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凉王 > 第587章 灭突厥,建立北原都护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萧宁让李纯查到了黑旗的真实身份后,更加纳闷了。

    因为从资料来看,黑旗的出身并没有问题,而且他还救过先帝的性命,那他暗中搞鬼,破坏大秦一统,到底是什么意图?

    另外,他能利用天枢,说明他和前朝余孽有关系,难不成黑旗是前朝余孽安插在先帝身边的奸细,当年扬州行宫那场大火,也是苦肉计?

    若真是这样,那真是让人细思极恐啊,如果黑旗真是前朝余孽,那他有无数次机会能暗杀先帝,但他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呢?

    萧宁是越想越觉得扑朔迷离,眼下只有抓到黑旗,或者找到李世宗,才能解开这一切谜题。

    “李纯,通知刑部尚书谢庸,下海捕公文,通缉黑旗,此贼全身烧伤,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更容易追捕。他不是喜欢藏身于暗处吗?那朕就让他永远不敢露面。”萧宁吩咐道。

    李纯立即去传令。

    …

    接下来的日子中,萧宁的皇帝生活很平静,一边处理政事,一边寻找做皇帝的乐子,生活充实且自在。

    不知不觉间,时间来到了贞观元年十月。

    李丽质为萧宁诞下一位女婴,是萧宁的长女,萧宁高兴坏了,相比较以后夺嫡的儿子,他还是必须喜欢女儿。

    当然了,只要十八年后别对自己说“父皇,你根本不了解他”就行!

    对于自己的长女,萧宁赐名“萧以桐”。

    紧接着,皇后叶落也到了预产期。她腹中孩子惹人关注,毕竟是萧宁的嫡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看,若是男孩,那就是储君。

    叶清婉更是彻底住在了后宫,一直守着叶落,就连饭菜茶水都要亲自检查,非常小心,生怕出现任何的差错。

    在焦急等待中,叶落生下一个男婴。

    这个男婴的出现,让有人欢喜有人愁,当然了,萧宁是高兴的,亲自给孩子赐名“萧景铄”。

    紧接着,其他怀孕的妃子,比如鹿雪、时青青也相继诞下女婴。

    到贞观十一月,萧宁有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生活美满、后继有人,而且国泰民安,一副安定盛世的景象。

    正当萧宁因为子女一事而高兴的时候,韩有信的捷报也从草原传了过来。

    韩有信、萧峰,还有幽州节度使陆议,率领四万多精骑和八万兵马,再次打到了突厥王庭。

    如果说上次韩有信攻打突厥靠的是偷袭,那么这一次,是大军压境,是正面进攻!

    突厥可汗也召集了七万大军,本以为能守住突厥王庭,并重创来犯之敌,但真实情况却狠狠地给他一巴掌。

    韩有信利用火药这个“神器”,炸突厥大军一个措手不及。突厥大军从未见过火药,瞬间都蒙逼了,以为自己招惹了天神,军心涣散。

    别说突厥人了,就算是韩有信、萧峰、陆议和其他将领们,也被火药的威力震慑到了嘴唇发颤。

    这个世界上,竟然真有人能利用仙家力量?

    而相比较突厥人的军心涣散,惶恐不安,大秦将士瞬间信心高涨,高呼陛下万岁。在他们看来,这火药是仙家赐给陛下的神器,帮助大秦一统寰宇,所以他们自豪、骄傲。

    所以上阵杀敌时,大秦将士格外的英勇。

    最后,突厥王庭的石头墙在火药的爆炸下千疮百孔,更是有的地方被炸开,成为秦军杀入突厥王庭的通道。

    本以为这一战是一场持久战,实际上不到三天的时间,突厥大军就全面溃败了,突厥可汗看大势已去,就算不情愿,也不得不率军溃逃。

    韩有信和萧峰率军追杀,歼敌数万,斩杀了突厥可汗和一众突厥贵族。他们终于完成萧宁的命令,饮马瀚海,并在狼居胥山祭天,在突厥的圣地姑衍山祭地,向天下宣誓,突厥被灭,草原归入大秦。

    唯一可惜的是,突厥可汗的子嗣率领残部逃了,没能斩草除根。

    另外,突厥王庭也彻底会在交战中成为废墟,从此以后不复存在。

    消息传到长安城,举国庆贺。

    萧宁也是喜出望外。

    按照他的计划,贞观元年灭掉突厥,韩有信和萧峰果然做到了,成功将大秦疆域图往北拓展了数千里。

    而后,萧宁开早朝,和群臣商议如何治理占领的草原。

    有的官员建议按照大秦制度,在草原上建立州县,但是草原地广人稀,游牧民族四处迁徙,没有个固定居所,显然不适合。

    最后萧宁决定,建立北原都护府,任命陆议为都护,驻兵八万,管理草原。

    陆议不仅有军事才能,而且还有治世之才,并且他是萧宁招揽的心腹,不是世家中人,让他担任都护,不用担心治理问题,也不用担心忠心问题。

    至于韩有信和萧峰,则命令他们率兵归朝论功欣赏。

    而凭这一战的功绩,韩有信足以封国公之位。

    …

    好事到来,亦有忧事。

    寒冬来临,大秦笼罩在寒风中,一场鹅毛大雪再次袭来。

    不幸中的万幸,这场大雪和两三年前相比,小了不少,不是几十年一遇,虽然有不少地方受了雪灾,但因为萧宁命朝廷早作了准备,已经把损失降低。

    朝廷更是出资,让各县修建了避难所,让房屋被雪灾压塌的百姓有避难的地方,并且还施粥,让难民不用饿肚子,甚至雇佣他们工作,有钱赚。

    另外,为了防止各地官员尸位素餐,萧宁安排监察御史进行巡视,但凡有受灾地区的官员不积极处理灾情,会在吏部考核中直接定个下等!

    朝廷重视,地方官当回事,便能把灾情的危害降到最低。

    不过这几年来的寒冬到底是不是小冰河期,萧宁还没有把握,仅凭几年时间,还无法准确判断,但萧宁也要早做准备。

    蛮州船坞新建的三艘宝船已经下船,至此,大秦已经有六艘宝船。而位于福州、苏州、宁波的船坞,也在建设宝船,预计贞观二年末,或者贞观三年初,大秦宝船总数量可以达到十八艘,已经能组建成一支威武的远洋舰队,可以长距离航行。

    不过不急于现在出海,因为萧宁已经派遣甘兴下南洋了,算算时间,过了年应该就能回来了。

    此次下南洋,甘兴的舰队带了精盐、瓷器、香水、肥皂、玻璃等好东西,一定能换不少财物。

    当然,萧宁最关心的还是辣椒、玉米和番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