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自爆穿越后,我把历代皇帝玩废了 > 第132章 广积粮,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由检听到‘一切可以挽救’,他立刻就要朝着李长青叩谢。

    李长青阻止道:“不必如此,我和你老朱家的关系,定当全力帮你,但你自己也要争气。”

    朱由检坦然的眼神看着李长青说道:“鼻祖让后孙怎么做,后孙就怎么做。”

    “只要能救大明,鼻祖让后孙去死我都不眨一下眼!”

    李长青点点头说道:“朱由检,目前大明最缺的不是银两,而是粮食。”

    “所以第一步就是广积粮。”

    朱由检眼神一亮,接着神情暗淡苦笑道:“鼻祖,这些年大明连续遭遇大旱,各州几乎颗粒无收,哪还有粮食啊。”

    “而且皇兄...”

    朱由检眼眶通红没有说下去。

    李长青接着他的话说道:“你想说,你皇兄留给你一个烂摊子,你今年刚刚继位就遭遇罕见的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颗粒无收。”

    “你亲自率领群臣祭天祈雨,然而无济于事。”

    朱由检潸然泪下低头不语。

    李长青看着他,对朱棣叹道:“三哥,你可敢想,你老朱家这位后辈执政大明十七年,对全国百姓下罪己诏整整六次。”

    朱由检羞愧。

    他此时就有下罪己诏的心思。

    因为此刻的大明实在太悲惨了,他深感愧对朱氏先祖,愧对大明百姓。

    李长青给朱棣讲述了朱由检如何继位的过程以及他的出身,完全就是赶鸭子上架,迫不得已继承大明江山。

    朱棣看着朱由检久久不语。

    正如李长青说的,朱由检立志振兴大明,他想做一位好皇帝,可是他自身的经历和阅历注定了他没有能力也没有魄力!

    朱棣忍不住拍拍朱由检的肩膀叹道:“朱由检,确实难为你了。”

    李长青接话说道:”所以大明亡,不能全怪朱由检,正如我先前说大明毁于朱祁镇,败于朱厚?校?鲇谥煊杉臁!

    “朱由检接手的大明已经千疮百孔名存实亡,小冰河灾难不断,除了我之前说过的大旱、冰雹,还有崇祯七年的鼠患。”

    “千千万老鼠异常猖獗,它们不仅吃庄稼,甚至连皇宫内殿的奏章都吃了。”

    “还有可怕的地震。”

    李长青说到地震,忍不住想到后世那一场大地震,想到那位漂亮的女主持人汇报着灾情死亡人数哽咽落泪。

    作为职业主持人,若不是感同身受慈心怜悯,怎会当着全国民众潸然泪下哽咽到难以发声。

    李长青忍不住眼眶通红的看着朱由检说道:“你在位期间全国发生地震3三十一场之多,其中崇祯十七年,秦州有两座相距甚远的大山,山下居住有百万人家。一日山摇地动,两座大山合在一起,山下居民尽数葬身!”

    朱由检死死攥着拳头。

    他猛地看着李长青作揖说道:“鼻祖,纸笔借后孙一用?”

    李长青欣慰的点点头,心道:“朱由检,能救。”

    他兑换出纸笔交给崇祯。

    李长青一直不停的讲述着明末小冰河时代发生的灾难,每一个灾难他都故意加上了发生的时间,可不是白白浪费口水。

    李长青就是想看看朱由检会怎么做。

    现在有了。

    防患于未然!

    李长青想到‘防患于未然’,他忍不住看了一眼嬴政。

    嬴政马上惊诧道:“贤弟,可是咱大秦也有小冰河时代?”

    李长青笑笑:“政哥,大秦没有,也就会发生一些蝗灾,日期我都记得呢,不妨事。”

    嬴政这才松了一口气。

    通过李长青说的小冰河灾难,嬴政越听越怕。

    这种自然灾害绝对不是人力可以抗拒的。

    崇祯将李长青先前说的灾难日期一一记录下来。

    李长青继续说道:“崇祯六年正月下雪,雪深足有两丈余。崇祯七年四月全国遭受了强霜降,所有农作物全部被霜打死。”

    “崇祯六年山西发生大规模瘟疫,三年后传至陕西和蒙古,人口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崇祯十二年长江流域发生严重瘟疫,愈演愈烈,所到之处十室九空,甚至绝门断户,一家人无一人保全。”

    “此瘟疫一直延续到崇祯十四年,疫情从河北传到燕京,燕京人口死亡近四成,百姓惊慌逃命。”

    “呼——”

    李长青停顿下来,长长的呼出一口浊气。

    朱由检一一记载了下来。

    李长青看着他说道:“现在知道为何让你广积粮的用意了吧?”

    朱由检还是不明所以。

    “笨蛋!”

    朱棣一巴掌拍在朱由检脑袋上,骂道:“你是怎么来酒馆的?”

    朱由检立刻明白过来。

    他马上就要对李长青叩首拜恩。

    李长青摆摆手阻止:“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秦有存粮,大唐有存粮,永乐有存粮,但是大秦、大唐、永乐也有百姓要吃饭,你想要粮食,那就得拿出对应的交换物。”

    朱由检哀叹道:“如今的大明存粮没有,国库空虚,能有什么拿的出手的。”

    “真的没有吗?”

    李长青看着朱由检笑道:“仔细想想秦、唐、永乐和崇祯年间的对比。”

    朱由检眼神瞬间亮起。

    他看着李长青激动道:“棉花!”

    “我朝有充足的棉花储蓄!”

    李长青满意的点点头笑道:“棉花可以兑换大秦、大唐的存粮。”

    这时,一直没有出声的李世民看着朱由检笑道:“咱有前隋留下的存粮,可以拿出三成兑换你的棉花。”

    李长青看着李世民笑道:“隋朝储粮,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后世史学家如此评隋朝粮食的富足,‘古今称国内之富有者莫如隋’。”

    “从隋文帝年间起,隋王朝就大修粮仓,到了隋炀帝时代,各类粮仓,单洛口仓和回洛仓这两地,储粮就在两千万石以上。洛口仓有三千个窖仓,每个窖仓可装粮八千石。‘周回十里,穿三百窖’。”

    “而且这类规模的大粮仓,遍布隋朝北方各地。”

    李长青停顿一下看着李世民笑道:“二哥,说句实话,要不是隋炀帝杨广玩得太浪,隋哪至于被唐取缔。”

    李世民没有任何犹豫的点点头,然后看向李长青幽怨道:“青弟,杨广浪,不好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