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八百零六章 殷元的书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教书先生笑道:“考取功名对读书人来说确是大事,只可惜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考取功名的。您是贵人,大概不会想到,有些人要考取功名,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就算是贵为当今帝婿的郧国公,也没有办法让我这样的一个人去考取功名。”

    李世民好奇道:“你认识殷怀素,而且他还想让你考取功名?这可就怪了,据我所知,殷怀素这个人办不到的事情,恐怕并不多呀!”

    教书先生笑道:“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他自认为就算是天潢贵胄,也没有办法总是搞一些例外的事情。他可以去建议朝廷改变取仕的方式,但是一定不会用自己的权利,去为一个奴隶出生的人,换取一个前途。”

    李世民皱眉道:“可奇怪的是,你是奴隶,却读了书,而且还在这里教书。”

    教书先生道:“因为,当年的郧国公被他的母亲管的很严格,所以读书如果没有进步,她就会迁怒于陪他读书的人。为了守得住殷家的家业,别无选择。所以,郧国公从小,就有很多府里陪他读书的人,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李世民笑道:“哈哈,这种事情,我倒是也听说过。这殷怀素,确实是被逼出来的一身才学。”

    教书先生道:“我陪伴郧国公的时候,恰好是他从国子监回家之后,然后他就突然之间性情大变,而我这个书僮自然就没有了什么用处。但是,他对所有人都很好,所以我一直都是书僮,别的事情不用做,还可以过的比别人体面。我每天都在府中藏书的地方度过,他也忘了我这么个人,直到府上两位少爷来了之后,尤其是三少爷要科举的时候,才想起我这么个人来。”

    李世民道:“所以,你又是他弟弟的书僮?”

    教书先生笑道:“不错,我是两个人的书僮,而且确实读了很多书。其实,我从旁见识了郧国公的科举之法,便已经明白,刻板的读书,和为了科举读书,是两回事。所以,自认为如果去应付科举,还是有一些办法的。但是,我却不能去,而且也不太想去。后来,听说这里缺一个教书先生,所以我就出了府来了这里。”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我听说,当年的殷府有很多人都已经成为了殷怀素手底下的一方掌柜,或者是在他的帮助下另谋出路,那你呢,难道就这么待着了?”

    教书先生道:“人各有志吧,我和齐京一向比较亲近,我当然知道,像齐京那样掌管北方商队的人,其实也未必会很好。一直奔波忙碌,就算是换来了富贵,有时候也未必能过的逍遥,所以还是算了吧。”

    李世民道:“齐京,这人我见过,是个左右逢源,很聪明的人。对了,你还没有说,你到底叫什么名字?”

    教书先生笑道:“我不说是因为我哦本来就没有名字,小时候无父无母,被殷府买下来的奴隶,也没有人给我起名字,后来我要做书僮了,公爷给我赐了一个名字,甚至允许我姓殷,所以我叫殷僮,僮当然是书僮的僮。”

    李世民笑道:“这个名字,可真时候敷衍的。”

    殷僮笑道:“名字本来就是一个称呼,随意或者不随意,又有什么关系呢!公爷后来跟我说,姓什么名什么都可以,只要喜欢可以随便换,更可以去找一找自己的父母亲去。但是我并没有,因为所谓新生也即是旧的死去,死去的东西,何必困扰活着的人。”

    李世民看着这个总是笑的很灿烂的年轻人,突然觉得人如果真的能够像他这样容易满足,可能一辈子就不会有太多的麻烦了。李世民都看不懂,殷僮到底为什么能够这么高兴。

    殷僮这个人,殷元忽略了他好几年,后来才想起来准备委以重任的时候,他就跑来教书了。殷元觉得这厮是个奇葩,所以就懒得管他,只是告诉他可以消了奴籍,然后随便来去。可是殷僮根本就哪里都没去,年纪不小却什么事都不积极,不然也不至于混成这样,到现在都没成亲,还特别多乐天派。

    李世民看了看里面的学生道:“这些学生,都是这个村子里的吗?”

    殷僮道:“本来,这里只招收本村的学生的,毕竟这里的校舍书籍甚至是桌椅都是作坊出资的。这里很多人都是来长安营生的流民,有些孩子根本无人管束,所以来了这里,反而可以有地方住下来,有地方给饭吃。但是,外面无处学习的学生总也想来,只好让他们来了,但是为免村里的人觉得外面的人毫无贡献却能享受,所以外面的学生,需要付一部分的学费,这样一来,倒是可以收一些了。”

    李世民看了看里面,只觉得里面颇大,就像是他见过的医学院一样,透露着一股新奇。

    李世民道:“这里教的,当然是经义了?”

    殷僮笑道:“这得看想学什么,想干什么。这里的学生,首先要识文断字,然后再去决定自己想学什么,有人如果要学医自然可以送到孙道长那里去,可如果有人想学别的,这里自然也有一些老师。只不过,要一直学经义的话,那就得耐得住寂寞,家里还要条件好一些,因为这里的人,毕竟很多都没有家底,总想着学一门挣钱的本事。”

    李世民道:“难道,做老师的,就不管学生要学什么吗?”

    殷僮道:“有父母约束已经够了,何必老师再给孩子添一些束缚。郧国公很少强迫别人,所以这里也是一样。但是,只要一个人肯学,而且做出了选择,那么做老师的狠心,也就不能怪罪了。”

    李世民已经让殷元去发展教育了,可实在是不太放心,甩手掌柜他李世民还没当过。一想到殷元这个人的特殊性格,就怕他把事情办的不伦不类。

    李世民笑道:“不是说,教不严师之惰么,怎么好像和说的不一样啊!”

    殷僮觉得这人有趣,居然还知道这句话,于是笑道:“这话没错,但是一个人被勉强去做一件事,恐怕一定是做不好了。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道理古来就有,就是没有人实践。有教无类的道理和因材施教的道理也有,可就是总有人捧着圣贤书,站在事不关己的地位上说,你读书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听我的,成为我这样的人。”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你这个说法,倒是和殷怀素那个家伙,很有一些共通之处,到底是他的书僮啊!”

    正说话的时候,门外有人拉着一辆马车来了,上面摞着的都是书籍,进来之后就喊殷僮,让他把书卸下来,然后发下去。

    李世民很好奇,拿了一本书,却没想到是一本从来没见过的书,书里面有很多画,画的是一些动物和植物,很是形象,上面有文字注解,是它们的名字,还有一些习性之类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