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白山黑水 > 第41章 东北人民革命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当东北各地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军民进行反“讨伐”战争的时候,“1933年1月26日,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出了《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派出巡视员到各地传达了中央的指示信。从此,各地党组织和抗日游击队贯彻指示信,改组了党的组织,团结了一切反日力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地党组织十分重视争取救国军的工作,力争同他们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党领导各地抗日游击队,一边沉重地打击日伪军队,一边广泛开展争取救国军、义勇军以及山林队的工作,共同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在东满,1932年2月,当王德林的救国军举起抗日旗帜后,党组织立即派出孟泾清、李延禄、刘静安、金大伦、贺建平、胡泽民、李成林、周保中等优秀同志加入救国军,开展了全面的争取工作。他们在救国军队伍里担任前敌司令等许多重要职务,开展了多方面的争取工作。?东北地区各级党组织贯彻中央“一·二六”指示信后,抗日斗争形势有了新的发展。各地党组织和抗日游击队的发展壮大,义勇军残部、救国军以及山林队同抗日游击队的配合,使日伪统治都感到很大的压力。日本帝国主义制定新的“肃清计划”,妄图歼灭抗日武装。?在日伪军残酷的“讨伐”面前,党组织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此,和游击队有过联系或联合作战的义勇军残部、救国军和山林队的抗日士气比过去大大降落,越来越多的反日部队都发生了动摇。

    1933年9月以后,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东北各地严峻的抗日斗争形势,为了进一步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决定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要吸收更多的抗日武装,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

    1933年9月18日,为了抗日统一战线的需要,根据满洲省委“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的名称改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立刻编制成为一个师”的指示精神,在杨靖宇领导下,于磐石县西玻璃河套召开会议,正式改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会上,发表了成立宣言,颁布了政纲,制定了条例,公布了告义勇军书。杨靖宇任独立师师长兼政委,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李红光任参谋长。下辖两个团,另有一个政治保安连和一个少年营,全师300余人。第一团团长袁德胜,政委朴翰宗;第三团团长韩浩,政委曹国安;政治保安连连长崔山好,政委程斌。1933年9月,海龙反日游击队和抗日军苏剑飞营被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南满第一游击大队,属独立师序列。

    1944年5月伪满警察协会出版的《满洲国治安小史》中说:“特别值得记述的,是满洲事变后在磐石附近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县委组织了武装游击队,并称为红军,到大同二年(1933年)9月,成全国(指伪满洲国)之首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杨靖宇,在磐石首先暴动。”看来敌人也不得不承认杨靖宇的第一军是最早成立的。

    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在十余个地方,组织召开了共有2000多人参加的,纪念“九一八”两周年暨庆祝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成立大会。

    独立师的建立,标志着东北抗日战争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独立师成立后就遭到日寇的疯狂“讨伐”。1933年深秋,敌人在秋季“讨伐”失败后,又调遣驻奉(天)吉(林)两省的日伪军1200余人,向我磐东、磐北、磐西和伊通等地进犯,对根据地人民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我独立师战士和广大群众,同仇敌忾,与敌人展开斗争。

    为了彻底粉碎敌人的进攻,为了开辟新的游击区,为了更加广泛地联合江南地区的抗日军和山林队共同抗日,杨靖宇和磐石中心县委决定:将一团和少年营留在磐石坚持反“讨伐”战斗,杨靖宇率独立师司令部和主力三团、政治保安连,于10月27日,在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之后,甩开敌人,从玻璃河套出发,在黑石镇附近渡过辉发江。从此,这支队伍驰骋于?鹘?⒒阅稀⒑A?丸氲榈认毓愦蟮厍??晌?蘸笸?鸬械ǖ目谷樟??谝痪?幕?×α俊

    1934年2月,中共满洲省委又发出指示,要求各地抗日游击队不要固守一个地方等待敌人的进攻,而要积极发动进攻消灭敌人,在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开辟新的游击区。1934年2月21日,在临江县三岔子城墙砬子附近山林中,杨靖宇和其他16支抗日部队的首领共同商量,成立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杨靖宇被推为总指挥。除东北人民革命军一军独立师所属部队外,其他各抗日部队共编成8个支队,并且划分了活动区域,统一调动。杨靖宇指挥这些队伍和日伪军进行多次战斗,取得了1934年反“讨伐”的胜利。

    1934年11月,中共南满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中共南满特委,并决定以独立师为基础,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11月7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宣告成立,由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自此,第一军在南满的广阔地域开展了游击战争。第一军下辖两个师及各个直属队。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朴宗汉任参谋长,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李红光、曹国安分别任第1、第2师师长。

    ?1934年3月,中共东满特委统一改编延吉、和龙、珲春、汪清4支抗日游击队,共640人,建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朱镇(后叛变)任师长,王德泰任政委,下辖第一、二、三、四团。1935年3月增加独立团,直属师部。1935年5月,正式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全军1200余人,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委,刘汉兴任参谋长,李学忠任政治部主任,辖第一、二、三、四团和教导队、游击大队。1936年1月,二军扩编为两个师:第一师辖第一、二团,第二师辖第四、五团。

