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 第32章 人老奸,马老滑(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着眼前醉眼惺忪、似乎有些迷糊的老丈人,朱七牛不禁有些感慨。

    有些人虽然具体的办事能力不是太突出,也没有太可圈可点的政绩,但格局、眼界和会来事儿的品质却让人不得不服啊!

    难怪老丈人你能当稳这十几年的应天府尹,给三代皇帝当大管家。

    这也就是丞相制度被太上皇给玩废了,不然就你这品质,当个和稀泥的丞相大人绰绰有余,没准还能混个一代名相的名声小】

    【说】

    “岳父大人,不瞒你说,先皇调杨士奇去当正四品的太和知府时,正是打算让他待满三年、在地方上刷足资历后,由他来接任你应天府尹职位的。

    你这一退,可是让皇上轻松不少啊。毕竟应天府尹一职关系重大,而你当了十几年府尹,一点纰漏都没有,皇上也不能为了安排好杨士奇,说拿就把你拿了。”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朱七牛有些佩服的吐露道。

    黄育才笑了笑:“细细算来,杨大人正好外派三年了,看来我这退的是时候啊,歪打正着了。听说他是你发现并举荐给先皇的?”

    “是,那都是建文三年的事儿了,我记得那个时候我奉命去接洽琉球三王,结果却在一个小客栈里无意中结识了他。”

    黄育才若有所指的说道:“如此说来,由他来接任应天府尹之职真是再好不过了,我也可以放心了。”

    朱七牛微微一怔。

    随即彻底想明白了。

    老丈人这是觉得应天府尹一职十分关键,得由信得过的自己人来接任?

    是了是了,作为其中一届应天府尹,我推行的许多政策都十分受应天府老百姓喜欢,这无疑也是我政绩中相当突出的一段。

    若是杨士奇萧规曹随,那老百姓提起这些政策时必然会提我一嘴,心怀感激。

    常年生活在京城的各大高官常年累月生活在别人对我的太和知府杨士奇接任应天府尹一职?”

    黄育才恭敬抱拳:“是。”

    “你跟杨士奇杨大人很熟吗?”

    “杨大人曾是武英殿大学士,协助先皇处理政务六年,而臣是应天府尹,自然是有些政务上的接触的,但我们并无私交,臣举荐他纯粹是为了公心。”

    朱雄英笑问道:“既染并无私交,何以你这么肯定他能当好这个应天府尹?”

    黄育才不卑不亢的答道:“虽然接触的不多,但杨大人之沉稳干练臣是有所体会的,毕竟他是先皇培养出来的人嘛,本身也有功名在身,相信他能做好应天府尹。”

    朱雄英用手指敲了敲龙案:“这样啊,但似乎说服力还不够,杨士奇朕也是接触过的,能力是有,但一来他年纪不大,才三十岁出头,二来他在地方上任职较少,只当过三年太和知府,这偌大的应天府,他能管理好吗?”

    黄育才道:“蒙古那边与京城这边多有来往交流,霍去病号和卫青号更是经年累月的往返两地,送人运货,臣作为应天府尹,对那边的消息还是多有了解的。

    据臣所知,诸葛明、赵宝、齐泰、杨士奇这四位蒙古知府在地方上都做的不错,尤其是在发展人口、增加牲畜数量、鼓励百姓进厂、配合四位王爷出城犁地、提供军马等等方面,想来关于这些,皇上和吏部、都察院的诸位都有所了解。

    而在这四位知府中,杨士奇杨大人虽然去的最晚,做的却反而最好,太和府内的人口新增数、牲畜数量等常年排名第一不说,单说他三个月前亲冒矢石、率领牧民前去接应代王麾下的士卒并斩首五十,就足以看得出他的魄力与沉着机智了。

    臣自认为比他差上一截。以臣这样的浅陋之才都能当十几年应天府尹,何以他却不行呢?恐怕他只会比臣当的更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