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八百七十一章 介绍相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没有机会殷元哪里知道,甚至他都不知道李治的泪水到底有几分真情,几分虚情假意。至少可以知道的是,如果谁要是去伤害李恪,殷元这里一定会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所以,也许李治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先生并不忠于自己,一如当年他不忠于李世民,他只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如果他能做大唐的官,他还会忠于大唐的百姓。清明的君主总是把为天下黎明百姓挂在嘴边,但是实际上他们更加喜欢能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人。殷元对于自己对李治的教育并没有信心,因为人心最经不起名利的考验,帝王的心,也经不住权力的诱惑。所以,能够威胁到他的权力,那就已经是一种错误了。

    民部的事情殷元从来没有碰过,很多人都在等着看殷元的笑话,然而好像没有人找出过什么纰漏。而且,殷元还开始大展手脚了。

    唐代的羁縻制度,在当时提出来的时候一定是一种稳妥可行的办法,这一点值得肯定。这或许不是最好的办法,但一定有他的道理在里面。

    于是,殷元又开始对羁縻制度动手,开始向李治进言,开始改革。如果效仿改土归流的话,无疑在这个时代并不怎么好用,稍有不慎就会继续发生战乱。所以,不能玩火自焚。

    废除世袭的权力,无疑是一件毁人家前途的事情。而且,对于西南少数民族来说,他们的确是愚昧。愚昧并不能说明他们性格彪悍喜欢造反,但是也说明,他们容易被骗,容易在煽动之下放下锄头拿起刀剑。

    唐廷对西南土司的控制力度极为有限,而且西南交通不便,文化差异也很大。所以贸然改革,必受其乱。为此,殷元加快了文化的融合,也开始寻求西南的交通建设方案。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殷元做不了主甚至李治也做不了主。

    长孙无忌的反驳也很有力,那就是朝廷无力施展殷元这个看起来十分宏伟的计划。这话说的,殷元觉得一点都没有错。

    大唐在安置少数民族上,很多时候保留了少数民族的风俗,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这是一种相对来说缓和的办法。就像当年对于东突厥的安置,当年让他们进长城来种地看起来是一个很不错的计划,但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所以,反驳殷元,好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前面没有成功的例子,失败的例子反而过去了并没有多少年,大家可以说是记忆犹新。

    殷元当然头脑还没有糊涂,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但是他却并不认为大唐没有能力去做这件事。事实上,社会的变革已经超出了历史的认知范围,所以,很大程度上,大唐要继续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口,更大的耕地面积,更大的工业原料和工人。不能寄希望于几十年后人口自然生长,所以只能将大唐这片国土,更深层次的进行开发。

    殷元的这个想法,从一开始被认为会胎死腹中,可是过了两年之后,殷元将辽东战争的俘虏和大唐几乎所有的罪徒全部迁移,组织商贾和一群工匠,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西南大开发。

    引进商人的资金,殷元直接开发了西南的矿产,并且在商人的推动下,西南的交通建设,也开始进一步加强。

    通过租庸制度,西南的耕地也开始大量的开发,简单来说就是商人从土司那里租下耕地,然后雇佣人力,使用中原最先进的生产手段,开发耕地。所得的粮食,由土司向朝廷缴纳税负,然后商人和土司分了就是。

    西南的开发,成为了大唐立国以来最大的工程,这时候的殷元,已经变成了一个历史的推动者。

    尽管,这样的政策之下少不了有人骚乱,但是殷元的钢腕之下,西南的人,只能闭上嘴。因为,殷元说杀是真的杀,而且就算是不杀,也会有一堆的理由等着折腾。比如,殷元把人家土司比作诸侯,为保诸侯的忠心,为了推动西南的发展,让土司的儿子通通都到长安的国子监来学习。而且,殷元还真的准备了建设这么一座专门的学校。

    西南并非铁板一块,人多了就很难统一意见,所以最后,处于妥协之中暗中较劲的过程。越来越多的中原人去西南讨生活,无疑那里成了一个能够创造基业的地方,发家致富的梦想,使得这件事变成了一件不需要朝廷怎么使力的事情。

    有人说,天底下的事情,只要事涉殷元,李治一定会答应,而且言听计从。但是,殷元并不认为李治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而且除了殷元自己干的事情之外,殷元从来不多管闲事。所以,这件事,只能是有人在给殷元脸上贴金啊!

    永徽三年,有人给殷娇说了一门亲事,殷元本着要是再不把妹妹嫁出去一定会被人笑话的想法,让媒人阎立本把人带过来自己先看看。

    阎立本任工部尚书,对于殷元的事业,可以说是继承的很好,他是个不会胡来的人,这几年实在是工部功劳不小。

    殷元说,要是阎立本瞎介绍一个看不过眼的,就把阎立本的胡子一根一根的给拔掉。

    说实在的,这阎立本确实怕殷元这么干,毕竟两个人认识了那么久,他又不是不知道殷元胡闹起来谁也没办法。

    虽然说忐忑不安,但是他都已经把牛皮吹出去了,要是不去,恐怕别说是胡子,头发都没了吧。

    于是,这天食舍的阁楼里来了两个客人,这时候的食舍,早就已经换了掌柜了,而且还总是在换。说明,殷元手下的人,还是在不停的调动,这也说明扩张还没有停止。

    阎立本进去之后,找了个舒服的椅子坐下来,然后摸了摸桌子道:“看来,郧国公这么多年来,生活的习惯还没有改变,还是喜欢呼朋引伴啊!你知道吗,她的朋友个个都是很讲义气的,当年他从西域回来,都站在他的身后。”

    那年轻人看了看阎立本道:“恩施,那您是他的朋友吗?”

    阎立本笑道:“我当然算,但是我当时就没去凑热闹。不是因为我仗义不仗义,是因为我这个人,从来不想和政治斗争掺和在一起。而他,也是一个不喜欢的人,但是不管有多不喜欢,他还是多次不了啊!”

    年轻人看着阎立本道:“郧国公,他是个拥有张良一样的才智,运筹帷幄的人,而且还是个铁腕无敌的人,和他相处,需要注意些什么?”

    阎立本很认真的道:“他这个人,从来不拘泥与交什么样的朋友,但是却最不喜欢朋友对他不诚实,所以,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千万不要装蒜。”

    年轻人点了点头,依然忐忑道:“他不仅仅才华盖世,而且还位高权重,如果他觉得我辱没他的妹妹,该怎么办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