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七百八十九章 也弹劾别人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等到孔颖达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殷元已经在李世民年前把他们几个教育太子的人逐个的弹劾了一遍。

    殷元几乎从来不弹劾别人,李世民自然是听的很认真,其中有一句叫做“黄河已经泛滥,反引洪流而至,岂能不更糟糕”,听的李世民很有同感。

    殷元的观点很正常,李承乾已经长大了,他并不是不懂得是非,只不过是叛逆罢了。然后,他还列举了一堆李承乾的好处,然后证明一个人从小知道的东西不可能长大会不知道,之所以背道而驰,是因为叛逆心理作祟,不愿意听话罢了。这个时候,该治的病就是不道理的病,不是不知道道理得病,所以这时候要加以心理疏导。

    至于孔颖达等人,殷元说等同于说厨子做的饭客人剩下了或者是没吃,不说自己的烹饪技术不好,还说是客人嘴刁。万一要是碰上个没胃口的客人,还说是人家没尊重自己。

    对于殷元的这种说法,李世民越来越觉得有道理,同样的道理,似乎一直就没有人跟自己讲。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因为朝中的臣子无外乎向着李承乾、不向着李承乾两种。这两种人,不是给找借口开解就是不停的弹劾,充做正直的臣子,还剩下一种不闻不问。至于宫里的人,比如曾经劝说孔颖达的遂安夫人之类的,人微言轻,说不到李世民这里,说了也不会被重视。可是,殷元的分量,自然还是不一样的。

    一旁的李泰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如果殷元开始帮李承乾的话,那这个事情可就有点麻烦了,毕竟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像殷元一样分量够重而且还智谋高深的人了。

    李世民问殷元到底应该怎么办,殷元直接说以后给太子讲课就好好讲课,别总是批评讽刺,太子犯错都用不着他们管,自有国法和李世民在管着。以后,每个月对李承乾读书和国事的理解进行考核考核不过关就把这几个老师和李承乾一起惩罚,但是唯独他们不配惩罚李承乾。教书教不好,别总是赖学生。

    李世民觉得殷元这么做,实在是有点胡闹了,要是完全不管,那这孩子之后会怎么样,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但是殷元就坚持认为,李承乾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是性格出现了问题,这个这几位老师的教育和自己的遭遇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所以,对于李承乾的教育,一定要在短期内以疏导为主。

    为此,李世民最后决定试一试,先让这几个老师不要批评李承乾,然后再看情况。至于这几个老师,暂时不要惩罚,等事后再说。

    别看这事情没有按照殷元的来办,但是实际上对于孔颖达他们来说,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所以,这就代表着,殷元已经能够左右天底下头等的大事了。

    旁边还有几个心惊肉跳的人,也都是为殷元好,怕他真的给自己惹祸。但事实证明,有些事情是可以说,可以交流的,李世民并不独断专行。

    李承乾没在当场,听说了殷元的举动,突然又有点眼眶湿润了。天底下的人,只知道指责,好像确实没有几个人真正的了解自己的苦衷。他还年轻,花一样的年华,病患折磨加上旁边有人虎视眈眈、步步紧逼,他没有理由不叛逆。这些个老师一个个的都是一个样子,总是各种各样的指责,让他有点不厌其烦了。

    上次殷元带他去看病的时候,李承乾也落泪了,因为那是他很恐惧。这种恐惧一直支配着他,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

    至于殷元为什么帮自己,他现在基本上可以想象出来了,因为殷元对长孙皇后生的这几位都很照顾,除了明显不需要被照顾的李泰之外。当然了,因为李泰这家伙,确实也坑过殷元。

    李承乾想起了遥远的李恪,如果一开始自己就是李恪那样的边缘人,是不是如今也能够那么逍遥。只是事情永远不会有如果,他李承乾的命运和那个皇位,早就已经密不可分了。

    孔颖达现在有点后悔,要是当时没有激怒殷元的话,会不会结果就不一样了呢!如今,殷元这一通毫不留情的弹劾,听在满朝文武的耳朵里面,恐怕一定会有人非议他们的。

    殷元的行事还是比较干脆利落的,就算是帮了一把李承乾,给他一个喘气的机会,也没有去邀功讨好。他,还是陪着李世民打猎比较好。

    殷元和李世民骑着马跑远了之后,李世民道:“怀素啊,你觉得朕把太子,逼得太紧了吗?”

    殷元笑道:“玉不琢不成器,您没错。只不过,您就算是九五之尊,心里也难免会有一些偏爱,而您可能不会想到,其实陛下您就等同于一条巨龙,一个喷嚏都得淹死一群人。一些很细微的,家常的事情在太子那里,都会压力倍增的。”

    李世民笑道:“可是你说,朕当年,不是处境还不如他么?”

    殷元道:“个人际遇不同罢了,您想想太子那样一个仁厚的人,怎么比得上您半生戎马。当强者的男人永远都有一个矛盾,就是总是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给后代打下大大的基业,想让他安稳一声。但是同时,又恨铁不成钢的认为,后代也要有自己一样钢铁的意志。殊不知,其实已经打下了偌大的基业,下一代面临的和已经面临的,已经不一样了。陛下,您说我这话有毛病吗?”

    李世民想了想,大笑道:“没毛病。”然后看了看殷元手里的枪道:“你那个是第二柄,朕这个是第一柄,所以会不会是因为第一柄做的不好,所以朕总是打不中?”

    殷元无奈道:“换,赶紧换,换了您就能打中了。”

    事实上,问题还真不是枪的问题,于是殷元觉得,李世民应该别跳跃这么大,最好先从固定靶开始打,然后再打移动靶。

    打了一会猎回来之后,殷元就让人用木板做了几个个固定靶,在李世民休息了一会之后,开始打固定靶。

    这个事情看起来还比较有趣,李世民上靶率还是不错的。于是,这无疑给旁边的看客增添了不少的信心。

    李世民看了看跃跃欲试的房玄龄道:“怀素,你怎么越来越不懂事,你看玄龄已经擦拳磨掌了,你就给他打一下也好啊!”

    殷元笑道:“文弱书生,我怕自己把自己打飞。”

    房玄龄不干了,叫嚷道:“胡说什么,我可是好多年前亲自上过战场的,不信你可以问问陛下。”

    李世民看了看房玄龄笑道:“不错,玄龄确实也是上过战场的人,应该无碍。”

    殷元点了点头,把枪递给了房玄龄。

    然后,房玄龄学着殷元他们的样子放了一枪,被后坐力弄得胳膊疼,把枪递给了殷元,然后默默的向李世民道:“陛下神力,不减当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