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 第51章 跨州联军者不可胜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文武大臣们彼此对视了几眼,都敏锐的捕捉到了财政大臣话里的关键。

    缺货。

    税收!

    “既然缺货,那就召集百姓多多搞出货物来啊,甭管是人参还是松子、宝石、海鲜,多派人去,百姓还能因此挣点钱糊口,这多好啊。”

    “朴不成大人所言极是,既然货品不够,那就多想办法搞货。”

    “不如大王下令各地贵族、衙门自行收集货品,自行对外售卖,这样也好节省时间。”

    “……。”

    李成桂静静听着,心中却是怒火冲天。

    一帮短视的家伙,要么只知道掩耳盗铃说废话,要么只知道谋利,一点国家概念都没有小说

    缺货就要搞货,这种话还用你说吗?

    问题是现在搞不成啊,调集的人若是太多,谁来当兵?谁来种田?

    全去想方设法的搞货,好叫你们赚钱自肥吗?

    还有你这老货,居然想不听本王统一调度,让地方上各自为营,自行卖货。

    本王虽然史书学得不好,三国演义也还是看过的。

    汉朝末年诸侯做大,不就是因为朝廷准许地方上自行募集兵马吗?

    当我傻啊!

    “诸位爱卿,朝鲜国力有限,人口不足,目前能调集去搞货的人已经是极限了,万不可再加大加重,百姓负担不起,国家更负担不起。

    至于地方各自搞货卖货,这倒是个好办法,但没有统一调配,容易被大明商人坑。

    而且地方上能搞到的货有限,咱们的东西本就卖的便宜,若是不一起售卖,数量有限,人家能赚的也就有限,肯定会更加压价,那我们不就更吃亏了吗?

    所以呀,此事还是得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才行。”李成桂强忍怒气说道。

    “大王难不成是想加税?这就更不可了,自古以来轻徭薄赋才能与民休息,能轻徭薄赋的君主才是好君主!”

    “就是啊,朝鲜立国不久,民生凋敝,此时加税无异于与民争利,杀鸡取卵。”

    “大王若想加税,下官可不答应,话如果用四个字来总结,那就是洗洗睡吧。

    因为国力、财力、民力等一系列问题,哪怕大明有现成的满分答卷在那里,朝鲜也抄不了

    李成桂却也知道,这些都是表面,实际上朝鲜最大的问题在于他自己没有足够的权柄,很多时候都调不动底下这些人,不像当时的朱秉文,上头有皇帝和太子托底,谁都不敢对他乱来。

    若李成桂也跟当时的朱元璋一样大权在握,他有的是办法抄答案。

    既然朝鲜国力弱,人又少,那就少建点房子嘛。好办法哪怕打了折扣,那也还是好办法,同样有利可图。

    至于投资的钱,虽然国库没有,但各大贵族和官员那里有啊,靠着这几年的通商,这些人个个富得流油。唯一穷的就只有国库和百姓而已!

    若真把这些钱聚集起来,别说投资朝鲜建城了,拿到大明去买一座城池都足够了。

    而为这个计划兜底的买房的人嘛,李成桂早就看明白了,这事儿其实看的是官府的公信力,说白了就是百姓觉得买房划算,买房后住的舒服住的方便,不会被坑,那就愿意拿出积蓄来了。

    或许一两个百姓凑不出多少钱来,那千千万万个呢?怕是很快就能堆出一座钱山来。

    无奈局势如此,李成桂并不天真的奢望大家按照自己的节奏走:“此事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本王召集大家过来,原是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解决之策,既然暂时没有,大家就都回去好好想想办法吧,若有良策,可尽快呈上来,本王相信你们都有这个能力,绝不比斌王朱秉文差。”

    众臣子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随即一齐告辞离去。

    片刻后,财政大臣又溜了回来。

    “大王。”

    李成桂冷哼一声:“看明白了吧,这些贵族大臣都不想真正出力,只想着搞钱,亏他们先前还看不起朱大牛和朱二牛,依本王看来,他们未必比得上朱大牛朱二牛。”

    “大王,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