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帝国终末:我率领北洋舰队造反 > 第287章 德皇妥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月十二日,德意志国国都,柏林。

    一场决定欧洲和平与否的谈判即将开始。

    同盟国的领袖、德皇威廉二世坐在会议室的一端,目光锐利地注视着另一端的贝尔格莱德条约组织的领袖,大南斯拉夫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一世。

    两人之间的气氛异常紧张,仿佛只要一点点的火花就能引爆整个会场。

    “亚历山大,我认为你们应该从边境撤走所有的军队和导弹等武器,这是保证我们两国,两大阵营乃至整个欧洲安全的必要条件。”威廉二世的声音充满了压迫感。

    “我们不能答应这个要求。这些导弹和边境集结的军队是贝尔格莱德条约组织缔约国的国家安全的保障,如果我们撤走了它们,我不敢保证奥匈邦联或者说整个同盟国会不会先发制人,入侵巴尔干地区。”亚历山大一世的声音沉稳又带着一丝坚定。

    面对实力远强于他们的同盟国,亚历山大一世并没有表露出任何的胆怯。

    “那么你想要如何?”威廉二世的语气变得冰冷,“难道你要让这场战争在我们之间爆发吗?”

    亚历山大一世感受到了威廉二世的威胁,他的心情变得沉重。

    他知道,如果不能在这场谈判中达成妥协,同盟国很可能会对贝尔格莱德条约组织发起攻击,这将引发整个欧洲的动荡,甚至会演变成一场毁灭性的战争。

    即使到时候贝尔格莱德条约组织完全倒向帝国公约,也不一定能保证在帝国公约王师上岸之前挡住同盟国大军的进攻。

    “那么,请听听我的想法吧。”亚历山大一世缓缓站起身来,“我理解同盟国方面的担忧,但是巴尔干地区也有自己的安全需求。

    我们不可能无条件撤走所有的军队和导弹等武器。

    为了维护和平,我方可以宽宏大量地退一步。

    德军先全面撤军,我方撤走导弹等武器。随后奥军撤军,我方同时后撤。

    另外,作为对挑起对峙的补偿,我希望同盟国方面能够在贸易关税等方面做出一定的优惠。”

    亚历山大一世的话让威廉二世稍微松了口气。

    他知道,如果要达成谈判,妥协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贝尔格莱德条约组织先发制人反而要求同盟国做出其他让步,这着实让威廉二世有些难以接受。

    谈判陷入僵局,这一条件,双方都不愿意再退让。

    直到一个消息传到威廉二世的耳中——包括帝国陆战一师在内的六个帝国国防军机械化师受土耳其统领凯末尔邀请,到达安卡拉进访问,与土耳其军队交流学习。

    这六个师可以随时抵达土耳其海峡沿岸并跨过海峡进入希腊,协同贝尔格莱德条约组织作战。

    这对于同盟国的威胁是极大的。

    为了逼迫威廉二世再退一步,秦牧也是不惜动用近卫集团军的力量。

    除了陆战一师外,另外五个师全部都是归属于近卫集团军的部队。

    此举意在表明帝国公约组织遏制同盟国扩张,保障巴尔干地区安全的决心。

    另外,帝国海军第一舰队从大沽口拔锚启航,若威廉二世仍不退步,这支舰队就会开进地中海来与德意志国公海舰队碰一碰。

    威廉二世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即使他再不愿意妥协也不得退让了。

    若是再让局势升温下去,战争一旦爆发,以同盟国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打赢。

    他现在必须卧薪尝胆,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事已至此,在十四日的谈判中,威廉二世同意了亚历山大一世的条件。

    双方相继撤军,贝尔格莱德条约组织撤走导弹。

    在欧洲的紧张局势被解决后,伊本.·沙特作为开罗条约组织的代表,赶赴柏林与同盟国谈判。

    此次开罗条约组织与同盟国对抗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帝国驻埃及公使杨衢云的鼓动。

    在他的游说下,埃及方面同意了各个阿拉伯国家的意见,准备进军中非,以开罗条约组织为基础建立一个庞大的非洲国家联合体。

    当然,埃及也有私心。

    埃及人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开罗条约组织,那么所有的阿拉伯国家乃至整个非洲自然会臣服在埃及的统治之下。

    这一野心也是埃及方面敢与同盟国对抗的原因所在。

    然而在谈判开始的第二天,埃及方面突然从杨衢云手中得到一份秘密文件,文件的详细说明了德军在中非总督辖区的兵力部署。

    以现在开罗条约组织的综合实力,单独与德意志国的中非殖民地碰一下倒还没什么问题,可德意志国一旦从本土派出援军,那么以现在阿拉伯人的实力,则完全没有取胜的希望。

    在了解到双方的实力差距后,埃及人向伊本·沙特发去电报,说明了情况,表示应尽快与同盟国和解,在积蓄力量之后,再谋图进军中非的事情。

    这份文件最终达成了两个目的,一是促使开罗条约组织与同盟国尽快和解,避免了大战的爆发,二是让阿拉伯人更加依赖于帝国公约组织,相比于自研武器装备,直接购买帝国的先进装备能够让阿拉伯军队的装备水平尽快对标同盟国军队。

    到了十月十七日,开罗条约组织与同盟国达成妥协,双方互相撤军,尊重对方领土完整和主权等。

    新俄国加入同盟国引起的波及整个亚欧非的俄国危机至此宣告结束。

    这场危机看似和平解决,同盟国与帝国公约组织打了个平手,虽然威廉二世率先认怂,但也没有什么损失。

    可是世界上,无论是贝尔格莱德条约组织还是开罗条约组织,这两个在冷战中相对中立的军事同盟都更加依赖于帝国。

    通过军火贸易,帝国可以从他们手中赚到大把的票子,而同盟国不仅与这两个组织关系恶化,对白军的支持也随着苏俄在喀山战役的胜利而不了了之。

    帝国公约组织既赢了面子也赢了里子,双赢!

    威廉二世现在或许还对新俄国抱有希望,但这一希望没过多久就要随风消逝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