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混居在都市 > 第73章 明察暗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同样是7月27日,对于gy晚报的小记者张军来说,是他事业一飞冲天的开始,也具有相当的纪念意义;这一天,对于南洋矿业有限公司来说,则是噩梦的开始;还是在这一天,对于平庸帝国来说,更是意义非凡,这将意味着他们迎来历史性转变的时刻提前到来。

    恒源酒店的房间中,陈风早早的就起来,简单的洗漱后,敲开了旁边诸葛云房间的门。

    “阿云,怎么样,好点没有?”他一进门就看见有些憔悴的诸葛云,关切的问道。

    “风哥,我没事,都好多了。对了,省城的张记者我已经联系过了,他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表现得很吃惊,说什么这将是gz省有史以来最爆炸的新闻。现在,他已经在赶过来的路上。”诸葛云甩了甩头,清醒一下后对着陈风说。

    “恩,我知道了,阿云,真是难为你了。等这边的事情结束后,给你放个长假,好好休息休息。”陈风说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风哥,不要这么说。你就是我的伯乐,要不是你,我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混混的军师,根本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现在,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这样的生活,才是我所追求的。”诸葛云说出了自己的内心话。

    的确,要不是陈风,他现在只是一个跟着光头小打小闹的混混,根本不可能做出今天的成绩,更不要说什么理想抱负。

    从诸葛云的房间退出来以后,他又来到李国强的房间。虽然,李国强办事很周到,但他还是想亲自过问一下,这样比较放心。

    “师傅,现在你手中有多少调查到的资料是确确实实可以用的?”陈风直接问道。

    “你等等。”李国强说着走到床头柜上,拿出一个牛皮袋递给陈风。

    陈风接过牛皮袋,打开看了看,嘴角划过一丝斜斜的笑。又把牛皮袋给封好道:“师傅,辛苦了,替我给兄弟们问候一声。这几天你们就好好休息一下,等着下一期的任务。”

    李国强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陈风回到房间后,拿出手机,给顾局长说了些什么。挂掉电话后,站在窗前,看着wa县县城,嘀咕了一句:“都那么多年了,该是到了换主人的时候。”

    早上九点,一辆挂省城牌照的黑色三菱越野车停在恒源酒店的停车场上。等在酒店门口的诸葛云立马迎上去。

    从三菱车上下来一个二十四、五左右青年。留着板寸头,穿着一件白色休闲衬衣,下穿一条深蓝色牛仔裤。手中提着一个黑色大提包,整个人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有精神的。

    “张大记者,你好啊,欢迎,欢迎。”诸葛云笑着伸出了手。

    “你好,你好,你就是给我打电话的诸葛云?”张军伸出手,也带着职业性的微笑看着他问道。

    “恩,是的,就是我打的电话,走,我们先上楼,然后在慢慢把这事给你说说。”诸葛云说着拉起张军就往楼上走去。

    来到房间后,诸葛云向张军介绍道:“张记者,这位就是发现这条新闻的当事人,叫陈风,你有什么问题直接可以和他交流。风哥,这位就是我给你说的gy晚报的大记者张军。”

    “张大记者,你好,你好。”陈风说着伸出右手。眼前这个记者从整体上给他的感觉还是比较好的。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七秒钟决定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

    “你好,你好!”张军也伸出了手。同时,他对陈风的第一感觉也比较好,应该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

    “张记者还没有吃饭吧!走,咱们先下去吃点东西。”陈风说着邀请他去餐厅。

    “谢谢,不用了。我们还是先谈谈这条新闻线索的事情吧!”张军微笑着,婉言谢绝了陈风的邀请。

    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新闻线索就是生命,必须得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特别是像他这种刚刚从学校毕业,才参加工作的小记者。其实,张军在报社的地位并不高,领导都嫌弃他是刚刚才从学校毕业,根本就谈不上工作经验。平日里,他也只限于在报社给领导们端茶倒水的层面,有像什么采访、抢新闻的活,根本就轮不到他。都是二十啷当岁的小伙子,那个不是满腔热血,天天过跑腿的日子,早就已经腻歪了。所以,在一听到有重大新闻线索的时候,张军立马向报社领导请假,一个人偷偷跑了出来。

    诸葛云之所以选择这么一个毫无经验可谈的记者,也是看中他这一点。这种人,有正义心,敢打敢拼。想要报道出这件事,需要的就是这种记者。

    陈风见他拒绝后,笑道:“那行吧,工作要紧,咱们以后在好好聚聚。你等等,我去给你拿资料。”说着向床头走出,从里面拿出李国强给他的牛皮袋递给张军。

    张军在得到牛皮袋以后,迫不及待的打开。当看到里面的东西后,他立马呆着了,这是真的吗?

    短暂的惊慌后,他跟快镇定下来,盯着陈风来道:“这些资料上面说的都是真的?”

    陈风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当他第一眼看到这资料的时候,也觉得心里一颤,没想到这种情况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不过,也正是这,让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干掉徐前进。

    “那好,我先不和你们说了,我要马上赶到现场去看看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张军说着就准备往外走去。

    “张记者,让我们带你过去吧,你不认识路。更何况,那些打手都是丧心病狂的畜生,你一个人去不安全。”陈风怕他出事,好心的提醒道。

    “谢谢你的好意了,我一个人能行的,再见。”说完便一溜烟的往外跑去。

    看着他离去的身影,陈风的心又被深深的触动。要是国家能多有些这样的记者,那么我们的社会肯定能变得更加美好。

    “阿云,待会儿你叫上秦剑,在带上几个兄弟,跟着他一起去山上,我怕他出什么意外。另外,有情况随时跟我联系。”陈风吩咐着诸葛云。要是张军被徐前进的人给扣了,在弄出点什么动静的话,自己以前所做的努力可都白费了。

