搭。

    李世民得意的看着殷元道:“说,你继续说,朕听着。”

    殷元闭着嘴还是不说话。

    李世民冷笑道:“讲话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你以为,你真的就能那么冠古绝今了?”

    殷元道:“陛下,您家的书,我要是借过去用用,给您还回来两套,借不借?”

    李世民瞪着他道:“可你要是给朕弄没了怎么办,拿什么赔,把你们殷家祖上那点家底都赔给朕,怎么样?”

    殷元道:“这个,臣倒是愿意,就是怕家里面这些老人,到时候断了我的腿。”

    李世民道:“那就算了,朕不借。”

    殷元道:“那,要不改天,我送您个小玩意玩玩,您再决定借不借的?”

    李世民感觉这场谈话扯得实在太远了,于是道:“可以,但是你倒是说说,你到底愿意不愿意去做这个刺史?”

    殷元道:“您让我去哪,我就去哪。”

    这话,李世民觉得说得都多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