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风流三国:开局迎娶大乔 > 第95章 诸葛亮一家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远在琅琊郡的诸葛亮。

    忽然觉得背后发寒,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哆嗦。

    这让上面说话的父亲发现了他的动作。

    “怎么?你们都不愿意去东海郡上学吗?”

    诸葛?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咳嗽了几下。

    他的头发花白,身材瘦削,脸上带着病容。

    说一段话都需要停下来,喘几下气。

    十分辛苦。

    诸葛瑾站起身来,给父亲端起一杯水。

    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

    诸葛?饮下之后,脸色才稍微平和了些许。

    “我已经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了。”

    “父亲不要乱说。”诸葛亮与诸葛瑾同时开口。

    诸葛?摆了摆手,并不在意。

    “我从兖州辞官回来,就是放不下你们三兄弟。”

    诸葛?是泰山郡丞,秩六百石。

    俸禄可不少。

    郡丞就是郡守的副手。

    无论是能力还是见识上面,诸葛?都是非常强大的。

    否则也培养不出鼎鼎大名的诸葛一族。

    不过,

    按照历史轨迹,诸葛?在公元189年就去世了。

    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还有他们姐姐妹妹,都是寄宿在叔父诸葛玄那里长大的。

    后来,诸葛玄前去投靠荆州的刘表。

    然后就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

    不过现在还早。

    诸葛?的身体情况并不好。

    每天咳嗽到三更都不一定睡得着。

    “咳咳……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徐州已经打算建造近百间学府。”

    诸葛?咳嗽了一下。

    “光是那小学就有五十座。”

    “中学有三十座。”

    “无论男女都可以入学。”

    “而且小学都是免费的,包早食与午餐。”

    诸葛?伸出手指,指了指诸葛亮。

    “亮儿天生聪慧,去小学上课,与同龄人一同学习,也是一件好事。”

    “按照徐州王的脾性,这学府绝对很大气,完全不缺书籍。”

    “父亲,这很明显就是徐州王收买人心之事啊。”诸葛瑾稍大,已经十五岁。

    他是诸葛亮的哥哥,提出了异议。

    “徐州王以前被叫得最多的是书君子这个称号。”

    诸葛?指了指后面的书桌。

    那里摆着十几本书籍。

    “这样一本白纸书,价值十几万钱。”

    “不说别人,就说我们家就送了十几本。”

    “别人在徐州的声望早就已经是高到了极点。”

    “徐州士族对于糜家,早就已经是归心了。”

    “何必再用建造学府来收买人心?”

    “这是嫌自己钱多了吗?”

    诸葛?又饮下了一杯水。

    对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认证地说道:

    “徐州王这样大费周章地修建学府,就是证明他想要干一番大事的。”

    “你们去哪里上学绝对不吃亏。”

    “而且近水楼台先得月,到时候表现得好,可以直接在学校进入仕途。”

    “这不比蜗居在琅琊好多了?”

    “就算是我泉下有知,也是高兴的。”

    在面对父亲托孤式的说教之下。

    诸葛瑾、诸葛亮都在认真聆听。

    就连拖着鼻涕,只有三四岁的诸葛均,也会不亏不闹。

    汉朝以孝道治天下。

    父亲如此叮嘱,他们也不敢怠慢。

    都点头答应。

    “等到学府建成后,我等就去东海上学。”

    “父亲请勿担心,安心养病即可。”

    ……

    东海郡,徐州王府。

    “东海的王府就不需要修建了。”

    “有这精力还不如多修几个医院呢。”

    糜竺对于手下提议修改王府的要求,直接选择了无视。

    他是个商人。

    讲究的是回报。

    这宫殿修建得再华丽又怎么样。

    如果在三国时期守不住,那都是给别的诸侯修建罢了。

    “医院?何物是医院?”徐庶好奇地问道。

    “就是专门治疗病人的地方。”

    “对了!”

    “医院也得抓紧建造!”

    糜竺一拍大腿。

    前面花费了几千万钱收购葫菜(大蒜),去治疗蔡贞姬的病。

    如果有着医院就好办太多了。

    而且医院能够大幅度降低战斗减员。

    那些经历战斗的老兵,才是维持整支军队战斗力的关键!

    本着能者多劳的原则。

    “这任务就交给元直你了。”

    糜竺将任务交给了徐庶。

    “那主公你呢?”徐庶脸色一苦,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需要逐渐农垦兵团,在农垦的时候,同时练兵!”

    “任务也一样不轻松!”

    徐庶听到之后,也没有话说了。

    毕竟连主公都亲自下场。

    他作为手下,就需要更加努力了。

    东海郡城门。

    “借过借过!!”

    “今天的邸报来了!”

    一名官员大声地说着,一边将一张邸报贴了上去。

    “上面写的都是啥啊?”

    大量的百姓围了过去,将城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那些原本吊儿郎当的游侠儿,看都邸报来了就一跃而起。

    他们都是跟随糜竺从洛阳来到了徐州的。

    此时,

    游侠们看着邸报上面的内容,大声地朗诵出来。

    “徐州山多而匪寇多,又有黄巾贼肆虐。”

    “徐州王打算进行募兵,进行防御。”

    一听说是募兵。

    周围的百姓脸上都露出了失望之色。

    “好男儿不当兵。”

    “而且还有性命不保之忧。”

    他们陈旧的观念就是男儿不当兵。

    对于去参军是十分抵触的。

    “你们不听听后面的待遇吗?”

    这些游侠儿都是糜竺所豢养的手下。

    看到百姓们的反应,当然是知道怎么处理了。

    于是大声地朗诵起福利待遇。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凡是有家庭中,有人参军,都可以免去什一税。”

    “当兵每月俸禄,最低俸禄两千钱。”

    “什长每月俸禄,五千钱。”

    “百夫长每月俸禄,每月两万钱。”

    “按照军工大小,可以分配田地。”

    “因为战斗而受伤残疾,每月补贴一万钱,直至去世。”

    “将士阵亡对家庭进行抚恤,一次性发放补贴五十万钱。”

    “平日补贴……”

    一开始那些百姓还是无所谓、不屑的态度。

    当听到后面两万钱的俸禄,五十万钱的抚恤。

    人人双目发光,几乎陷入到了疯狂状态。

    这一个人去当兵,光是俸禄就比五口农民之家一年收入都还要多!

    别说是五十万钱了。

    “就算是买命,我也愿意了!”

    “在哪里可以报名?我要去报名!!”

    “你刚才不说说好男儿不当兵吗?”

    “那是我瞎说的!好男儿就是要给徐州王当兵,这是多大的福分啊!”

    “快快!将哥哥和大伯们都叫过来报名,如果迟了,这发财机会就溜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