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八百九十一章 道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该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的,殷元也算是尽力在避免了一代女皇大人的成长产生什么矛盾的,不得不说,那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殷元就算是被称为屠夫,但还是和她那样心狠手辣的人无法比较,终归,他还是重情重义的。

    李治的身体有点问题,但是年纪轻的时候,殷元还是经常促使他经常去锻炼的,但是李家的遗传疾病确实是有点厉害。所以,殷元总是会让李治不要操劳,不要饮酒过度、纵欲什么的。

    最终,谁都没能阻止武后上位,长孙无忌把这个归罪于殷元不愿意和李治针锋相对。但是事实上,他也没学褚遂良那么激进。在这件事上,大家都是有责任的。

    当然了,激进的做法有时候未必能够取得很好的结果,就像褚遂良,脑袋快磕破了,到头来还不是得罪了李治,被下放了。

    在朝中非议武后的人很多,但是又好像不包含殷元,因为他一直认为,武后能不能为祸朝纲,完全看李治自己的本事,和别人无关。要是李治不糊涂,那武后终究成不了什么气候。而事实说明,历史上的李治并没有太糊涂,他险些就废了武后,但是到临终他都不会想到,武后会有取天下的野心,杀儿子的狠心。

    在这场斗争中,殷元表现的低调而且稳重,不管内廷如何斗争,只要不到朝堂上来闹殷元都会置之不理。有时候李治会因为内廷的事情问殷元,殷元同样不设一计。

    长孙无忌的倒台是个必然,因为他们太不低调了,关陇集团对于李治的威胁,渐渐变成了心腹大患,自然会被针对。没了一个许敬宗,还会有第二个许敬宗,只是没想到,这次坑了长孙无忌的,居然是旧士族的代表,崔知温。也许,他并不是一个恶人,只不过是顺遂了当今天子的意思罢了。

    一时间,老派士族大有重新兴起之势,但是还没有来得及有什么下一步的动作,殷元已经在名义上统御了禁军,以上柱国和司徒的双重荣誉,成为了大唐臣子心目中的一座大山。

    在很多时候,殷元和一众老臣程咬金、李?薜热说墓叵捣浅C芮校?墒腔?堑乃狄笤?永疵挥泻腿魏稳俗槌晒ナ赝?恕6?以诖筇疲?贾蘸孟褚宦飞显谝桓鋈俗魑???且丫?鞔笳蟹缌恕

    主动捐家产出去确实是一种减轻负担的手段,但是殷元意味这并不理智,而且容易被人认为是为了搞民心什么的。所以,殷元积极寻求和朝廷合作的可能,最后在殷元和芳桃的亲自操刀下,将很多关于民生的产业,传输到了朝廷。于是,大唐朝廷的民部下面,应用而生了一个特殊的部门,国商部。并且,从一开始殷元就规定,国商部的官员,只能有虚衔而不能有实职,并且不得染指朝廷任何的事情,好好的去做生意就是了。如果没有特殊贡献,虚衔不允许超过正五品。

    而且,殷元再一次展示了强大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亲自操刀制定了规定,一些规避手段,人员选用方面,都十分的详细。

    李治拿到这份东西的时候,顿时觉得这一手自己在殷元那里可没学到,认认真真读了几遍之后,又特意请教了殷元一番。李治别的方面不太好评价,尊师重道这方面还真是不得不佩服。

    朝廷下场是为了竞争,不是为了牟取暴利,封建王朝的朝廷权力是很可怕的,平民百姓几乎是盲目的。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殷元同时严密的监控市场,绝不允许朝廷官员之间的勾结。

    洋洋洒洒的文章一颁布,很多人对于殷元的认识也有点变了。殷元从来就不愿意去中书省或者门下省什么的,推辞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没文化,粗人一个。但是现在看起来,这种能力他有,就是好装一下罢了。

    政令下去第二年,李治已经富得不好意思征收税收了,一连串的下发减轻赋税的圣旨,施恩于民。

    大唐重农轻商,就算是殷元能很好的处理其中的矛盾,但是非议一直都是存在的。但是现在,殷元明显给了另外一种途径,那就是朝廷自己做生意,对经济的掌控,从经济上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

    不难理解殷元为什么位极人臣,因为他,大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超过了很多老臣,变成了天底下最有权势而且最富有的人。

    李治对殷元的放心,也许源于李世民对殷元的评价,如果有人说殷元图谋不轨,这显然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

    殷元不是什么都管的人,让他管什么他管好就是了,除了武后和长孙无忌的事情,朝堂上也没有人值得他出手了。

    长孙无忌的下场,比历史上好多了。本该是仇人,最后却互相成就了一番。长孙无忌被查了两年,这很显然查出什么或者查出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变得可有可无,彻底衰落。

    最后,长孙无忌请致仕,李治含泪答应,心里恐怕是笑嘻嘻的吧!

    闲暇的长孙无忌,让人有些不喜欢,并且他还来给殷元送礼了,可以说真的是破天荒了。

    殷元觉得脑子不够用,在厅里看到的长孙无忌,苍老而佝偻,但是精神比上次见到的时候好多了。上一次见他的时候,他躺下床上,殷元作为同僚,去看了一眼表示了一下自己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长孙无忌听见脚步声就抬起头,站了起来看着殷元走进来,笑道:“老朽,已经很多年没进来过郧国公府了,比以前变化真大。”

    殷元道:“您上次来的时候,是武德年间的事情了吧?”

    长孙无忌连连摇头道:“不是,当然不是。你忘了,你的长子出生的时候,我还亲自上门恭贺。只是那天来的人比较多罢了,我在府里走了很久,想看看你平时都做些什么,我至今都觉得有趣。”

    殷元道:“您还是坐下说话吧,我虽然是忘了您最后一次来是什么时候,但是您当年和房相扫大街的事情,一直如在眼前。”

    提起房玄龄,长孙无忌脸上再难有笑容了,当年一起打天下的时候也是生死与共,后来房玄龄走后却变成了另一番光景。如果要问为什么,长孙无忌也解释不了,只是一场名利的斗争罢了。房遗爱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房遗爱,牵连了很多人。甚至整个房家也不重要,目的达到了就行了。

    纵观长孙无忌的一生,可谓是毁誉参半。他可能已经能够想象,如果这天底下没有殷元,他的价值可能更加容易消失,也更加容易倒台。

    两个互相成就了一番的敌人,都站在大唐权力的顶峰。只不过一个依然如日中天,一个已经风烛残年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