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帝国终末:我率领北洋舰队造反 > 第285章 乌里扬诺夫的学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除了坦克工厂外,乌里扬诺夫就军事顾问和教官的问题与秦牧进行了更多的磋商。

    苏军眼下除了六十四个由帝国国防军淘汰装备建立起来的步兵师外,理论上还有由帝国空军淘汰飞机组建的八个航空师的空军。

    当然,这些都是在秦牧与乌里扬诺夫签订的条约中以国际市场价半价卖给苏俄的。

    在上千名顾问和教官的协助下,苏军对这些装备的使用训练进行得十分顺利。

    但乌里扬诺夫很显然不想让苏军只停留在徒步步兵和半吊子空军的地步。

    他致力于向帝国国防军学习,建立苏俄自己的陆海空三军与三军协同作战体系。

    但他没有秦牧脑子中从一百多年后带来的军事理论和训练教材,买不起也研究不动帝国国防军的先进武器。

    所以他此行前来的另一个目的就在于向秦牧求助,请帝国教官和军事顾问帮助苏军训练出苏军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

    苏军中有着不少的坦克和摩托化步兵,但是都是以坦克连,坦克营之类的分散存在于各师的编制中,有些类似于二战前夕的法国军队。

    很多时候,面对着拥有德国人帮助组建的白军装甲部队时,这种编制是会吃大亏的。

    所以勃朗施坦想要发起一次战略决战的一大需求就是至少得有一个装甲师与帝国志愿部队一起从南北两翼作为开路先锋出击,才有把握将白军主力合围在伏尔加河突出部中。

    听了乌里扬诺夫的描述后,秦牧挑了挑眉,心中感叹,导师不愧是导师,总是能做出超脱出时代禁锢的决定。

    \"没问题,乌里扬诺夫同志,我可以派出一名指挥装甲部队的将军亲自赶赴苏俄,帮助你们组建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秦牧说道。

    乌里扬诺夫大喜过望,对于秦牧的慷慨表达了他的谢意。

    这次会面除了军事方面的问题外,乌里扬诺夫还提出学习一下帝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让苏俄的战后重建与经济发展能够像帝国一样迅猛。

    秦牧心中好笑,暗暗道了一句:\"除非你也能预知波斯湾的巨量石油。\"

    但表面上,他还是鼓励道:\"相信同样智慧的苏俄同志们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战后重建。\"

    乌里扬诺夫离开内阁办公室后,在近卫集团军士兵地护卫下,在帝都各处进行了许多的考察。

    下一次再到帝都来访问,恐怕就是内战结束后了,趁此机会,他要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东西回去。

    在帝都大学,他见识到了帝国学者们对于工人运动更加完备的诠释,对于武装斗争的讨论等,这些思想对于他日后发展苏俄社工党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在帝都银行,他向银行行长采访了帝国的货币制度,学习了帝国的金融体系。

    在帝都兵工厂,工业化流水线的武器生产让他大为震撼,对于这座兵工厂来说,生产一辆坦克的速度甚至堪比汽车厂生产一辆卡车。

    他询问了一名兵工厂的工人,询问他们的生产模式,薪资待遇等。

    询问的结果深刻地影响了乌里扬诺夫对未来苏俄工业化政策的决定。

    工人回答道:\"以前皇上还在的时候,我在江南制造总局干活,那时候我一个人从早干到晚,每天就盯着那机器仿造毛瑟步枪,一天赚的银子相当于六七个苦力。

    后来元首进了帝都,皇帝没了,全国开始打仗,我们城里有些读书人告诉我们去北方投靠元首更好,我们全家就从南方一路逃难逃到了帝都,然后就在帝都住下来了。\"

    \"现在你的工作如何呢?\"乌里扬诺夫问道。

    \"现在上面的同志叫我这种做工的是技术工人,不用从早到晚盯着机器了,主要是检修和保养,还有就是教一些新同志使用机器。

    至于赚的银子嘛,我就不晓得了,因为现在已经找不到苦力了。\"

    听了工人的这段话,乌里扬诺夫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在小本本上写了些东西,继续问道:\"你说现在都没有苦力了,那现在还有那些游手好闲的人与失业的人吗?你现在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工人咧嘴笑了笑,说道:\"啥叫游手好闲呐,啥叫失业呀,如果说是那种找不到活干,或者说有活懒得干的人,现在我是见不到了。

    听我们那个组长说,现在全国到处都在修路,架桥,盖工厂,而且听说现在洋人都从我们这里买东西,人都不够用嘞。

    前两年大街上还能看见全胳膊全腿的去要饭的,从去年开始就都没了。

    缺胳膊缺腿的都被安排干一些简单活计,能养活自己一家人,还有不少照顾。

    像我这样的,一个人在兵工厂里干活,能养活我一家老小八口人嘞。

    前两年报纸上开始宣传让我媳妇也都出来干活,我们那里一片的各家媳妇们都到附近的一家纺织厂干活去了。

    我们现在每天下了工之后,都去公家办夜校去上课。

    听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说,皇帝没了,科举也没了,现在孩子们从小就得上学,还不用交学费,比以前读私塾可强多了。

    我们天天去的这个夜校也不收钱,我去了几个月,现在也能看明白那些算数书,跟组长学了学画图纸,正准备考个工程师的执照。

    生活上嘛,这两年,我们房子也翻新了,隔三差五能吃上肉了,年年都有新衣裳穿,还买了两辆自行车。

    听组长说,去年元首下达了新政策,盖了好多汽车厂,说不定,再过两年,我们一家也能开上汽车了。\"

    听罢,乌里扬诺夫深吸了一口气,对帝国的发展情况有了新的认识。

    原本他还以为这种情况只发生在帝都,天子脚下。

    没想到,在他前往津门,保定等地调查之后,发现他之前采访的那个工人,在帝国境内还算不上出彩!

    帝国的很多制度和发展形势都极大的启发了乌里扬诺夫,这对于未来乌里扬诺夫建设苏俄的规划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