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 第142章 言可省时休便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翰文接话道:“既然被封为亲王、郡王的宗室只需要一二代人便过得不是特别荣华富贵,跟最开始的藩王待遇天差地别,我们又何必跟他们过不去?

    岂不知祖宗成法不可乱变,何况这还是太祖高皇帝百般思索后自行更改的成法?

    若太祖高皇帝没有改过也就算了,他老人家经过百般思索后改成了如今这样,我们再改,岂非不忠不孝?

    再者说了,皇上自己也有亲兄弟和子嗣,难不成他们将来都不要分封了,全都直接变成平民?

    当年太祖高皇帝和斌王改革时已然说了,即是皇室,当有皇室之尊严,不能让他们过得太惨,且若是其实有才能,也不必过分忌惮,可准其参军或入朝为官。

    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很好,我听闻周王在兼了个农部主事的官职后,一直在走南闯北的钻研植物栽培和药物药性等,其所编纂的几本书便是拿来跟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一起比较,那也是不差太多的。

    朝中如今也有不少位太宗文皇帝的兄弟的子侄在做官,像你们礼部,好像就有一位员外郎是皇室宗亲吧,论关系,他跟皇上还是堂兄弟。”

    黄子澄反驳道:“刘大人此言差矣,我们可没说所有藩王及其后代都该削,也没说太祖和斌王制定的藩王制度有问题小说

    我们更担心的是这些人联合起来,因此想要打击其中的有野心者,并不涵盖全部。

    再者,我们的主要目标也不是那些非世袭爵位的宗室,而是如同燕王、澳王等世袭王爵的宗室,对皇帝威胁最大的就是他们!”

    方孝孺帮腔道:“是啊,刘大人你不要联想太多,你说的那个皇帝的堂兄弟我认识,我到礼部当尚书后还曾多次与其探讨过四书五经,知道他是个博览群书又有志报国的大好青地会不够用,保持进取之心这很重要。

    而皇帝以国为家,皇室乃是天下人的表率,因此保持一部分具有进取之心的宗室藩王很有必要。

    以蒙古四王为例,这些年他们不断在草原上犁地,抢夺下来的马匹、牛羊等全都分了相当一部分给朝廷,余下的用不完吃不完的也都比较便宜的通过商队卖到了内地。

    我记得很清楚,洪武十年时大明大部分百姓还连一天三顿饭都吃不起,逢年过节才能吃一点豕肉,可如今呢?

    家家户户都吃得起牛肉了,就算不能天天买,顿顿吃,三五不时吃一顿是没问题的吧?

    这固然跟大明的文治越发健全、三代先帝任命官员目光独到有关,也跟大明不断在向外择取资源有关,这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

    齐泰反驳道:“你们说的虽然有道理,但并不全面。

    是,藩王留着有积极影响,如果他们不造反而是誓死效忠的话,大明会越来越强大,有为的宗室会越来越多,大明的疆域会越来愈大,甚至将来可能整个草原都是我们的。

    可是我在蒙古做了十几年官儿,我太清楚蒙古四王的能力和影响力了,若不对他们进行约束,一旦他们起了歹心,数十万人马随时都可以不经过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就直接南下,若是不中途对其进行阻拦,他们几天就能杀到京城,威胁到皇帝和百官的性命。

    换言之,藩王忠心,则大明越发强大,你好我好大家好。藩王若是不忠心,则皇帝皇位不稳,甚至性命不保。

    两者孰轻孰重,这还用比较吗?作为臣子,我等自然是要一切以皇上为先,不能冒半点险。

    说白了,大明是否保持过去三十多年的进取之心以及将来是否更加强大不是最重要的,皇帝的身家性命和皇位稳定才是重中之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