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五百九十一章 李恪报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孙皇后对殷元说的话,在殷元看来那实在是太看得起他了,但是他还是答应了,因为他没办法拒绝一个将死之人的请求。

    长孙皇后去世之后,举国哀悼,很多不在京城的人也赶回来奔丧了,李世民意志消沉起来,终日不理朝政。

    在群臣恸哭的陵寝前面,殷元死死的拉着李治和李明达,这两个孩子还小,但也已经懂事了,母亲去世的悲痛,让他们已经感到自己失去了一切。

    殷元望着那座陵寝,无奈的在心里道:“我尽力了,该做的都做了,还是躲不过天命。以后的事情,我还是会尽力,且看天命如何。”

    赶回长安的李恪也很悲伤,因为这个嫡母,最近几年里,可是帮了自己和殷元不少的忙。以后,他在想如果没有了长孙皇后,谁还能够制得住李世民的脾气。

    但是天底下的事情本来就没有什么如果,整个大唐裹上了哀容。可是天下,又岂能一日无君。李世民,还是要继续做他的大唐皇帝。

    在丧期过后,赶来的人又纷纷离开京城。李恪走的时候告诉殷元,他派的人已经带回来了很多种早熟稻种,现在就等着看效果了。

    殷元出于长孙皇后刚刚去世的原因,和李恪也没有喝酒,送走了李恪。

    从此之后,李治和李明达生活的地方就变成了皇宫和殷元家,因为长孙皇后不在了,李世民却又很忙。但就算如此,李世民还是经常对这两个孩子特别的关爱。

    历史上,李治和李明达本来就是李世民养大的。但是因为殷元和这两个孩子的关系,宫里的人经常会把两个孩子送到殷元家里来。

    在殷元的鼓励之下,李治渐渐走出了阴影,继续专心学业。而李明达,殷元就让殷简和柳薏娘陪着她,总之就是好好的哄着,别让他们出什么岔子就是了。

    转眼间到了夏天,殷元把李治、李明达两个都带到庄子上去了,让他们好好看看如何耕种。本来李世民也想派人照看,结果他想了想殷元那些打仗如狼似虎的部曲,还是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了。

    农家的生活让这两个孩子特别的好奇,于是殷元也带着他们亲自参加劳动,甚至举行了捡麦穗的比赛,两个孩子还认识了很多民间的朋友。

    夏粮收的时候,整个大唐都很忙,可是殷元却收了一封信,然后带着李治和李明达回去了。

    李治很好奇的道:“先生,我们这就不去收粮食了么?”

    殷元道:“有更重要的事,我要进宫去。”

    殷元背着个包,带着二人进了宫,然后到了太极殿,见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好像在张望,看见两个晒黑的孩子,心里有些埋怨殷元了。

    李世民闻了闻殷元今年夏粮的收成,然后一副让殷元不要耽误他们阖家欢乐的样子。

    殷元却没有走,而是把身上的包打开,然后向李世民道:“陛下,吴王有一件事,命我代为转达。”

    李世民好奇道:“哦,什么事?”

    殷元道:“他以为,陛下此刻仍在悲伤之中,所以想让陛下高兴一下,所以本来应该晚一点再报喜,但是却提前送来了,而且心中忐忑,让我自己斟酌办理。”

    李世民道:“你们俩狼狈为奸不是一天两天了,朕也没心情管你们。什么事情,你说吧!”

    殷元把包放在地上道:“陛下,这是从林邑带回来的一种早稻,它耐旱,生长时间短,眼下这是成熟的稻子,吴王会继续种植,攒下稻种。它的用处就是,在大唐现在种的稻子种植之前,收割一茬。”

    李世民一愣道:“天下,果真有如此奇物?”

    殷元道:“千真万确,只不过,报喜还是有点早,因为现在运过来的稻子加上吴王种植出来的稻子,只怕还不够南国的稻种推广,还得等上一茬。”

    占城稻比大唐的稻子看起来小,但是稻穗更长,没有稻芒。正因为李世民见过大唐的稻子,所以他认为这绝不是大唐的东西,那么殷元和李恪,绝对没有骗人的嫌弃。

    李世民听到的这个消息可能是最近听到最好的消息了,突然捧着稻子向远方道:“观音婢呀,你看到了吗,大唐国运从此要昌盛起来了,可惜,你没有看到啊!”

    说完,回身向两个孩子道:“给你们母后跪下。”

    李治和李明达立刻就跪了,跪在地上之后,李世民回头看了一眼还站着的殷元。殷元感觉,这个眼神有点锐利,于是扑通一声,他也跪了。

    殷元感觉李世民婆婆妈妈的,但这恐怕是他身为帝王内心最柔弱而温暖的部分了。

    一番操作完成之后,李世民捧着稻子向殷元道:“吴王有心了,知道朕正在悲痛之中。他这个孩子,跑那么远的地方去,为国忧思,实在是不容易啊!你说,他那里最缺什么,朕是不是给他一些钱财支持?”

    殷元道:“这就不用了,陛下今年,应该能分到他那里的钱了,南国的生意,重心就在他那里。最近,他应该有奏书来说明此事,只是陛下可能没有注意。”

    李世民“哦”了一声道:“但是他的是他的,朕给的是朕给的,不能不赏。另外,朕还要下旨,让他督办这件事,早晚让南国种满这种稻子。”

    殷元道:“那我知道他缺什么了,他缺的就是陛下您这道圣旨,往后自然一往无前,为君分忧啊!”

    李世民居然品出了一丝贞观八年殷元站在太极殿钱拍马屁的味道,时光荏苒,这家伙说话永远这么不着调,但是当年替自己检验这小子的人,已经没了。

    于是,李世民有悲伤起来了。殷元觉得,李世民要不是文采有限,可能还会一天赋诗一首,以缅怀长孙皇后。

    李恪提前报喜,殷元倒是没有想到,按说这确实是出于一片孝心,但是公之于众的事情,有时候就得多加小心了。只要李世民下了圣旨,恐怕到时候很多人的目光都会投向李恪。

    但是这件事,也许只会多一些波折,事实上以李恪的能力,也还会有什么意外出现。所以,殷元并没有计较李恪自己行动。

    李世民这回效率很高,第二天就有人拿着圣旨出发了。

    贞观十三年的风雨,拍打在长安郊外,殷元站在屋檐下,看着那些刚刚干了活没来得及回家,在殷家屋檐下躲雨的人。然后,他让人去准备热茶送了过去。

    这时节,突然有一个远乡之人路过,打着一把很破的油纸伞,身上还披着一件同样破破烂烂的蓑衣。说实在的,他这两件东西组合起来,根本就没有遮风挡雨的功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