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帝国终末:我率领北洋舰队造反 > 第241章 不列颠内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月三日,波塞代表西班牙新政权向帝国公约递交了加入申请并得到了同意。

    西班牙成为了帝国公约的第五个缔约国,同时也是第一个缔约的欧洲国家。

    战后的西班牙,需要完全依赖于帝国公约的经济合作与援助才能进行重建,无论是黄金储备还是百废待兴的各项产业,都已经不是波塞领导的人民阵线能够独自处理的了。

    因此,西班牙成为帝国公约进军欧洲的桥头堡也是别无选择的了。

    西班牙加入帝国公约后,与帝国签订了《巴利阿里群岛租借条约》,将巴利阿里群岛租借给帝国建立军事基地,为帝国海军在地中海建立一个常驻基地。

    帝国海军第四舰队的补给和停泊不再需要往返塞得港。

    帝国空军可以直接进驻地中海空域。

    这意味着,只要秦牧想,可以短时间内控制住地中海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封锁整片海域。

    除了租借条约外,西班牙将担负帝国公约对欧洲输出意识形态的先锋军,负责干脏活累活和见不得人的勾当。

    帝国天网在西班牙马德里设立欧洲分部,负责渗透同盟国的事务。

    作为回报,秦牧拨出两亿龙币的无息贷款给西班牙,用以战后重建,不还钱也无所谓,说一声就行。

    西班牙的火腿,橄榄油,雪莉酒等种种特产,帝国全部照价收购。

    西班牙产多少,帝国收多少,直接垄断销路,再充当二道贩子,卖给其他国家,实现双赢。

    军事方面,帝国派出军事顾问和教官协助西班牙整合民兵,重建军队。军火由帝国国军火贸易公司以成本价卖给西班牙。

    对应的,西班牙应派出大量的志愿部队支援法兰西国,沙俄与即将爆发的不列颠国内战。

    虽说这些条约理论上确实称得上是丧权辱国,但是离开了帝国公约,新生的西班牙政权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同盟国解决。

    眼下同意帝国的条件,成为帝国的保护国,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帝国与西班牙合作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同盟国内部的震动。

    帝国已经将手伸进欧洲了,那么同盟国必须予以回击,彰显老牌列强的实力。

    于是在三月四日,同盟国暗中与芬兰召开会议,提出由芬兰出兵攻击沙俄红方的大本营圣彼得堡,同盟国提供军事援助,战后同盟国将支持芬兰获得整个摩尔曼斯克地区。

    芬兰倒不是看不出谁强谁弱,但是芬兰人打定的主意是帝国公约鞭长莫及,无力在北欧同芬兰对抗。

    得到芬兰的同意后,德皇威廉二世突然发现,好像北欧的这几个小老弟都有机会拉拢到同盟国中。

    现在帝国公约正在大肆扩张,尽可能多地拉拢盟友对同盟国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想到这,威廉二世向瑞典和丹麦抛出了橄榄枝。

    此时的挪威尚未独立,挪威人奉瑞典国王为挪威国王,以瑞挪联盟的形式与瑞典合并在一起。

    (为方便,后文瑞挪联盟皆称瑞典)

    除此之外,威廉二世甚至提出希望瑞士放弃永久中立,加入同盟国,为了欧洲免遭黄祸的入侵而战。

    丹麦和瑞典都对加入同盟国兴致寥寥,因为帝国公约并没有与他们的实际利益冲突。

    瑞士更是一口回绝,表示坚持永久中立,不会参加任何阵营。

    但是在背地里,三国都与同盟国方面保持着联系。

    帝国虽强,但无法在欧洲投放大量的军队,德意志国虽较弱,却可以轻易地将这三个国家全都扬了。

    墙头草该倒向哪方,他们还是很清楚的。

    时间来到三月五日,不列颠社民联盟在南部城市南安普顿宣布起义,南安普顿工会响应起义,共两万多名支持者应召参加民兵组织。

    社民联盟改国名为不列颠联盟,举起反对帝国主义的大旗,正式向王室宣战。

    在得到社民联盟起兵的消息后,维多利亚女王一度怀疑自己听错了。

    直到反复确认之后,她才确定,这群工团分子居然真的采取了武装斗争。

    \"要人没人,要枪没枪,这群渣滓是怎么敢的啊!\"维多利亚女王不屑地说道。

    社民联盟此举也是孤注一掷,秦牧为他们铺平了回国的路,接下来的斗争就要靠他们自己了。

    起义之初,大量的王家军队就迅速围拢过来。

    社民联盟无兵可用,根本无力组织反击,只能坚守城市。

    到了三月十日,城外十万多人的王家军队将南安普顿团团包围,刚刚起义不久的不列颠联盟就遇到了当年巴黎公社的所面临的危局。

    向第二国际的求援杳无音信,对各地工人与农民的呼吁被通通无视,就连帝国公约,也对不列颠联盟的官方求援置若罔闻。

    此时,面对着如今的绝境,社民联盟领导者海因德曼放弃了再度流亡海外的选。

    他站到南安普顿中心广场上,对着广场上的人山人海,高声说道:\"同志们,听我说!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摆在你们面前的,是不列颠人民在宪章运动后留存下来的一切。

    我们正为同样的信念而战,坚信我们的事业绝不会就此终结。

    我坚信我们能秉承同样的信念而团结一致。

    我坚信我们后人一定能够创造一个伟大而又强盛的国家!

    信任彼此,凝聚意志!

    让这最后一战永垂不朽,让我们永远被铭记!\"

    \"联盟万岁!\"人们高呼着口号,慷慨奔赴战场。

    海因德曼走下台,亲自拿起一支步枪,戴上一顶钢盔,加入了汹涌的人潮之中。

    就在此时,一声卡车喇叭的声音,让人潮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

    海因德曼走上前,定睛一看,之间一个东方面孔的军官从车上跳下来,走到了他的面前。

    这名军官肩上扛着足足四颗将星。

    \"我是海因德曼,请问您是?\"

    \"国际纵队总司令黎元洪,奉第二国际执行委员会之命,率领国际纵队与志愿航空队自西班牙启程,前来支援不列颠联盟的同志们!\"黎元洪高声说道。

    一时间,海因德曼热泪盈眶。

    人群沉寂了一秒,随即爆发出剧烈的欢呼声:\"国际主义万岁!第二国际万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