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 第91章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七牛眼神示意了一下。

    一个太监连忙站了出来,‘叽里呱啦’一通念诵。

    简而言之,朱七牛又又又被封王了。

    这次是护国王。

    另有金银玉器之类的物品赏赐,衮龙袍之类的荣誉赏赐,以及新版钱币的画像权。

    秦王、晋王及其他将领士兵也都各有赏赐,包括维持后勤补给的沿线铁路的官员、文书、工人等

    随着朱七牛的封赏被念出,朝臣中不少人都有些站不住了,忍不住偷偷朝着他这里看来,心里酸的哟。

    这是二十六岁?

    有二十六岁就多次达成文臣武将毕生最高成就,封王了还能再加两个王号,一个王领三个王俸禄的吗?

    我们二十六岁时在干嘛?

    还在汲汲营营的准备科举吧?

    ……

    封赏完毕,朱七牛等人领旨谢恩。

    朱雄英问道:“皇叔你这次来上朝,可是有什么要事?”

    朱七牛道:“臣确实有点事,请皇上和诸位同僚细听。”

    “你说吧。”

    “礼部左侍郎宋?和国子监祭酒宋慎都在现任上待了近十年,以他们的资历和能力,是否应该稍稍提拔一下?让他们在更高的位置上发光发热呢?”

    朱雄英一听就知道朱七牛是啥用意了,暗道:“七牛这是想给宋濂先生最后一波安慰呀。行,先帝是宋濂先生的学生,照顾下他的儿孙也是应该的。”

    “朕也正有此意,不如就让宋?接任礼部尚书,宋慎调任通政使司左通政吧。”

    礼部左侍郎乃是正三品官,尚书则是正二品官,由侍郎升任尚书并不违规。

    而宋慎的国子监祭酒则是从四品官,通政使司左通政乃是正四品官儿,这官儿升的就更合理了。

    而以宋濂在大明文坛的地位以及这叔侄两个多年来官场经营的人脉来说,哪个不开眼的官员会反对呢?

    更别提这还是朱七牛亲自提的,大家肯定要给个面子,便是旁人来提,这事儿怕也得落实。

    彼此对视一眼后,众官员纷纷发声赞同,高呼‘皇上圣明’。

    就这样,宋?和宋慎两叔侄时隔多年后再次因为朱七牛的求情而升官。

    宋?:o(* ̄︶ ̄*)o

    躺着躺着就位列台阁了。

    宋慎:o(* ̄︶ ̄*)o

    这人生还真是没有挑战性呢。

    其他官员:o(???)o

    我咋就没有这么好的学生?

    下朝之后,正在院子里晒太阳的宋濂好不容易听清了儿孙的话,得知了他们升官的消息,也跟着高兴起来,嘴一咧开,露出两颗摇摇欲坠的大黄牙

    ……

    趁着皇帝封赏了朱七牛一波后十分高兴的时机,太上皇朱元璋让人喊了孙儿过去吃午饭。

    朱雄英一向孝顺,还没到午饭点呢,就乖乖的早早过去了。

    趁着还没开饭的空当,朱元璋说出了那个想法。

    “皇爷爷看中了四叔家的朱瞻基吗?行,那就他了,本来孙儿也正准备等七牛回来后让他好好在宗室中筛选一下,给孙儿挑个太子呢。”朱雄英听完,一口答应道。

    朱元璋苦笑:“好孙儿,你就不再好好考虑一番?”

    “没啥好考虑的,我本来就该过继一个皇子了,既然是皇爷爷你看中的人,那肯定没问题。”

    “其实是七牛先跟我提起这孩子的,当然,我本来也比较钟意这孩子,只是没跟任何人说过罢了。”

    “既然七牛也觉得行,那就更好了,就他了。”

    朱元璋便又跟朱雄英说了下自己和朱七牛的安排。

    朱雄英笑道:“不愧是七牛啊,算无遗策。行,那就照你们安排的来,我回去后就下旨申斥四叔,再派人去把瞻基接过来交给七牛抚养。”

    朱元璋不太放心的样子:“单单是让七牛养个一两年,也不知道够不够让他对这孩子产生感情。”

    朱雄英闻弦音而知雅乐:“皇爷爷是怕将来这孩子登基后,七牛挟天子而令诸侯,甚至会篡位,所以才提议由他先带带这孩子吗?”

    “嗯。”

    “不会的啦皇爷爷,七牛不是这样的人。”

    “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好吧,那就晚点再过继,让那孩子在七牛家里多住几年。”

    “也只好如此了,可怜你了好大孙,你说你怎么就一直没孩子呢?”

    朱雄英洒脱一笑:“皇爷爷,你就别为这事难过了,我跟妃子们的身体都十分健康,莫名其妙却怎么都生不出孩子来,十有八九就是老天不让呗。”

    “唉。”

    ……

    当天下午,朱雄英即刻以燕王朱棣不听调令、擅自带兵为由下旨申斥,剥夺了他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并令其长孙来京教导,以免近墨者黑。

    这封圣旨乘着霍去病号、没几天便到了太平城。

    正在王爷府里兴致盎然的拉着二儿子三儿子钻研多兵种、大规模作战的朱棣闻听皇上来了旨意,还以为是皇帝又给自家大儿子送赏赐,本没太当回事儿的,听完圣旨内容,直接愣在那儿了。

    送走宣旨太监后,燕王朱棣抱怨开了。

    “好你个朱七牛啊,打我的小报告是吧?”

    “不就是由我领兵吗?这是多大的罪过不成?”

    “这下可好,孙子要送走,亲王爵位也不能传给儿孙了。”

    一旁的朱高炽三兄弟也很着急。如果燕王爵位不能世袭,都不用推恩太多代,到他们这一代当家时,权势财富可就都大打折扣了。

    操心之余,政治嗅觉相当敏锐的朱高炽却又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就算要惩处父王,也没必要把我儿子接走啊,这是个什么章程

    联想到皇帝二十五岁了还没个儿女,朱高炽忽然眼睛一亮。

    “莫非是……。”

    朱棣问道:“莫非什么?”

    朱高炽看了眼两个弟弟,闭口不言。

    朱棣会意,把他们像赶鸡一样赶出去了,朱高炽这才将猜测告知父王。

    朱棣闻言先是一喜,跟着又皱起了眉头,似乎有些遗憾。

    “高炽。”

    “儿臣在。”

    “此事千万不要声张,咱们只当不知道,静观其变。”

    “是。”

    吩咐完,朱棣骑快马赶到了姚广孝这里。

    “老和尚,你说说看,高炽的猜测是否真有可能?”先大概跟姚广孝讲了讲皇帝的圣旨和朱高炽的猜测,朱棣随即急促问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