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七百一十七章 吴王回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来也巧,殷元离开李治这里的时候,就碰上了坑哥哥的李明达。

    李明达手里拿着个风车,骨碌碌的正在转动。

    李明达看见了殷元笑道:“先生,你一定是从倒霉的阿兄那里刚刚出来吧?”

    殷元道:“还真让你说着了,他是挺倒霉的,不过他却说,他之所以倒霉,都是你的功劳。”

    李明达小嘴一撅道:“阿兄又在胡说了,他自己偷偷的跑出去玩,还吃了好吃的,就是不带着我,所以他这就是报应。”

    殷元笑道:“那,下次要是他肯带着你,你就不会告诉你父皇吗?”

    李明达摇头道:“父皇要问,我当然实话实说了。再说了,父皇从来不责罚我,说了又有什么关系。”

    殷元道:“来,公主,我来给你说说,什么是仗义。”

    殷元费尽口舌的给李明达一通的解释,谁知道李明达听完之后道:“我听懂了,仗义就是一起做的事情,不能告诉别人,就连父皇都不例外。可是,要是连父皇都瞒着,那不就是不乖,不孝了吗?”

    殷元吃了一惊,暗叹这老李家有点东西啊,这李明达就聪明的很啊!

    说殷元是从小看着她长大了,那也一点都不为过。从贞观八年她就认识了经常能给她好吃的的殷元,从那时候开始,她就以为,殷元也是个哥哥一类的人物。尽管现在变成了自己的先生,可是依然是亲近的人。

    但是,好像在李治的问题上,她和李世民很能达成统一战线,并且还充当了很不错的间谍。所以,李治是越来越害怕这个嘴上没有把门的妹妹。

    殷元无奈道:“唉,你要是这么说,我只能说你不仗义了。你看,你阿兄,就是你雉奴哥哥,他平时对你还是挺好的,从小有什么吃的都让着你。他有时候犯了错,那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就算不告诉你父皇,那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当然不会变成什么你不乖或者是不孝之类的,对吗?”

    李明达想了一会道:“先生,你说的这个,我可不知道对不对。但是,阿兄经常会骗我,你会不会也在骗我呢!”

    殷元感觉骗这么个小孩子好像有点跌份,丢自己的人。

    殷元笑道:“我怎么会骗你呢,你可是我的弟子啊!而且,你这么聪明,我要是敢骗你,不就被你识破了么!”

    李明达被拍了马屁,感觉还挺舒服的,于是傲娇的道:“哼,谅你也不敢骗我。不然,我一定告诉父皇去,而且还要告诉兰陵姐姐。”

    殷元发现晋阳公主虽然年纪不大,但是骗是不好骗的,这个丫头,确实也是聪明的很。

    殷元费劲的把晋阳公主忽悠了一会,到底能不能收到效果,那还是两说的事情。

    长安市开了两家书店,是殷元开的,尽管殷元屡屡被人诟病,但是好像他干的这些事已经被李世民默许了一样。尽管殷元没有一桩生意在他自己的名下,可是实际上他就是在经商。

    两家书店很特殊,因为花了很大的价钱,买了一排很大的商铺,商铺里面到处都是硬木的书架,书籍是竖着立在上面的。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漂亮的硬纸皮,在侧面写着书的名字,作者之类的。

    在这里,不仅仅可以买书,而且可以看书,书架之间甚至有很大的空地,那里摆放着桌椅。任何人来了,只要登记一下名字就可以看书,甚至可以带走,然后看完之后记得还回来。

    这一通操作惊呆了唐人,书不是满大街的石子,而是一件很奢侈的东西,殷元却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成本,情愿亏损一样。

    如果你去买书,你可以任意挑选,但是书架上的书却不买,反而会去给你找一本新书来,用黄纸包好。

    新奇的操作让长安的百姓感到无比的惊讶,推出三天之后就有人告诉殷元,书无缘无故丢失了很多,有些人借了,压根就没准备还回来。

    殷元不觉得肉疼,反而笑着说这不是一件坏事,然后让人继续把书补充上架,只是让人记住没有还书的人什么名字,以后就不要借给他了。

    这样的事情让很多人觉得肉疼,但是也有人觉得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殷令名就说,这是殷元想当圣贤,真正的有教无类。

    于是殷令威“闻名而来”,而且要在书店里面充当伙计,以表示自己向殷元学习,为天下读书人尽心尽力。

    殷令威提出这样的要求,那下面的人也不敢阻拦啊!说白了,这位也是殷家的少爷,殷元的堂兄弟,正儿八经的主子。

    于是,殷令威开始了自己图书管理员的生涯。并且在不久之后,办了一件大事。

    殷元作为一个拿方案的人,从来不干那种亲力亲为的事情,所以书店成了之后他是去了一趟,然后就只是听别人报告过,自己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年头蒙昧无知,不良信用的人的确是有,但是淳朴的人也不少。殷元就听说有一个农夫来借了一本书,到了时限之后先是还了,然后再借走,如此往复。直到自己家孩子背会了之后才还回来。问他为什么,他说家里买不起纸张,所以让孩子硬生生照猫画虎学了一遍,背的滚瓜烂熟。

    殷令威听了这个故事之后,那真是稀里哗啦的,恨不得立刻认识一下这位学子,然后接济他一起读书。掌柜的拦住他,并且告诉他天底下穷人多的是,救不过来,要是真有心,在书店里好好干,能帮更多的人,或者是读好书去拯救穷人会更功德无量。

    殷元觉得殷令威还真是个性情中人,虽然平时殷娇总是对这位兄长不太恭敬,但是殷元却觉得这孩子有前途。

    殷元的火器署也建好了,好歹赶在天寒地冻之前让大家有房子住了,不然,这个冬天得把大家冻死在禁苑之侧。为了改善他们的环境,在营房里面一水的盘了火炕,而且从房子建设之初就做好了设计,靠着墙壁做了炉子。这么做的原因是省铁,不然的话,他建个房子买上很多铁的话,李世民得找他谈话,问问他想干啥。

    天冷了,按理说南方比北方暖和,但是思乡的人却总是觉得,家里比哪里都暖和。所以,李恪得回京,而且李世民特许他早一点回京,所以还没到腊月,十一月中旬,这家伙已经出现在了长安城外。

    殷元的一切事情按部就班,竟然也能抽出时间去京城外面接一接李恪去。

    李恪此次回京可以说是春风得意,轻装简行就一路跑回来了,当然了,他还有很多的东西,在后面往长安运送呢!为了低调,他就给分开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