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自爆穿越后,我把历代皇帝玩废了 > 第461章 赵匡胤、群臣、百姓,观屈辱的【太原之战】

第461章 赵匡胤、群臣、百姓,观屈辱的【太原之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啊——哈哈哈。”

    “诛九族?违令者诛...九族?”

    赵匡胤此刻如同疯魔了一般,自顾自的失声笑着。

    但群臣可以明显感受到赵匡胤这笑声下的滔天杀机!

    突然。

    赵匡胤看向群臣问道:“你们说这是朕的后辈子孙吗?”

    群臣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这明明就是北宋未来的画面,这是事实,总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可群臣心里也清楚,绝对不能回答‘是’。而且先前出现的宋真宗确实有些像赵光义的三儿子赵恒。

    所以不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

    “说!”

    群臣一愣:“不...不是。”他们是糊弄着、保命着的回答。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从烛光斧影开始赵光义登基继位直到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六代七位皇帝后北宋灭亡都是赵光义的直系。

    赵匡胤眯着眼眸说道:“既然不是朕的后代,意味着有人谋取了朕的江山?你们说说会是谁呢?”

    群臣这一次打死都不敢言语了。

    赵匡胤看着虚空的画面,他的脑海中想到了一人。

    他的弟弟赵光义。

    但是赵匡胤接着摇摇头,接着又是眉头深深的皱起。

    因为他想到了一件事。

    赵光义的三儿子赵恒。

    赵匡胤非常喜欢赵恒,因为这个孩子自小志向远大,且很顽皮却又聪慧。他和自己的皇子们玩的时候经常会自称自己是元帅。

    赵匡胤听闻后觉得这个孩子小小年纪便如此有志向长大必有一番作为,于是便把他养育在宫中。

    可有一次赵匡胤看到赵恒躺在了龙椅上,当时他的弟弟赵光义也在场。

    赵匡胤记得清楚,当时赵光义都吓傻了,上前就要暴揍赵恒。

    但是被他阻止了,他问了赵恒一句:“龙椅好玩吗?天子好当吗?”

    赵匡胤记得特别清楚,当时的赵恒不假思索的回道:“听天由命。”

    赵匡胤听到赵恒这个回答后非常惊讶,这孩子小小年纪怎么如此聪慧,将来必定不可小觑。

    因为赵恒这个回答确实很妙,他让赵匡胤想到了自己。他当年就是灵机一动、黄袍加身、事在人为、天命天子。

    赵匡胤回想着先前看到的赵恒。他的拳头不由自主的握紧了!

    他带着滔天的杀机在心里念出了一个名字:“赵光义!”

    因为冷静下来的赵匡胤完全认出了画面中的宋真宗就是赵恒!因为赵匡胤相比群臣而言,他还有四十年内力的加持提升着他的眼力!

    赵匡胤心里已经下了决定,赵光义必死!

    理由很简单,他再怎么喜爱赵恒都不会将皇位传给一个侄儿的啊。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弟弟赵光义谋取了他这一系的大宋江山!

    但赵匡胤的心性,他不会声张,只是继续看着虚空的一幅幅画面。

    画面中,宋钦宗派路允迪前来宣读圣旨,要求王禀投降。

    这时,大宋各州的百姓有都在看着虚空一幅幅的画面。

    他们看到此处,回想着先前画面里王禀苦苦守城,他们纷纷情不自禁的怒骂着:“狗贼该死啊!”

    “昏君!昏君啊!”

    “大宋江山如此下去,注定要亡啊!”

    各州的百姓全然被愤怒充斥,早已忘记了他们身处的地方就是开国年间的大宋!

    但接下来的画面,让赵匡胤和群臣以及全国的百姓都没有想到。

    王禀面对路允迪的圣旨竟然丝毫不理会,而且当场痛斥:“宁死而不做金人,朝廷竟如此弃子民于不顾,何颜见天下臣民!”

    “啪!”

    王禀说完,竟然拔刀怒砍桌椅,发誓与太原共存亡绝不会让出城池。

    伴随在赵匡胤身边的群臣,他们此刻竟然不由自主的喊道:“好!好一个共存亡!”

    “抗旨抗的好!”

    群臣纷纷叫好,一时间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因为他们清一色的文臣。

    因为此时的他们还没有腐败,他们的身上还有读书人的傲骨!

    待他们不经意看到赵匡胤的投向他们的眼神,群臣这才后知后觉的纷纷止声,躲避着赵匡胤的眼神。

    “唉。”赵匡胤心里叹息一声:“文人终究难以堪当大任啊!”

    他的心里已经决定要召回先前被他贬了的开国武将们了。

    画面一转。

    路允迪狼狈至极连夜离开太原。金兵再次南下打到应天,路允迪没有任何抵抗献出应天投降金国。

    群臣和各州的百姓纷纷骂着路允迪。

    与此同时,另外一幅画面上演。

    王禀坚决不让太原,完颜宗翰继续攻城但依然遭到失败,他留下部分兵马屯驻城下,自己率主力返回辽东。

    同时第三幅画面上演,宋钦宗和蔡京、童贯软弱妥协。答应着金国的各种赔款、割地、送女的条件,但并未换来安宁。

    金兵撕毁和约再次南下。

    画面中,王禀坚守城池九个月,城中一片惨象。

    上万人早已没有一粒粮食。甚至他们已经将树叶、树根、马鞍的皮革都吃光了。

    画面中的城池,许多将士饿得连兵器都拿不起来。可即便如此,王禀依然坚守拒绝完颜宗翰的招降。

    赵匡胤看到这里,他的眼眶红了,因为他是明君。群臣看到这里泪现场。因为他们是有气节的文人。

    太原城画面的最后,城池终究陷落。王禀率兵与金军进行巷战身中数十处伤,鲜血染红了战袍。

    他且战且退,手刃十余金兵,大笑一声:“我王禀对得起大宋家国!哈哈哈!”

    王禀大笑三声带着儿子王荀投入汾水河...

    一时间,皇宫安静如斯、汴京街道寂静无响、各州的百姓哭着躬身抱拳,自觉的给王禀送行:“王禀将军,一路走好!”

    “王禀将军,一路走好!”

    这样的声音响彻在整个大宋的苍穹,震彻着整个汴京的皇宫。穿透了整个大宋的云层,久久不散、久久不绝、声声回荡、字字入魂!

    虚空画面结束的刹那,汹涌万浪的汾水河竟然安静了,它似乎在笑,似乎在叙述着大宋的无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