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血洒黎明 > 第67章 第四节 偶遇秃鹫大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那支svd老爷枪的最大供弹量只有二十发,我手里的这家伙可是每分钟300发的射速,没有可比性。”

    张威显然也有些受不了梁浩的卖弄,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梁浩视为珍宝的svd的缺点,并毫不客气的用机枪的射速狠狠的鄙视了一下狙击枪的射速。

    现在,我可以说他用的是什么枪了——采用开放式枪机及气动式原理运作的m249班用机枪,美军以比利时fn制造的fnmini轻机枪的改良版本,发射5.56×45毫米口径北约标准弹药,在1984年正式成为美军三军制式班用机枪,亦是步兵班中最具持久连射火力的武器。当扣动扳机时,枪机和枪机连动座在受到复进簧的推力下向前移动子弹脱离弹链并进入膛室,击针击发子弹后膨胀气体经枪管进入导气管回到枪机内,并使弹壳、弹链扣排出同时拉入弹链及带动枪机和枪机连动座回到待击状态多余的气体会在导气管末端排气口排出。

    枪管膛线缠距为180毫米(7英寸),气冷式的枪管可通过枪管提把进行更换并由凸轮自动校正定位,护木下的折叠式两脚架可调整长度亦可对应三脚架或车用甚至空用射架。

    m249全长1,041毫米(41英寸),连200发弹链及硬塑料弹箱重7.5千克(17磅),是一种对应弹链及弹匣供弹、发射5.56×45nato弹药的轻机枪,在危机时刻还可以插上m16的弹夹投入战斗。一般采用每四发m855普通弹配一发m856曳光弹的连接方式组合成的m27弹链作弹药,配放在硬塑料弹箱或软帆布弹袋内并下挂在机匣底部。

    m249采用开放式枪机及气动式原理运作,当扣动扳机时,枪机和枪机连动座在受到复进簧的推力下向前移动子弹脱离弹链并进入膛室,击针击发子弹后膨胀气体经枪管进入导气管回到枪机内,并使弹壳、弹链扣排出同时拉入弹链及带动枪机和枪机连动座回到待击状态多余的气体会在导气管末端排气口排出。

    枪管膛线缠距为180毫米(7英寸),气冷式的枪管可通过枪管提把进行更换并由凸轮自动校正定位,护木下的折叠式两脚架可调整长度亦可对应三脚架或车用甚至空用射架。在部署后的m249准确度比一般步枪为高亦能提供稳定的持续作战射速,排气口上的气体调节器可改变排气流量从而调节至每分钟750发或1,000发的理论射速,以确保在寒冷天气或枪械极度污脏等的不同环境下的顺畅运作,但在产品改进计划(pip)后为了减慢枪管过热改进型的m249取消了气体调节器,理论射速固定在每分钟850发。

    m249saw在刚开始服役起,部队对其作战表现意见不一,如在卧姿射击时能够满足一般轻机枪用途,而在抵肩和抵腰射姿时射手较难控制及瞄准,另外有意见指m249saw非常耐用及能提供强大火力,但仍需要作出改进,如弹壳助退器难以固定在枪口,内置式两脚架不结实且极易损坏,背带环位置令射手不适,机匣太多缝隙,污物容易累积而影响运作,甚至指重枪管的全自动m16衍生型效能更好美军。

    在1991年海湾战争前并没有广泛装备m249saw,但随后每次美军冲突中也渐渐大规模地装备,如1993年索马里联合军事行动、1994年波斯尼亚战争、1999年科索沃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及2003年伊拉克战争,另外军方亦把过剩存仓的m249saw作军备援助给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及突尼斯。

    “你们能不讨论枪了吗?”小徐怨念的指着几乎撬开箱子的小刘抱怨,“再没人来管管他,咱们就只能继续吃兔子肉喝野猪汤了。”

    “反正也是要拆开的,随他去吧。再说了,你才是觅食组组长,这事咱们管不了。”

    我虽然也很疲倦,可仍然愿意凭借难得的好心情打趣一张苦瓜脸样的小徐,我的任务是组织搜索和指挥行动,后勤这些琐事实在让我一个脑袋两个大。

    篝火堆旁的我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分食着并不丰盛,但却格外可口的食物,小徐一边吃着碗里盐水猪肉煮烂的土豆,一边唾沫口水满天飞的夸张的演绎着我们战斗的场景。

    担任值上半夜的是得了新枪爱不释手的梁浩和靼江友,可靼江友此刻却擅离了岗位,走到我身边低低的附耳说:“旭班副,外面有情况。梁大哥让我来告诉你,有三个人摸过来了,正在洞口外转悠。”

    我一惊,心底咯噔一下,“张威,跟我来。”

    张威不愧是和我一起战斗过的老兵油子,果断的放下大半碗的猪肉炖土豆,摸起新入手的m249,一边用衣袖胡乱擦着嘴上的油,一边快步跟了上来。

    来人的警惕性很高,时隐时现的人影完全融进了黑漆漆的丛林中,梁浩伏在一棵树后的草丛里透过最新款的夜视瞄具正盯着这些人的一举一动,“他们好像是在找我们,又好像是在躲什么东西。”

    梁浩没有等我的命令开枪,而是说出了心里的疑惑,而我由于没有夜视仪器,只好低声问:“和我们之前接触那些外军不一样?”

