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永冻层 > 第34章 缠 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十四章缠绵

    调往大庆的知青走后不久,又传出有人要走的消息:吴秉忠要调到省城哈尔滨去了。

    g林场的领导们为吴秉忠调动的事研究了好一阵子,因为他不同于普通工人或者知青,他是大学生,是国家干部,在林场里也算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起初有人不同意,但最终吴秉忠还是做通了主要领导人的工作,使得他调回家乡的梦想得以实现。

    哈尔滨是吴秉忠的家乡。他出生在这座城市,在这座城市里成长,读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大学是在运动中毕业的,当年由于他参加了造反组织,受到得势的对立派的排挤和打压,他因此不能留在城市工作,被分配到了大兴安岭,这其实对他所学的林业专业也是对口的……一晃就是五年。

    来到g林场后,吴秉忠在采伐连呆了一段时间,这是每个来到林区的知识分子所必需经历的锻炼,之后他就调到林场机关的一个生产部门。也许他的文质彬彬不适合搞生产工作,占着位子却不发挥作用,领导上对他很是头疼,但他毕竟是大学生,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总得给他安排个像样的位子,正好林场商店主任调到别处去了,腾出了空缺,于是就让他当了林场商店主任。有了这样一个职位立即就有人讨好他,给他介绍对象什么的。说真的,在g林场吴秉忠眼里没有一个中意的姑娘,要么相貌丑陋,要么土里土气,要么没有文化……总之没有一个配得上他这个来自省城的相貌堂堂的大学生,他一连拒绝了好几个。可是男大当婚,到了二十六岁还没对象总说不过去,这时有人给他介绍一个在嫩江的姑娘,他就到嫩江去相亲,那姑娘长的眉清目秀,身材娇小,且又年轻,才二十岁,他一眼就喜欢上了,心想自己能在山沟里娶上这么一个嫩江老婆也算不错,于是他和那个姑娘只通了几次信,就匆匆把她娶了过来,她就是娇妻王杏花。

    吴秉忠虽然结了婚,又有了孩子,但想回哈尔滨的念头一直没放弃过。他非常喜欢这座有着异国情调的城市:众多的欧式和俄式建筑,风格各异的教堂,石砖铺砌的街道,叮当作响的有轨电车,缓缓流淌的松花江……这一切吴秉忠闭上眼睛就会浮现出来。记得他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到松花江边玩耍,看江面上各式各样的货船和客轮,他对一种船身两侧装着巨大涡轮的客船特别感兴趣,那是用蒸汽机推动的,船顶有粗长的烟囱,他在一本历史书里看到过这种船的图画,极象一百年前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的客船;江边的建筑多半是俄式的,色彩斑斓的屋顶在阳光下熠熠闪烁,远远看去会误以为俄罗斯的某个城市;坐在市内的有轨电车上更是身临其境,仿佛行驶在欧洲某个古老的城市里,虽然街道两旁的建筑有的已经很陈旧斑驳,但会使人产生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怀旧感……那时候让吴秉忠最眼馋的是道外区的俄式小餐馆,玻璃橱柜里摆放着硕大的面包、红肠和灌肚,香气扑鼻,还有用大玻璃杯盛装的冒着雪白泡沫的的生啤酒,不管男女老少都会买上一杯咕噜咕噜地喝下去,而且不吃任何东西,就像在喝果汁饮料似的,喝完后就抹抹嘴巴走了。少年的吴秉忠经不住诱惑,一次用买文具的钱买了一杯啤酒,他模仿着大人一口一口地把它喝干了,他的脸顿时红的像肺头一样,摇晃着身子回到家,母亲闻到他嘴里散发出的浓烈的酒气,便气的伸手要打,这时父亲阻止了她,说:“干嘛打他呢?是哈尔滨人总要学会喝啤酒的,不会喝啤酒的人不是哈尔滨人!”母亲听了就放下手随他去了。吴秉忠父亲是个地道的哈尔滨人,他认为哈尔滨和其它城市不同,它是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中国的产物,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文化,作为一个哈尔滨人应该与这座城市的风格合拍。

