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帝国终末:我率领北洋舰队造反 > 第280章 铁幕演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接下来的谈判相较于之前的吵架,且不说有没有什么谈判效率上的提升,仅仅是不用在会场上吵架,这一点就足够让秦牧满意更多。

    在各方的努力与秦牧的积极斡旋之下,三方在德里城外签订了《德里停战协定》,暂时结束了印度的内战。

    按照协定上的条款,各方分别将前线军队向后撤退五十公里,将三个政权的交界地区五公里范围内的地区设为非军事区,由国际联盟维和部队进驻维持秩序,避免出现摩擦与误会。

    南亚次大陆上的纷争至此暂时告一段落,未来会不再度开战,就要看同盟国和帝国公约组织的脸色了。

    维多利亚女王,印度土邦王公和甘地都对这一结果表示了满意,能够维持现状,对于各方来说都是一个能够接受的结果。

    从上次调停大南斯拉夫王国与同盟国之间的战争起,秦牧在国际上就获得了不错的声誉。

    虽然这些声誉随着列强们的宣传机器开动起来而被各种诋毁抹黑给淹没掉了,但是这次调停印度内战的成绩再度让许多人都对秦牧重视起来。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甚至主动向秦牧发来电报询问秦牧有没有兴趣在三年后,即诺贝尔逝世五周年之际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创办人亨利·杜南,以及各国议会联盟的创立者弗雷德里克·帕西一起接受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

    这就有点地狱笑话了,秦牧提前十多年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列强为此打的两败俱伤,居然也能被提名诺贝尔奖,这让秦牧自己都有点绷不住。

    在婉拒了这一奖项之后,秦牧把目光放回到了北方的巨熊身上。

    沙俄社工党转进叶卡吉琳娜堡后曾派出部队尝试攻占察里津,但是战斗打了近一个月却没能消灭伏尔加河西岸的白卫军,苏俄军队不得不后撤。

    白卫军乘胜进攻,但也被击退,同样陷入战略相持的态势。

    如今世界局势都平稳下来,大不列颠岛和沙俄境内的内战都已经进入战略相持,爆发出来不久的印度内战也已签订了停战协议,宣告暂时结束。

    在这种情况下,同盟国内部开始逐渐出现了一种声音,一种与帝国公约组织和解,和平相处,停止冷战的声音。

    这一观点最先从奥匈邦联中的匈牙利王国中出现,随后迅速传入意大利,后又被部分德国人所接受。

    尤其是在印度内战停战之后,这种思潮逐渐抬头。

    意识到这种思潮的危险后,威廉二世在与米国方面商议之后,派出法兰西国前统领埃米勒·弗朗索瓦·卢贝到德意志国柏林军校发表演讲以抵制这股思潮。

    在演讲中,卢贝讲到:\"从北极圈内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到马尔马拉海边的君士坦丁堡,一幅横贯欧亚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东欧与亚洲古国的古城市,叶卡捷琳娜堡、安卡拉、喀布尔、帝都、加尔各答、江户——所有这些饱经沧桑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帝国的势力范围之内。

    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帝国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帝都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只有德里和利雅得,放射着它不朽的光辉,在德意志、奥匈邦联、意大利三国每一个人的眼下,自由地决定它的前途。\"

    这场演说还呼吁世界各国对帝国公约组织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

    德意志国领导下的同盟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另一个顶峰,是唯一在实力与规模上能够与帝国公约组织抗衡的势力,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同盟国与米国结成同盟,广义的日耳曼民族联合起来,制止帝国的\"侵略\"。

    对于这场赤裸裸挑衅性质的演说,帝国方面表现了十分强烈的反应。

    秦牧公开批判道:\"卢贝及其背后的势力,现在显然已经采取了战争贩子的立场,蓄意破坏和平,打算将全世界都拖入战争的深渊。\"

    除此之外,秦牧也再次强调,帝国公约组织不是一个军事政治同盟,而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

    事后,秦牧对于这场\"铁幕演说\"的似曾相识感到十分无语,怎么几十年后的事情现在就发生了……

    以德意志国为首的同盟国朝野也受到强烈震撼,威廉二世对此表示十分满意,对他来说,与帝国公约组织和解简直是他听过最蠢的意见。

    但是在米国国会中却对此出现了若干激烈的敌对言论,许多国会议员认为卢贝的这场演说是想把米国引向最恐怖的全面战争,甚至会让米国就此崩溃,从而让已经随风消逝的法兰西国获得复国的机会,卢贝渔翁得利。

    甚至有些议员要求米国统领西奥多·罗斯福驱逐卢贝的法兰西国流亡政权,不要因为他们同帝国公约组织爆发直接冲突。

    罗斯福好说歹说才将这股浪潮压制下去。

    他同样不打算与帝国公约组织和解,除非帝国势力退出美洲大陆。

    但这对于秦牧来说同样是不可能的,因而这一矛盾无法调和。

    卢贝的铁幕演说虽然是在同盟国的授意下发表的,但也称得上是世界大战之后西方政界一位地位重要的非现任的一国元首对帝国乃至整个帝国公约组织进行的最公开、最大胆的指责。

    这场演说将同盟国内部的和解派压制到了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同时也将这场冷战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最高潮!

    威廉二世不清楚这次公开指责帝国公约组织的演说会引发什么后果。

    当他知道的时候,恐怕为时已晚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