    “嗯,他们的装备更先进,m6a1最新型,配备了悬挂榴弹发射器、夜视瞄具和火控系统,装备统一,甚至都没有穿防弹衣。无论是走位和警戒都十分专业,一点也不像那些只会拿了枪乱扫的外军,倒是挺像曾经要在咱们屁股后面的那拨雇佣兵,只是他们似乎是菁英部队的。”

    雇佣兵?菁英雇佣兵?他们来这里干什么?如果是敌人报复性的搜索,那他们一定有援军在附近。

    来自秃鹫大队的菁英雇佣兵们一行六人,从苍蓝山区的一个腹地地区展开,历时十二天,战死四人,以及和艾尔莎一起被救的阿明也在战斗中战死,总共五人。接下来要说的,是关于他们来到这里之前十二天的经历。

    第一天,在队长科瓦克斯的指挥下,秃鹫大队对失陷的军区高层展开营救,成功救出孙梦和董帅,但却失去了和直升机救援组的联系。

    第二天,第三天。一行八人被恐怖分子追杀。

    第四天,一行八人逃进了郊区的一座村落。要说的是董帅的那段话,他说,“她的行为很明智,她请求他们招待我们,我们从来不会拒绝,即使是对敌人也不,这是传统。”说到这里要解释一下,八人在荒山野岭走了三天,需要食物和水,还有休息,面对沦陷区的村落,心里不免存有疑虑,孙梦和一名战士前去和村里的长老交涉,看能否提供帮助,而董帅的一番话,彻底打消了秃鹫大队的疑虑。信奉真主安拉的伊斯兰教徒,秉着一种普世的情怀,面对即使是敌人也要伸出援手,可以想象,这是一种任何暴力所达不到的人道。然而,就是这样暂时的和谐,被恐怖分子的狙击手打破,马里被一枪击中,战死。就葬在村外,用石块和泥土堆砌成的墓中,没有墓碑。

    第五天,董帅说如果死在这里,我宁愿和他们一起死,那个村子的村民肯定会被追来的恐怖分子杀害,董帅的全家都被恐怖分子所杀,这样的仇,是人就会报。谁又会眼睁睁的看着帮助过自己的人被杀,于是,留下孙梦和一名护卫的人,其他人再次返回村子。就是这一天,董帅战死,被恐怖分子小头目所杀。战斗中,李多腹部中弹。孟德全为掩护大部队撤离,只身一人对敌。

    第六天,海拔三千九百米以上,大部队已经走到雪线以上,雪中行进,李多中途抽搐,所幸缓了过来。孟德全一人抵挡起码十六人的部队,第一枪,腿部,第二枪,肩部,第三枪,胸部。战死河滩上,尸体原地。

    第七天,李多被冻死,腹部中枪的他知道自己只会拖累大家,毅然选择死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生者,仅此而已。李多被葬在雪山上,纯白的冰雪砌成的墓中,没有墓碑,只有一块围巾叠成的方块。

    第八天,孙梦的脚被严重冻伤,赵塔给做了简单的处理后,由其余三名特战队员轮流背着前行。

    第九天。李娃儿:“我们怎么能让记者呆在这种危险的国家?”

    就在行进的路上,四人遭阻截的恐怖份子突袭,卢满颈部中枪,李娃儿大腿部中枪。孙梦险些坠入悬崖,但被恐怖份子小头领拉上来作为了人质。面对这种情况,队长李娃儿趁其小头领不留神,连射两枪,救出了孙梦。之后,立马跑去查看卢满的伤情,卢满喘息着只说了一句话:“一切来的真突然。”就停止了呼吸。

    枪声结束了,孙梦和赵塔看着李娃儿给卢满用石块和泥巴垒的墓,两名投降的恐怖分子也走了过来,一起帮着堆。李娃儿缓缓地站了起来,扬起头,双手揣着弹夹袋,眼泪止不住的从眼角的两侧划过脸颊,男儿的泪朝天流,什么话也没有说,这一切,难道会有对与错么?所有的冲突矛盾甚至是仇恨,此时此刻,都如同过眼云烟,无尽的苦痛与悲伤就是那样窒息着自己的心,强忍的眼泪浸着通红的眼睛,如断线的珠子滚落一地。无尽的酸楚与无奈乱了鼻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也许不是那么的合适,但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只是在做我们该做的工作,无关乎政治。这句话是队长李娃儿说的。李多也有一句话,我爱我的工作。军人,是一份职业,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保护生命中值得保护的,尽力去做。生死之隔,是谁也不愿去面对的,可军人就是这样的无奈,时时刻刻都有可能面对亲近的人的离去,而自己的双手却无法把他们从死神的手中拉过来。每个人都明白,希望,是要留给生者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