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 第297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明世袭国公的含金量是可想而知的。

    连徐达、常遇春这样有赫赫战功的军旅之人,也不过才是个世袭国公而已。

    吕宋国的人又岂有不满意之理?

    和大明比起来,用梦中书房某本书上的话说,吕宋国等诸国已然远远落后于服务器版本了。

    大明早就都开启工业革命,各种机器开始代替人工,思想上各种觉醒了,连以前的大明都远远不如的吕宋国完全是拍马都追不上

    能以这样一个积贫积弱的小国换取一个天朝上国的世袭国公爵位,从此荣华富贵,嘛事儿不管,想想都替吕宋国王美啊!

    其他吕宋贵族亦是同样,哪怕名头上降一级,个中的实际好处也可想而知。

    于是乎,双方直接达成了最终共识,并由礼部尚书亲自起草了一份国书,由朱七牛和吕宋大王子签名、盖印,彻底将此事的章程定了下来。

    吹了吹墨迹尚未干的国书,朱七牛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总算是搞定这事儿了。

    想来就算是皇上把那粒丹药让给太子,自己马上病死,也能死而无憾吧?

    日后的人们提起建文一朝时,也能有一项越发值得鼓吹的政绩。

    就算几百年后大明没了,后世的君臣百姓也能借由这份国书说事儿,说吕宋是华夏自古以来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交代礼部尚书他们好好招待吕宋大王子,朱七牛直接拿着国书就入宫了。

    皇帝朱标有些欣喜的看完国书,鼓了鼓掌:“好,好啊,七牛,你又替朕解决了一桩心事,真是有劳你了。”

    “皇上抬举我了,以现在的国际大环境,吕宋国的使臣都住进咱们的驿馆了,这样一份国书的订立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换个其他人也是一样,臣不敢居功。

    若真说有功,那也是皇上治国有方,以至于四海臣服,这才甘愿来投。”朱七牛笑道。

    朱标摸了摸胡子:“你这么说倒也不全错,尤其是后面这句,可不就是因为大明够强大,这些人才想上赶着巴结嘛。

    但是你的功劳肯定还是有的,他们为什么觉得大明强大?还不是因为你把前元收拾消停了吗?

    至于这国书订立嘛,他们能这么好说话,这么坦率,跟此事由你主导有很大关系,若不是你,换了其他人,太大。

    几位侧妃入宫第十日,肚子有没有动静且不知,皇帝朱标却是突然就一病不起了。

    他命中注定的死期,似乎终究还是很难熬过去!

    消息传出,朝野震惊,百官无不悲戚。

    皇帝病重,以至于不能理事,于是皇帝下旨由太子监国,清海郡王朱秉文并九部尚书从旁辅佐。

    同一天,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数年的杨士奇被皇帝调离,到蒙古承宣布政使司当了正四品太和知府。

    蒙古承宣布政使司治下共有四府之地,分别以太平、太安、太宁、太和四城为治所。

    如今这太和府知府也就位了,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的基本官吏框架就算是完全搭建起来了。

    只待太和城及最后一段城墙修建完毕,大明北方边境将可以彻底移到草原长城沿线。

    过去的兰州、大同、太原等边防线也将彻底成为历史。

    杨士奇这样一个在皇帝身边辅佐了好几年的人的突然离开显然是不正常的,尤其还是在皇帝病重的时候。

    朝野上下不免担心,纷纷猜测皇帝命不久矣。

    然而,这项调动却还只是个开端而已。

    之后的十来天里,皇帝频繁下令调动官员,有的京官儿被调去了外地,有的地方官儿则被调进了京城。

    就连九部尚书,也有好几位换了位置。

    其中,周光重新被调回了财部当财部尚书。

    万三重被重新调回了工部当工部尚书。

    孔十七被调任了农部当农部尚书。

    余钱被调任了水部当水部尚书。

    黄日高被调任了吏部当吏部尚书。

    最值得一提的是曾在蒙古协助朱七牛处理各项事务的原财部郎中孟毓崇,直接被皇帝由正五品官越阶提拔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上。

    官员的调动若是还不能太说明问题,那蓝玉和常家三兄弟、徐家三兄弟等一系列勋贵武将的调动可就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了。

    尤其是蓝玉和常茂、常森三人。

    蓝玉被调任到了应天府外城统帅兵马,总管应天府外城一切防卫。

    常茂、常森则在兼领了后军都督府的左右大都督后,又一人领了京城上十二卫的其中各两个卫的实际指挥权

    上十二卫乃是皇帝直接掌管的护卫京城的军队,就连皇宫内的防卫也归他们管,皇帝此举的目的可想而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