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七百九十二章 流鬼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话都已经说出去了,收回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殷元只能硬着头皮道:“既然如此,陛下不妨告诉我,到底是个什么事?”

    李世民笑道:“其实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对你来说也就是举手之劳罢了。你看,目前来说,书籍已经不是问题了,但是天底下恐怕没有那么多的私塾。这个没有先生的学生,只怕是有些难以进步啊!”

    这年头的学校倒真的是不多,大部分私塾质量也不好,而且这读书一般不是穷人去的起的。好一点的私塾和教书先生,都在大家族里面,一般人只怕是没那个机会了,

    殷元道:“臣奉陛下之命营建国子监校舍,若是在建几座学校那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只是陛下要的只怕不是国子监。而且,把读书的门槛设的越高越不利于寒门子弟读书,这件事如果只是陛下的设想,恐怕臣也没有妥善的办法解决呀!”

    李世民冷笑道:“你自然应该知道朕并没有什么主意,不然的话还用你干什么呢!你干的好些事情都是开天下之先河,又不是这一次,你有什么好怕的。办好了朕给你功劳,办不好自然是说明时机还不够成熟,你说对不对。”

    殷元想了一下道:“那就请陛下允许我,在长安地界再建一座规模宏大的校舍,届时也未必要比肩国子,但是一定要广收寒门士子,诱之以利,徐徐图之,或许大有可为。”

    李世民道:“何谓,诱之以利?”

    殷元笑道:“大唐的读书人什么底我是探过了,有些人宁可一把胡子,穷困潦倒还在那里读着儒家经典,做梦都在报效朝廷,可就是从来没有真正的报效朝廷。门前的饿殍尚且不管不顾,还说什么可以让天下人吃饱肚子,反正臣是不信。一个个功利心太重,最重要的就是喜欢当官,喜欢好名声。”

    李世民道:“那,你的意思是,给他们高官厚禄?”

    殷元点头道:“找几个有名望的人坐镇,然后找一些经过层层筛选可用的寒门士子,许以高官厚禄,到时候一一兑现,不怕到时候没有人来。”

    李世民笑道:“听起来也可以,但是这绝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完成的吧!”

    殷元道:“重要的是人不是没有人的建筑,就算是把国立的私塾建满整个天下,没有人来,没有人重视也是无用。不出人才的私塾,自然少了威信。只不过,若要使人开蒙,还是可以的。所以,臣不是说不能建,只是办法有快慢之分。用诱之以利是迅速的办法,毕竟陛下的意思,是想让寒门士子去顶替那些士族子弟,所以损失满天下的给人开蒙,那就是更慢的办法了。但是,那的确是功在千秋的事情,臣自然会以陛下的命令为纲,今年就以长安为中心建设不少于十座官学来。”

    李世民道:“那,这自然是会不容易管了?”

    殷元道:“那倒也未必不好管,不是每一座学校都是国子监,可是国子监的学子,也总要有一个来源吧。”

    李世民点了点头,诚然如果国子监里面都是各大士族的子弟,那意义就爱你不是很大了。所以,国子监的生源问题,一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李世民道:“放手去干吧,解决不了的事情,自然有朕帮你。另外,你需记得太子,眼下你却要多留心了。”

    李世民没有把殷元和李承乾往一起捆,这固然是有一些别的考虑,但是既然殷元大言不惭的弹劾孔颖达他们了,总得负点责任吧!

    对于这个是,殷元还是不太想应下的,所以支支吾吾,显得很不痛快。

    春狩结束了,殷元获得了狮子骢,每天带着几个强壮的家伙在校场里面跟它较劲。在折腾了大半个月之后,终于能把狮子骢骑出去了,但是缺点还是很明显的,那就是狮子骢的脾气很坏,所以总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走在大街上也尽量不要和别人的马往一起走。

    狮子骢那是用来显摆用的,属于不好骑但是骑出去就很拉风那种。程处默和李震觉得自己也出力了,在骑马这件事上也应该帮帮忙,但是明显效果不是特别好,狮子骢离开了殷元还是一起烈马。

    御赐宝马,乃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这里头羡慕的大有人在,但是想想殷元这马得来的过程,依然有人不寒而栗。

    蒋文睿书中提到,近来士族多已不敢和殷元打价格战了。明显他们低估了殷元的决心,打到了现在,殷元的书籍价格一降再降,降到后来索性就定在那里不动了。所以,现在的攻守之势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以前是世家降价,逼迫殷元一降再降,但是现在是他们想涨回去,殷元根本就不配合他们。殷元想法很简单,都降下来了,想再涨回去门都没有。

    这一轮世家针对殷元的行动,别说是打压的效果了,连殷元的底线在什么地方都没弹出来。而且,他们吞下去殷元的书,吐出来还得带着一口老血,着实郁闷。

    在这样的情况下,少府监就比较容易了,那里有很多人都想拿到印刷的技术。虽然活字印刷这个事情说出去就可以仿制,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殷元这样的效率,而且还不知道殷元到底用了什么油墨,好像质量很好。

    在这种情况下,少府监乘机卖了很多的设备和油墨。当然了,东西还是殷元的那点东西,但是有了少府监加入,也算是雁过拔毛,一笔钱是要挣的,不然图什么呀?

    由此派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市面上的书籍虽然还是没有人敢卖殷元那样的低价,所以书籍市场,很快就会进入成本的竞争。而在成本的竞争中,只有提升工艺水平才是存活之道。如今殷元的果断,倒是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书籍的进一步普及。

    造成这样的局面,殷元也是没怕亏本的。在书籍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他还是挣了钱,但是后面全部搭进去了。好在世家没有进一步动作,不然到最后必定是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殷元毕竟是干了大事了,再怎么云淡风轻,还是忍不住心里有点澎湃。这样天下级别的手笔,自然算的上是大手笔了。

    贞观十四年比较热闹的事情就是,流鬼国王子可也余志入朝觐见了,而且还被李世民授了一个骑都尉。这可以说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再向强大的宗主国进行示好,因为他们北方的夜叉国总是欺负他们。

    流鬼国应该是堪察加半岛,而夜叉国应该是东西伯利亚楚科奇半岛。这两个地方,大唐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入朝,自然就变成了一件稀罕事。

    于是好打听的人就开始打听一下这个流鬼国到底是怎么回事,事实上流鬼国这个名字,还没有呢!这是大唐人见人家长得古怪所以才起的名字,至于他们到底自己叫什么,谁说的清楚呢,毕竟连翻译都是折腾了好几次才翻译过来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