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帝国终末:我率领北洋舰队造反 > 第311章 白军内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爱尔兰都柏林起义与马恩岛登陆战都在酝酿中之时,东欧平原上同样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喀山反击战之后,随着布鲁西洛夫的实力被大幅削弱,埃弗特逐渐萌发了彻底吞并布鲁西洛夫的势力,独掌大权的念头。

    对于他的打算,布鲁西洛夫同样了解并且做出了相应的应对。

    此时由白卫军组成的新俄国的弱点就暴露出来,即内部军阀林立,派系众多且矛盾难以调和,一旦战场上颓势稍显,内部的权力斗争就会凸显出来。

    这几个月,整个新俄国没有一刻是安宁的。

    布鲁西洛夫与埃弗特之间的对抗持续白热化,高尔察克,弗兰格尔,邓尼金等军阀们也纷纷被卷入其中。

    一时间,莫斯科的街道上同时存在着三四队奉统领的命令巡逻的士兵。

    这要是不打起来那才有鬼呢!

    各方势力在莫斯科就地开练,虽然没激化到互相掏枪对射的程度,但是刀斧棍棒之间的殴斗也足以打出人命了。

    平均每天都有数十人在械斗中死去,个别时候,这个数字会被扩大为三位数。

    趁着眼下还能通过谈判解决,布鲁西洛夫,埃弗特与各方军阀在莫斯科紧急召开会议。

    由于布鲁西洛夫与埃弗特之间能够互相威胁,所以谁也不敢直接在会议上动手,这使得会议的召开与进行居然出奇地安定与顺利。

    会议上,布鲁西洛夫反复强调应该团结一致,用最大的力量去对抗能够威胁到他们的权利的苏俄,而不是把部队都消耗在内斗之中。

    而埃弗特对布鲁西洛夫的话嗤之以鼻,他以喀山反击战的失败大肆批评布鲁西洛夫在军事方面的无能。

    这话实际上很搞笑,作为世界大战中唯一一次险些成功的突破进攻的发动者,如果他的军事水平还不行,那么就代表着白军全都是一群饭桶。

    不过这种话没人敢这种会议上明说出来。

    布鲁西洛夫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因为应对苏俄喀山反击战的失败确实有他低估苏军实力的错误在其中,但这并不是根本原因。

    整条战线以及后方,有着上百万他完全调不动的白军,即使在名义上供他调遣的部队中也至少有一半是听调不听宣。

    布鲁西洛夫实际派出的援军几乎全都是自己的部队以及其他的杂牌军。

    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只寻求自己的利益,不肯全力对抗苏俄。

    所以说,苏俄能顺利取得喀山反击战的成功,也不全是苏俄军事方面的功劳,白军间的斗争就足以让这一切变得如此合理起来。

    可无论布鲁西洛夫如何解释,败了就是败了,其他军阀们并不在乎这些。

    他们只看重结果。

    既然布鲁西洛夫说服不了他们,这些墙头草就开始倒向埃弗特。

    此时,布鲁西洛夫完全处于众叛亲离的地步,就连他本人也无能为力。

    毕竟白卫军内部也是按照军事实力的强弱论资排辈的,而布鲁西洛夫现在的军事实力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这场会议最终不欢而散,各路军阀依旧是我行我素,在莫斯科街头激烈地交换着意见。

    埃弗特不断地派人催促布鲁西洛夫交权下野,退出权力斗争。

    如果布鲁西洛夫愿意认怂,那么对于埃弗特来说,他可以直接和平接收布鲁西洛夫的所有势力,坐上白卫军中无可撼动的头把交椅。

    届时,所有的军阀将不得不投靠于他,他可以真正的大权独揽。

    但是布鲁西洛夫不打算给他这个面子,埃弗特派去的人接二连三地被拒之门外,没人知道布鲁西洛夫在准备着什么。

    埃弗特逐渐对他失去了耐心,开始考虑武力解决问题。

    布鲁西洛夫麾下的军事力量无时无刻不处于埃弗特的监视之下,一旦这些部队有调动的痕迹,那么埃弗特将第一个得到消息。

    就目前的消息来看,布鲁西洛夫仍然按兵不动,并没有调兵进入莫斯科的迹象,所以埃弗特认为,自己在莫斯科拥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

    他不知道的是,布鲁西洛夫早在喀山战役失败之际就已经对此做出了准备。

    他的部队名义上还分散在各地或部署在前线与苏军对峙。

    实际上其中很多都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空壳,这些军队早就秘密向莫斯科靠拢,顶替一些卫戍部队和警卫部队的员额。

    只要布鲁西洛夫一声令下,这些军队就能杀进莫斯科,为布鲁西洛夫夺权。

    就在双方互相猜忌与试探之下,一直到了三月十二日,埃弗特终于坐不住了。

    他下令允许部队使用热武器攻击其他各方部队。

    当天,整个莫斯科枪声大作,各方势力都对埃弗特的军队敢于直接开枪感到无比的震惊。

    一旦开了第一枪,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只能选择奋战到底。

    这一天,莫斯科街头死伤数百人,埃弗特几乎控制了四分之一的城区。

    邓尼金,高尔察克和弗兰格尔等人也都站到了埃弗特一方。

    虽然他们的主力军不在莫斯科附近,但是凭借他们的警卫部队加上埃弗特的莫斯科军队,在纸面上已经远超了布鲁西洛夫的军队。

    但是实际情况却没有向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十三日,街头枪战火并依然在进行着,各方打得热火朝天。

    布鲁西洛夫放弃了团结所有人的打算,决心用血与火铸就一个团结统一地新俄国。

    在他的命令下,秘密集结到莫斯科周边的数万大军迅速向莫斯科发起了进攻,迅速形成了兵力上的碾压。

    埃弗特一方根本没有想到会突然杀出这样一支隶属于布鲁西洛夫的大军,没有任何防备。

    即使提前做出防备,他们的兵力也处于劣势。

    布鲁西洛夫下令城内部队打开城门,迎接城外军队入城镇压叛乱。

    十三日中午,数万大军进入莫斯科城内,开始了血腥的镇压与屠杀。

    城外仍有上万人包围着城市,防止埃弗特等人趁机逃跑。

    枪声从中午持续到深夜,直到第二天黎明才堪堪结束。

    整个莫斯科城内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漂橹。

    仅仅是尚且完好的尸体加起来就超过了一万具,死无全尸的难以计数,更有不少伤者扔在四处逃窜。

    但是总体来看,莫斯科的动乱至此被彻底镇压下去了。

    埃弗特,邓尼金,弗兰格尔,高尔察克等人全部被捕,他们的警卫部队被杀得干干净净。

    对于他们,布鲁西洛夫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怜悯,只要有这些军阀的存在,新俄国就永远无法凝聚在一起。

    不过眼下还不能把他们全都干掉,分散在各地的军阀部队还需要接收与整编,现在把他们杀了,只会引起各地的叛乱。

    于是,布鲁西洛夫大手一挥,把他们全部送进了监狱,待整合完他们的军队,这些人也就没什么用处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