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帝国终末:我率领北洋舰队造反 > 第120章 破袭甘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开封之战前不久,西征方面军解决了陕省的战后安民工作,开始向川地及甘肃进军。

    其中,负责进军甘肃的是第三军中王忱的第七师。

    吴文伟和周宏伯率领第八、第九师南下川地,与川省总督刘秉章激战。

    领导着盘踞在甘肃的敌军的是陕甘总督杨昌浚的部下,甘肃巡抚饶应祺。

    (甘肃巡抚在1754年被裁撤,左公收复新疆后复设甘肃新疆巡抚,没有单独的甘肃巡抚,此处为方便简称甘肃巡抚)

    饶应祺在任职中,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奖励农垦,振兴教育,广兴实业,肃整吏治,充实边防等卓有建树。

    若不是双方站在对立面上,秦牧倒是想好好地提拔他。

    从六月中旬到七月初,第七师在甘肃与敌军连番大战,却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按理说,敌军总共只有三万多人,不可能是第七师的对手。

    究其原因,倒不是第七师作战不够英勇,而是饶应祺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战术,坚决抵抗。

    本来甘肃大多数地区都不太宜居,国防军的补给全靠从帝都运输前来。

    但是这条线路要经过太行山脉和黄土高原,致使第七师补给变得十分有限。

    陕省克复不久,几乎没有像样的兵工厂,军队所需的枪支弹药都难以在当地制造出来。

    用卡车负担这么远的补给线,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本来可以随便消耗的炮弹,现在必须精打细算,火力密度大大减小。

    即使步兵依然可以依靠较高的单兵素质打得敌军节节败退,但是面对兰州这样的重镇,仅靠步兵的攻击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西征方面军大都被补给线所困,向南攻击川地的两个师也受到了类似的影响,进展缓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秦牧从系统工业区调集物资,在陕省的西安与延安两地紧急修建兵工厂,并开展了从帝都到陕省的铁路修建方案。

    早在西征开始前,秦牧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系统产出的东西不能满世界随便部署,只能部署在他周围。

    但他不可能随军西征,所以后勤物资要么就地生产,要么从帝都运过去。

    所以他提前做了打到哪里,把铁路修到哪里的准备。

    然而西征方面军进展神速,一个月拿下了整个陕省,开始向甘、川两地进军,哪怕出大价钱雇工人三班倒地修路架桥也跟不上推进的速度。

    所以秦牧决定,在修铁路的同时,在陕省就地修建两座兵工厂补给前线军队。

    说干就干,大批工人被集结到陕省,行政部,交通部和工商部合作,在延安与西安开展了兵工厂建设。

    这两座兵工厂对标的是秦牧在《帝国武备计划》中修建的六大兵工厂,属于全能型的兵工厂。

    至于钱嘛,全场消费由大流氓米国的军售订单买单。

    没有什么是砸钱解决不了的,如果解决不了,那就是砸的不够多。

    在修铁路和建设兵工厂的这段时间里,第七师也没闲下来。

    他们在甘肃东部驻扎,开展了一系列的破袭战,并采取零敲牛皮糖的战术不断地消耗敌军有生力量。

    第七师官兵四处出击,以最小的消耗来歼灭敌人的一股股小部队。

    这一战术让饶应祺不堪其扰,但又无可奈何。

    国防军的作风太狡猾,打仗时不和你死拼,而是游斗。就像一只灵活的猫咪,让你防不胜防。

    更重要的是,国防军已经摸清他们的底细,他们不再单纯依赖于火炮的强大威慑力,开始用各种穿插包围的战术。

    比如夜间偷袭军营、趁着黑暗掩护潜入军中、趁乱烧毁军械库、突然发起反攻……

    国防军的重点放在了一个又一个战术性目标而非兰州这样的战略性目标,使得饶应祺十分头疼,他想派兵过去决战,却被副将劝阻。

    “巡抚大人,对方虽然人数不及我军,但实力非常强大,决战,我军绝无可能取胜啊!”副将苦口婆心地说道:“与其冒险,还不如保守策略!现在,我们只需要固守住兰州城便好。敌军想突破我军防线也很难。”

    听到副将的解释,饶应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现在自己手上没有精锐之师,仅凭这三万多乌合之众贸然决战,很容易被国防军一举击溃。

    想到这里,饶应祺叹了口气,对副将说道:“那就照原计划,继续坚壁清野,固守坚城吧。”

    随后,饶应祺命令各路部队不得主动出击,带走一切能带走的辎重,迅速向兰州城靠拢。

    饶应祺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坚守一段时间,赢得宝贵的喘息机会。

    待友军在川地击败国防军的两个师之后,派出援军挥师北上,抵达兰州,就有了反败为胜的希望。

    由于兰州周围几乎没有任何补给线,所有的军需物资几乎都存储在兰州的仓库之中。

    因而饶应祺只需要固守兰州,不需要在其他城池分散兵力。

    虽然放弃战略纵深,集中兵力固守兰州是非常危险的决定,容易被国防军一击即溃。

    但对于现在的西北军来说,分散兵力,更容易被国防军各个击破。

    为了加快赶往兰州的速度,他命令部队昼伏夜行,一旦遇到敌人就立即转移,避免遭到敌人伏击。

    在此期间,绕应祺收到了许多情报,他惊讶地发现,国防军的补给线似乎在一点一点地得到加强。

    虽然这种变化十分细微,但仍然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急忙派人前去打探消息,但传回来的情报却让他彻底傻了眼。

    帝国竟然将铁路一路铺到了陕省,还在陕省修建了大型兵工厂。

    这是个什么概念?

    当年朝廷要是能够给左季高这种支持,他特么能把外西北都收回来!

    这就好像打一盘即时战略游戏,直接把出兵点和资源点怼在了敌人基地门口!

    饶应祺这辈子没见过这种阵仗,他甚至可以想象,如果再过一个月,帝国的铁路就能铺到兰州城外了!

    到了那时候,敌军将毫不费力地拿下兰州城!

    饶应祺越想越害怕,他知道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疏忽大意!

    他以为帝国的后勤力量到这里也就到头了,根本无法组织大规模的攻击。但事实证明,他的眼光还是太过短浅了。

    秦牧所表现出来的手段和能力都不是之前那个腐败堕落的朝廷所能够比拟的!

    他不敢再等待友军的增援了,必须尽早做好迎接战争的准备,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饶应祺命令全师进行紧张的备战,同时命令附近县市抽调百姓,在郊区建立防御工事,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完全的准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