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血洒黎明 > 第89章 尾声 上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面对睡狮的震怒,叛军在仅仅顽抗了不到一周就被彻底击溃,解放军重新取得了对华国西南边陲的实际控制权,察隅在经历了一番血与火的洗礼后,终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清晨,我靠坐在舒适的真皮座椅上,任凭车子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颠簸,看着车外人们紧张有序的生活工作,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已经得到了他们应有的惩罚,绑架现役军官曹岑,挟持国安局情报科科长曹步仁,涉嫌勾结境外势力,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李振国,在被捕后的第三天既被宣判了死刑,立即执行。可他们对当地居民平静的生活却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许多无辜的人们在战火中失去亲人,甚至几乎遭遇了类似?\人的灭顶之灾。

    行刑的那天我乔装改扮,化妆成当地落魄的街头流浪者,来到刑场,失去对政府信任的我不敢在这个时候公开露面,即使是接近刑场,对一个曾经被定性为叛国罪犯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种冒险行为。肃静的刑场设置在昌都郊外一片空旷的草场上,四周聚拢了很多自发前来的当地牧民,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拢在警戒线外。初次看到这个刑场时我很惊讶,惊讶于不知是因为条件过于艰苦落后,还是因为李振国这样的民族罪人要用重典,竟然保留了砍头的罪行。看到一米多高的刑台上跪着五花大绑的李振国,我的心里不由生出了一分期待。我想看看他的脸,看看这个昔日里为虎作伥、作威作福的男人,在幻想破灭之后会是怎样一种表情,我想听听他的心声,听听这个是人命如草芥的恶魔,在生命走到重点的时候是怎样一种心情……

    可我并没有看到我所期望的途中东西,从一个抖若筛糠的男人的眼中,除了绝望和恐惧,他的灵魂似乎已经被抽空,任凭塞在嘴里的布团堵住他支支吾吾的喉咙,却再也发不出一个完整的音节。行刑者在抽去插在他后颈歪歪扭扭的木牌时,李振国突发大小便失禁,一股黄白之物散发着恶臭浸湿了他松垮垮的裤子,流淌在肃杀的刑台上。行刑者手起刀落,宽约二十公分的斩马刀干净利落的划过一道弧线,在围观者的惊呼声和叫好声中切断了李振国与这个世界最后的联系。

    李振国已经伏法,作为这场叛乱的最后一位幸存者,他有幸活的比其他人都长,只是没人知道在他心中,这对他来说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运。

    距离平定叛军的战斗结束已经过去了整整半年,解放军在安定了国内环境后迎着国内各界民众的欢呼声终于决定深入印控区,以夺回沦丧一个多世纪的领土主权,于是更多的重武器通过世界第一的高原铁路源源不断的被送上世界屋脊,送去祖国西南——战事,还在继续着。只是,已经全身而退的我现在终于可以问心无愧的说上一句:“那关我什么事呢。”

    是的,战争已经离我远去,在天狼突击队宣布解散后,我就放下了抗了六年的枪,因为早已被判处叛国罪并被执行秘密处决,所以没有军籍、没有身份的我离开了我熟悉的地方,带着已经恢复健康的知春来到了滇边的一个小镇,化名阿九,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凭借着无匹的身手,我有幸以八千的月薪受聘于一位缅甸籍华人老板,负责保障他家人的人身安全。对于谋生无路和必须负担起知春和我生活所需的我来说,这实在是一份不需要高学历的难得的好工作。我作为阿九的生活开始渐渐变的简单而幸福,甚至有了一笔不小数目的存款。

    一星期前,我和知春在滇边举行了简约但美满的婚礼,在同住了三个月后,我觉得我必须承担起一个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了,我要给她一个家,一个安定可靠的温馨小窝,尽管她烧饭的时候仍然经常忘记加盐,尽管她洗衣服的时候总是忘记加洗衣粉,尽管她还是学不会叠出平整的衬衫。可是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我们就像是掰成两半的月饼,离开对方,我们的人生都不再完整。

    今天的察隅自贸区格外热闹,司机不得不一遍遍的按下喇叭催促拥堵在路中间的行人,坐在我左手边的知春一脸幸福的转过头看我,窗外的纷扰并没有打搅她作为一个准妈妈的喜悦,甚至还会低着头满怀爱意的抚摸她平坦的腹部说:“宝宝,这里是妈妈小时候摔过跤的地方”、“那里是爸爸妈妈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宝宝你看,那是xxx”、“宝宝你看,这是xxx”……