    1935年1月28日,遵照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以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为基础,吸收地方青年义勇军正式成立了东北人民军第三军,由赵尚志任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冯中云任政治部主任,后为张敬山,辖第一、二、三、团。第三军各部队在珠河一带开展了游击战争。1935年秋,三军增编,建立第四、五、六团和一个游击团。1935年底到1936年7月间,第三军以原有发展起来的6个团为基础,逐步扩编为6个师。

    1935年2月,根据中共吉东特委的指示,绥宁反日同盟军被改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由周保中任军长,柴世荣为副军长,胡仁为政治部主任,张建东为参谋长,辖第一、二师。第一师下辖一、二、三团,第二师下辖四、五、六团,全军900余人。

    1936年1月30日,黑龙江省汤原反日游击总队被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由夏云杰任军长,李兆麟任政治部主任,冯治纲为参谋长。全军共有1,000余名指战员,辖第一、二、三、四四个团。第六军建立后,在佳木斯一带开展了游击战争。?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成立,相对集中了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对开展游击战争,沉重打击敌人创造了有利条件。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成立加强了党对抗日部队的领导,同时,为争取救国军、山林队共同作战,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方便。

    东北人民革命军开展游击战争的特点: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建立,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士气,有力地促进了抗日武装斗争。东北人民革命军主要有以下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东北人民革命军的队伍成份比过去复杂。过去,东北各地抗日游击队是贫苦农民组成的一支队伍,其中大多数人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赤卫队骨干,他们都是阶级觉悟较高的人。根据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的精神,东北各地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时候,随着一部份救国军和山林队的加入,在这支队伍中进来了一部份剥削阶级出身的指战员。这对党在人民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第二,东北人民革命军是以各县游击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队伍,比起游击队更加正规化。在东北人民革命军各部队里,无论是党政还是其他方面,各种机构比较完整,各种管理制度也比较规范。由于人员比游击队时期多,能够主动进行了攻打敌人据点的战斗,所以,被消灭的敌人比过去更多。?第三,在东北人民革命军队伍里朝鲜族指战员占多数。“1934年11月7日成立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有1000多人,其中朝鲜族指战员占60%以上。1935年5月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共有1200余人,其中朝鲜族指战员就占70%以上。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四军、第六军和第七军中,朝鲜族指战员都占多数”。?在敌人的力量十分强大的情况下,东北人民革命军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进行了极其艰苦的武装斗争。

    东北人民革命军和反“围剿”战斗大体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摆脱过去游击队时期以少数武装队伍阻击大批敌人,保卫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作战方法,主动出击打击敌人,补充了部队所需的给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在南满地区粉碎敌人“围剿”的斗争中,避开敌人主力,开展游击战,袭击伪警察署、敌军运输车辆、伪军驻地,消灭了大量的敌人,缴获了许多武器、弹药和粮食。东北人民革命军其他部队也在东满、北满地区主动袭击敌人据点,狠狠打击了敌人。?第二,经常联合救国军、义勇军等部队,共同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1935年5月2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第一团联合当地的许多抗日义勇军部队,袭击敌人的车站和军用列车,夺取了大量的军用物资,东北人民革命军各部队和救国军、义勇军联合起来攻打敌人的据点,消灭大量的日伪军。?第三,东北人民革命军是在党内斗争扩大化的情况下坚持了武装斗争。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指导下,东北地区,特别是东满地区党政军朝鲜族领导干部在遭受党内残酷斗争的情况下,坚持了粉碎日伪“讨伐”的武装斗争。?在反“民生团”的斗争步步升级的时候,有些人断定抗日游击根据地内6070%以上朝鲜族干部都是“民生团”分子。在“协助会”山区工作队的挑拨下,东满党、团组织和游击队的500多名朝鲜族干部被打成“民生团”分子遭到杀害。从1935年春天开始,反“民生团”斗争成为东满党的组织和游击队的中心任务,使东满抗日力量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东满地区党政军朝鲜族主要领导干部白天在同志们的监督下参加消灭来犯敌伪军的战斗,晚上连夜受到审查,并被隔离,身心遭到了重大打击。

    东北各地抗日游击根据地遭到日伪的破坏后,东北人民革命军各部队在基本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坚持了抗日武装斗争,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敌人的分割包围计划。在这个时期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游击战争具有十分明显的几个特点:?第一,东北人民革命军是在没有根据地,没有群众支援的情况下,坚持了武装斗争。东满、南满和北满的抗日游击根据地被敌人破坏后,那里的房屋几乎被敌人烧光,抗日群众被日伪集中到“集团部落”中,敌人用残酷的保甲制和其他手段,妄图掐断抗日部队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在袭击敌人据点的过程中解决了给养问题。?第二,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战斗和生活环境十分恶劣,数十倍的敌人几乎每天都“讨伐”东北人民革命军各部队的住处。尤其是丧失抗日游击根据地后指战员只好以密林为家,一到冬天,他们在零下40多度的露天过夜,付出了很大的牺牲。?第三,东北人民革命军在不断转战各地的过程中,争取救国军、抗日义勇军和山林队联合作战,重拳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各人民革命军部队加强统一战线工作,不断进行对抗日义勇军和救国军的工作,使其在抗日与投降的十字路口上转向抗日,并联合他们袭击敌人的据点,补充了给养。?总之,随着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队伍不断的壮大,坚决贯彻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方针,团结各抗日武装,逐渐转变成为东北抗日战场的中坚力量,促使东满、南满、北满和吉东四大抗日游击区联成一片,使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走上一个新阶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