    “恩,我知道怎么办。”诸葛云点了点头,也走出了房间。

    这个时候,陈风也没有闲着,而是带上蒋骆,向着县公安局走去。整个计划是环环相扣的,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会功亏一篑。……

    张军驾驶着三菱越野车,奔驰在前往南洋矿业集团矿上的道路上。这一路,他脑海中想了很多。

    刚才陈风给他的资料上表明,这家企业存在着非法用工、暴力施工、虐待工人、非法拘禁等违法行为。这种情况,在早些时候的山西就出现过,叫黑砖窑事件。当时就引起了各级部门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没想到现在,这种情况居然出现在本省,而且性质比黑砖窑还要恶劣。他们使用的是从全国各地收拢来的流浪汉和精神有问题的智障工人。如果这条消息属实,那么必然再一次撼动社会……

    由于不熟悉路况,他只得一边走,一边停下来想行人打听南洋矿山的方向。可是,他发现,在说出南洋矿山几个字的时候,很多行人都露出惊慌之色,不大愿意提起有关那儿的一切。也让他心里明白了七八分,这事,很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终于,在一个老大爷的指引下,他找到了去南洋矿山的路。一上这条路,整个感觉完全不一样。道路坑坑洼洼,时不时的还会出现坍塌、陷落的情况。一路上,不时的有满载矿石的运输车辆从他身边驶过。初步估计,每一辆车的载重至少在30吨以上。所以,道路出现这种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但是,也暴露出wa县道路管理部门和交警的管理缺陷。

    三菱继续往前行驶,人烟越来越稀少,前方是一望无际的大山。来到一家家具厂后,张军选择把车停在这儿,打算徒步进山,这样得到的效果会更加真实。

    家具厂的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见有车停在自己厂房前,便走了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张军一下车,就看见有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过道。便道:“大叔,你好,我想把车停在您这一会儿,您看成不成?”说着,一脸真诚的看着家具厂的老板。

    老板见这人的穿着打扮,在看看开的车,挂的又是省城的牌照。知道他不会是寻常人家的孩子,笑着说:“没事,你就搁着吧,不过,小伙子,恕我多嘴问一句,你这是过来干嘛啊?这山沟沟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大叔,我想问一下,南洋矿山是不是在这个方向啊?”张军向着老板问道。

    老板在一听说他要找南洋矿山,和他在路上遇到的人一样,脸色立马就变了道:“小伙子,你找南洋矿山干什么啊?”

    看着老板的表情,张军知道南洋矿山肯定就在附近。眼前的这个男人看上去挺朴实的,要不就先从他这儿了解一下南洋矿业的情况吧。他在心里这样想到。

    “大叔,我是gy晚报的记者,今天过来是想到南洋矿山采访一下有关情况的。”说着,他从包里拿出了自己的记者证递给老板看。

    老板看了看手中的记者证,在看了看眼前的这个小伙子。心里明白了七八分,道:“小伙子,这儿不是说话的地,咱们换个地方。”说着在前面带路,向厂房办公室走去。

    张军见状,忙跟着上去,知道这事有戏。

    来到办公室,老板招呼他坐下后,他立马开口问道:“大叔,我想了解一下南洋矿业集团在矿山上囚禁大批智障工人的事情。”

    老板听后,没有说话,走到桌上拿出两个茶杯。给他泡了一杯毛尖茶,自己也拿起一杯,喝了一口道:“他们真是些没人性的畜生啊,那些工人,过的生活连猪狗不如。”

    张军听着老板开始讲述,立马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来。这些,可都是第一手的资料。

    在老板的讲述中,他了解道,南洋矿业的老板徐前进,以前是没有矿山的,只是靠着到处偷矿、拿矿、私自炸矿慢慢发家。在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身边也聚集起一帮黑社会的混混,然后靠着明枪暗夺的手段,迅速在wa县崛起。

    进几年,不知通过什么手段,运来一批流浪汉和智障工人到矿山上干活。工人们没有工资,每天还要遭受看管工地的人的毒打,吃的东西连狗都不吃。而且,矿山上从来不上税,也没见税务部门过来查过。

    老板在形容毒打工人的时候,举了几个例子:“从没有见过这么狠心的老板,太残忍了。动不动就朝工人脸上几巴掌,动不动就拿鞭子抽,实在让人看不下去。”距南洋矿山不远的家具厂老板忿忿地说,“监工手里的鞭子,有这么长。”老板比划着,一根30厘米长的木棍,末端绑上三角带就成了老板打人的工具。

    这个时候,老板娘也走到办公室中,给张军讲述她亲眼所见的一个事例:南洋矿山上的打手“掌掴”工人的情景。“他们中间有一个稍微清醒点的叫蛋蛋的人,一次准备逃跑。打手在后面大喊一声‘蛋蛋!往哪跑!’然后指了指地上,蛋蛋只好远远地跑回来,跪倒在手指着的地上,打手上去就朝蛋蛋脸上扇了几巴掌。对着头和小腹一阵乱踢,踢得这个叫蛋蛋的工人直在地上叫唤。”

    “还有一次,在过年的时候,我们正在吃团圆饭时,那些工人就端着碗跑过来怵在一边。一见我们吃完,他们就赶紧跑来把剩饭倒进自己的碗里蘸汤汁。有很多时候实在看不下去,我们会偷偷给他们点吃的,不能让那边老板发现,要不然他们回去会挨打。”家具厂的老板一边说,一边用手抹着眼泪。

    正在记录的张军,心灵再一次受到深深的触动。当他提出只身一人去矿上上的时候,老板百般阻拦,对于矿山上那群畜生的手段,他是亲眼看见过的。张军谢绝了老板的好意,怀着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独自踏上南洋矿山寻真相的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