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 第41章 封神坛上列花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子妃当面,朱七牛当然不敢真的去摸小皇孙。

    站定之后,朱七牛郑重朝着朱七牛行了一礼:“见过太子妃。”

    太子妃温柔的‘嗯’了一声:“七牛,恭喜你了,府试案首啊,这可不是一般的好成绩。”

    朱七牛羞涩一笑:“太子妃过奖了,我就是随便考考。”

    “随便考考就能考中府试第一,你这个天下第一神童果然与众不同。”

    “嘿嘿,太子妃,这次又要麻烦你们了,我可能要在你们这儿住两天。”

    “好,尽管住吧。”

    太子妃如今是越看朱七牛越满意。

    去年难产过后,太子妃便在想,如果没有当初朱七牛无意间戳破那些太医和吕氏的毒计,自己继续服着他们搞得药,身体持续变差,恐怕在生允?渍夂⒆邮保?喟胧且?幻?耍???住??蛐硪不嶝舱郏?僦?螅?峙戮土?塾⒁惨?庥霾徊狻

    其他人只以为太子妃被吓到了,所以对朱允?兹绱税?ぃ?床恢?庥瞿浅〗倌押螅??渝??硕灾煸?装?び屑油猓?灾炱吲R嗍窃椒⒏屑ぁ

    只不过她毕竟久居深宫,不宜和外人来往,就连自己的亲弟弟也不常见面,所以并没有流露出对朱七牛的态度而已。

    相应的,吕氏所生的孩子朱允?稍嚼丛讲坏锰?渝???

    以前,她只觉得母之过不能算在孩子头上,可当自己的允?撞畹闾ニ栏怪校??坏貌欢嘞胍恍??羰亲约核懒耍?退阕约旱脑?捉男掖婊睿?偌由闲塾ⅲ??歉缌┠艿玫铰朗系目粗兀

    怕是不能吧!

    虽然如此,吕氏倒也没有苛责已经一岁多的朱允?桑?磺谐源┯枚群吞?喙??际前凑栈仕锕娓窭吹模?咳找不崂?泄厍小

    朱元璋那边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实际上心里对这个大儿媳十分满意,时不时就会让人给太子宫中送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以及钱财,其中有许多都是女人专用的东西。

    吕氏是知道朱元璋心思的,提前就猜到朱七牛这次不会常住,朱雄英却一无所知,一听朱七牛只住两天就要走,他立刻央求:“母亲,你让父王跟皇爷爷说说呗,我想留七牛多住几天。”

    太子妃道:“可是七牛考了府案首,得回去跟他爹娘说一声,说不定他们还要回老家大河村摆宴席庆祝,怎能因为你想多跟他玩儿几天,就强行把他留下来?”

    朱雄英嘟了嘟嘴,眼中有泪花闪现:“好吧,两天就两天,七牛,咱们走。”

    朱七牛问道:“去哪儿?”

    “关帝庙和神王庙,我早就想去那里了,你陪我去吧。”

    这两个庙朱七牛倒是有所耳闻,但因为不怎么来京城,来了也没时间逛,所以还从未去过。

    其实关帝庙和神王庙就是关羽和常遇春的庙。

    自从朱七牛、宋濂和黄月英一起写了那本《皇爷与关二爷不得不说的二三事》后,老百姓就都贼喜欢这两位忠义将军,后来城北的百姓们几乎家家凑钱,又历时一年多,给两位神将各建造了一个庙,让他们当了邻居。

    当时这件事就被引为美谈,小胖、刘才等就曾不止一次谈论过,大明其它地方也有效仿的,甚至一些建造简陋些的两位神将的庙反而还更早竣工一些。

    这两个庙竣工后,在京城之中香火之鼎盛还要超过其它寺庙、道观。

    去年过年时皇帝朱元璋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可能是想要与民同乐,又或许是想要看看自己最喜欢的关羽和好兄弟常遇春,竟然亲自去了这两个庙拜祭,直接把两个庙的名声推到了顶峰。

    从那之后,就算是一些外地过来的藩王,也会前往这两个庙里拜祭、请愿,那些入京述职的官员就更不必说了,常去两个庙里借宿,留下的诗词多如繁星。

    而自从这两个庙建造完毕,便有庙祝和其他一些人进入其中代为管理,这些人不是官方派的,而是城北一些虔诚的信徒自发的,每逢初一十五,他们都会用庙里的香火钱做一些素斋、衣服之类的派发给普通百姓,也算是功德无量。

    这两个庙的命名,当时其实也蛮让城北的百姓头疼的。

    按照《皇爷与关二爷不得不说的二三事》所说,关羽乃是泰山天齐仁圣大帝,而前元时对他的加封乃是齐天护国大将军、检校尚书、守管淮南节度使、兼山东河北四门关镇招讨使、兼提调遍天下诸宫刹天地分巡案、管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驾前都统军、无佞侯、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崇宁护国真君等等。

    用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庙命名吧,大家怕名头盖过皇帝,引起近在咫尺的皇帝不满,用前元的封号吧,似乎又有点跌份,最后还是皇帝亲自下场,在早朝上提议大家讨论一番,最后定下了‘关圣帝君’这三个官方神位封号,简称关帝庙。

    开平王常遇春的庙的命名,也因为皇帝的关系而不好命名,毕竟大明没有异姓王,开平王只是皇帝给常遇春的死后追封,而开平王的三个儿子还在,开平王常遇春的府邸如今也只是叫做郑国公府而已,总不能直接管他的庙叫开平王庙吧,那不是跟皇帝较劲吗?

    而《皇爷与关二爷不得不说的二三事》里又没有说明他最后到底是个什么神职,胡乱取名字的话老百姓担心会冒犯神威。

    其实朱元璋倒是并不介意直接用开平王庙这个名字,常遇春毕竟已经死了,而且他本身就被追封为开平王,分所应当。

    可是老百姓的顾忌,老朱也不好不管,最后也还是不得不亲自下场,封了常遇春一个开平神王的神号,与开平王的追封略作区别,又亲自写了一个天下第一城隍的牌匾。

    打这之后,开平神王庙便正式命名了,简称神王庙,又叫天下第一城隍庙。

    众所周知,城隍就是一个城市的神话层面的守护者和管理者,上通天庭,下达地府,权限以内的一切人事物都归他管。

    而被朝廷或百姓自发封为城隍的人,一般多是当地有名的人物,比如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飞,大汉名相霍光,绝食多日、在拜祭岳飞庙时气绝而亡的陈文龙,南宋宁死不屈的信国公文天祥等,皆是城隍。

    一般而言,地方官到任后,首要的不是处理政务,而是拜祭当地的神仙圣人的庙宇,比如孔庙、城隍庙、土地庙等等,一些大的城隍庙甚至会让封疆大吏专程前往拜祭,老百姓们更是很在乎这种活动。

    常遇春的这个天下第一城隍可就又不同了,老朱圣旨中言明,开平神王不仅仅是应天城隍,更是天下城隍的头头儿,所有城隍这个层次的事情,都归他管,包括藩属国朝鲜等地的城隍。

    这下可有趣了,关二爷管死人,常遇春管活人,如果神话成真的话,大明百姓真是从生到死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正因为了解这些,朱七牛觉得朱雄英有点异想天开。

    关帝庙和神王庙可是在城北,离皇宫老远了,太子妃怎么可能让他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