    再往前走已经开出了自贸区的范围,宽大的双向八车道柏油路面忽然显得空旷起来,虽然空旷,但察隅其实已经比我初见到的时候繁华了许多,只是由于在路上耽搁了太久,我们不得不颇有些遗憾的踩着夕阳的余晖走进一家新开业的旅店,在出示过我委托我现在的老板替我办来的身份证后,开始度过我们若干年后的第一个察隅之夜,一个温馨温暖的归乡之夜,窗外,一轮圆圆的满月清朗的挂在半空中,散发出柔和皎洁的月光,洒向渐渐入睡的察隅县。

    “阿九,起床了。”

    “嗯……”

    清晨,我在知春的催促下起了身。自从她有孕后,忽然改变了生活习惯,每日睡的很早,起得也很早。而我却在退役后经常因为赖床而不得不打车赶到老板家人的居所,接送他女儿前往贵族学校就读。为此知春曾调笑我骨子里其实是个很安分的人,根本不适合走上从军这条崎岖不平的道路,我想了想,或许她说的对吧,这样平凡的生活,似乎正是我一直所努力向往的,这或许和我年少时所受的教育有关,在此谨奉上我年少时所最爱读的两首古诗。

    《诫子书》作者是我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诫子书》的全文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首诗中所宣扬的,其实和我所向往之生活仍旧有很大的出入,只是文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深的我灵魂之认同。后来我又读了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其文如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我想,这首诗恐怕大多的华国同胞早在中学之年便已读过,乍一看之下,这首诗所描述的无非是一个“武陵捕鱼人”偶入“绝境”,在当地人的盛情款待后归家,结果当“武陵捕鱼人”将此事通报太守并带人前来时,却再也找不到所谓“绝境”。其实,我倒觉得这所谓与世隔绝的绝境,无非是作者心中所臆造的一块净土,这一点倒是一直在影响着我年少的大半生活,“不管身在何处,遭遇怎样的福祸,心中必定留有一方净土。”知春到底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在和她交谈起这些东西时,丝毫不能感觉到以往和其他任何好友提起时的尴尬,她给了我全部的理解和支持……

    “唉……平静的生活始终留不住你的心。”

    “春,我只是来告诉我的兄弟们,我已经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并且,我将要做父亲了。”

    “我怎么会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早些回来,我和孩子都在等你。”

    今天知春本来是要和我一起进山看望罹难的战友们的,但我实在担心她和腹中的胎儿经不起山路的崎岖难行,于是在我的一再坚持下,知春最终答应只在附近走走,而我将独自一人前往无名河谷为我罹难的兄弟们敬上一杯喜酒。

    三月里的山林已经处处春意盎然,在经过一个寒冬的洗礼后,这里再也没有一丝烟云气息,连朝阳初升前的空气也特别的沁人心脾,吸入鼻腔,似乎那一丝的清凉顺着咽喉、气管直接穿透了你的灵魂,连心脏的跳动也忍不住放松起来,每个毛孔都在欢快的歌唱着。

    昔日的坟冢已经长满了杂草,我蹲伏在赵刚们的永眠之地前,轻轻捻去一株小草。

    “……大刚子、大伟、吊蛋,我来看你们了……”

    “……我们打赢了,现在咱们的部队已经开出麦克马洪线了,或许不久之后,这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就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大志,对不起,我没能保护好你的妹妹,她牺牲了,像个真正的战士一样……”

    “……老班长,答应你的我做到了,我已经离开部队了,虽然我很想念你们,可我已经回不去了。我会好好的活下去,把你的那份也活回来……对了,我要做爸爸了,孩子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如果是个小子,就叫他戍边,要是个姑娘,就叫她晨曦。……对,我不打算让她当兵,我会告诉她你教授给我的一切,让她把你的那份多活出来。”

    太阳暖暖的照在脸上,我看了看表,时间已经上上午的十一点四十分。和兄弟们依依不舍的告别后,我踏上了回家的路,路的那一头,是等着我的幸福——我的妻子知春和我的孩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