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六百一十九章 敲竹杠的买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修路这种事情,殷元确实是没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他又不是个搞工程的。严格来说,他只是见多识广一些罢了。而且,这没钱的活怎么干,那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了。

    修路,得有沙子,可是沙子如果是殷元带着人亲自去找,首先不说累不累吧,这招来的人手吃喝加工钱就不少。所以殷元不想搞得那么大,他要发布一个命令,让长安附近的人去淘沙,然后自己出钱买下来。但是,他要竞标的来,不能谁来了都付钱。

    沙子是无主的东西,所以要花的不过是人力的钱罢了。同样都是挣辛苦钱,如果是生意,它会变得又好又便宜,可如果变成朝廷的一项工作,那可就难说了。毕竟工部早就已经不是以前的工部了,现在长安的徭役都有点不好使了,给钱干活都快成了一种习惯了。为此,也有不少人诟病过殷元当年的操作。

    在殷元紧锣密鼓的准备的时候,李世民说自己要把宫里立政殿的暖气给卖了,连带锅炉一起,整体卖掉换钱,资助长安修路。结果,满朝文武就像是炸开锅一样,纷纷说不能卖,但就是没有人拿出点实际行动来。

    殷元看了看群臣的表演,果然跑出去说自己愿意买下,但是苦于钱财不够,买不下来。而且,还仔仔细细的介绍了暖气的各种好处,然后给估了个十万贯的价格,这还是殷元手下留情了。不过就算是这样,殷元也要按照说好的,付出五万贯来。

    朝堂上可谓是群起而攻之,都觉得殷元也太嚣张了,居然敢买下宫里的东西自己用,一点也不体恤李世民。

    殷元冷眼旁观,等他们说完了,殷元仰着脑袋道:“真有意思,我殷元算是见识了什么叫宁可脑袋磕破表忠心,一毛不拔保家产啊!我一直以为,这为臣子的忠心是为天子分忧、为天下谋太平而来的,今天看来,还是得声泪俱下,以头抢地啊!”

    李世民心里大呼痛快,这帮人,还真让殷元给说着了,但是又不能明显让人看出来自己和殷元有勾结,所以道:“怀素有事可以直说,不要在朝堂上含沙射影。”

    殷元道:“是,陛下。臣认为诸公为保文德皇后遗物,此情可表日月。可是陛下心怀天下,却不是仅仅为了一件故物,故物虽难舍,但百姓更为重要。所以,大家应该想想,陛下为何要卖了这东西,难道这殿上,只有陛下一人心系百姓,别人都是睁眼瞎不成么?”

    李世民道:“放肆,诸位爱卿都是心系天下百姓的,只是财力微薄,有心无力罢了。”

    殷元点头道:“陛下说的是,诸位都是两袖清风,全然不像我殷怀素一身铜臭。所以,还请诸位不要阻拦我这满身铜臭之人要替陛下分忧了。这文德皇后遗物,虽然陛下一厢情愿愿卖,恐怕天下无人敢买,更是无人敢用。陛下一片好心,恐怕天下人心目中,还要敬着君父。所以,臣更应该冒天下之大不韪,买下这件东西,保全文德皇后之物,立于立政殿前,千古缅怀。”

    说到这里,殷元清了清嗓子道:“诸位应该知道,必须价值不菲,乃昔年为文德皇后所造。在下殷元,赏兰陵公主,是以文德皇后为母。所以,此等佳物,纵然是被某买下,也便如秋日绵袍,只敢先给父母用。以前是这个道理,那么现在还是这个道理。”

    朝堂上没什么人敢说话了,毕竟殷元已经坑到姥姥家了,一声不吭的给大家挖了个坑,然后还站在旁边鼓励别人跳下去,不跳都不行那种。

    长孙无忌觉得既然这件事情已经上升到缅怀自己的妹妹,孝顺不孝顺这种事情上了,那还装什么装,肯定是装不下去了。

    于是,长孙无忌道:“臣,愿出千贯,与郧国公一起买下,另外,长乐公主忧思成疾,愿以两千贯之价格,从陛下手中购此物,以悼念皇后英灵!”

    殷元都有点怕,这家伙,虽然说也挺有钱,但是啥时候这么大方过了,他,可从来不是殷元这号钱没了再挣,该花就花的主。

    李世民觉得,长孙无忌掏个三千贯并不费劲,而且也不多。但是,你自己爱掏多少就掏多少,干嘛带着长乐公主,自己的女儿,到底是有多倒霉,花钱的时候居然被人代表了。

    不容李世民郁闷,房玄龄一咬牙掏了五千贯,倒不是他非得和长孙无忌争锋,而是都到这个时候了,作为本朝文武百官的代表不下狠手,后面的人该怎么舍得掏钱。他现在,再替长孙无忌遗憾,聪明人到了关键的时候,怎么就糊涂了呢!省钱不能这么省,你今天就算是捐的倾家荡产,只要李世民愿意,你家明天就能钱多的数不完。

    可以说,在这点上,殷元佩服极了房玄龄,真是有远见。

    李世民也乐了,心想,这房玄龄五千贯都拿出来了,再看看各位,谁好意思拿几贯钱充数不。

    果然,在房玄龄的带动下,大家可以说是纷纷慷慨解囊啊!硬是在大唐的太极殿里,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捐款活动。可以说,这样的活动,还是很不错的。

    事后,房玄龄带着几分不大高兴的语气道:“怀素,这馊主意,是你给陛下出的?”

    殷元笑道:“这怎么能是馊主意呢,这一下子,不是立刻就有钱了么?”

    房玄龄道:“这本来就是个馊主意,这么一来,会有很多人不满。而且,以陛下的为人,这次记住了大家慷慨解囊,等到有钱的时候就要大大的封赏,这一来二去的,可以说是只解了燃眉之急罢了!你让程处默弄了那么多事情,最后其实上不管是没收还是处罚,最后陛下不还得加倍的还回去么?”

    殷元一愣道:“好像是这个道理,但是至少长安大街干净了,而且再也没有什么马车撞人,纵马的事情了吧!”

    房玄龄道:“那倒是,如今长安城是整饬的非常不错,正好是大唐盛世之兆啊!不过,为你自己好,以后这种事情还是少干为妙。”

    殷元点头道:“在下明白了,多谢房叔叔。”

    房玄龄笑道:“最大的问题是,其实那些愿意捐钱的未必真的有钱,有钱的未必捐的很多。这样的事情,会导致官员们富得更富,穷的更穷。在你看来,五万贯微微一笑,但是有的人捐了五贯,最近想吃肉就没了。”

    殷元皱眉道:“不至于吧!”

    房玄龄冷笑道:“你是个不缺钱的,看来根本不知道人为什么会穷。来,我们去给你好好算算,五千贯到底有多来之不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