    吴秉忠在大学里有过一段热烈而曲折的恋爱史,是和他同年级的一个女生。那是他刚进大学不久,在校园里见到这个女生,女生长的非常秀气,皮肤白净,体态苗条,在众多的女生中给人以一种别样的感觉。吴秉忠立即看中了她,千方百计地想接近她……机会终于来了,在一次上大课的时候他发现女生旁边的位子空着,于是他赶紧走过去坐下。他想方设法和她说话,故意向她借几张做笔记用的纸,她从笔记夹中抽出几张纸给他。课间休息的时候他问她来自什么地方,她说她是苏州人。他露出惊异的神色,不敢相信她竟会从江南水乡到这座寒冷的北国城市来读书,他对她微笑说:“真没想到你会到哈尔滨来上大学。”“不可以吗?”女生冷冷地问,眼里充满了质疑。吴秉忠稍稍一愣,他没想到她会这样反诘,赶紧说:“噢——不是,我没别的意思,当然可以,可是——这里冬天很冷,不象你们苏州那么暖和。”女生转而一笑,说:“不是还没到冬天吗?冷又有什么可怕的!苏州冬天也下雪,记得小时候看到下雪了就高兴的不得了,因为喜欢雪,所以考大学填志愿时就选择了哈尔滨。这座城市果真不错,很漂亮,很洋气!”吴秉忠对她称赞哈尔滨仿佛受宠若惊,突然感到这个女生外表看似柔弱矜持,说起话来却带着北方女人直爽泼辣的味道。他又和她聊了一会,两人就这样认识了。

    后来,吴秉忠有意识地多接近她,在食堂吃饭时向她打个招呼,或在校园里像是不期而遇地和她攀谈几句。两个人似乎很合的拢,见面时说话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于是吴秉忠大胆地向她投出了比丘特之箭……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下课后他侯在教学楼前,见她从楼里出来,他便上前递给她一张电影票,她接受了。于是,那天晚上,两人默默地行走在花岗岩方砖铺成的中央大街上。这是哈尔滨最具特色的街道,两旁众多的西方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给人以仿佛置身于欧洲某个城市。幽暗的路灯下的她婀娜多姿,格外迷人,撩拨起吴秉忠的心旌,他心醉了,与如此美丽的江南女子约会,多么罗曼蒂克啊!

    这是两人的第一次约会。

    接着,一个星期天,他又邀她去哈尔滨有名的太阳岛公园游玩,一场正式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恋爱进行的很顺利,一年后他把她带到自己家里,趁着父母亲不在家,他和她拥抱并接了吻……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是两人间仅有的一次接吻,因为之后不久轰轰烈烈的运动开始了。大学里充满了大字报和广播喇叭的吼叫声,学生们组织起各自的派别,他和她也都加入了不同的组织,两个组织很快就成了对立派,对抗越来越激烈,直至两人见了面都为维护自己的观点辩论争吵,恋爱关系出现了裂痕,裂痕越来越大,最终走到了破裂……尽管他向她作出了重归于好的姿态,但立即遭来造反派战友们疯狂地阻止和打击,他却步了。运动使人狂热,为了坚持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可以和任何亲近的人——哪怕是妻子父母——都可以决裂,何况仅仅是一个初恋情人呢!

    吴秉忠竭力抑制自己内心的感情,离她而去。分别似乎很悲壮,那是一个两派发生武斗的夜晚,他和她在校园附近的一条胡同里相遇了,他拉住了她的手臂,说要和她继续好下去,她冷眼看着他,执拗地甩他的手,然而他不肯放手,她打了他一巴掌,骂他“流氓”,他愣愣地松开手,看见她眼里盈满了泪,离去了……

    这些年里,吴秉忠每当想起大学里的这个初恋情人时就会心潮起伏,心里暗暗惦念着她,更想知道她在哪儿。他知道她是爱他的,这从最后和她分别时她那充满泪水的眼神里看的出来,是无情的派别争斗拆散了他们,而这种争斗根本毫无意义,全然是跟随群体行为的盲目冲动,或者纯粹就是为了某些派别头头的权欲……现在,吴秉忠要走了,他回顾往事,思念初恋情人,同时也对工作生活过的g林场产生了眷恋,这绵延不断的群山,密密层层的森林……当然,对他来说最眷恋的还是一个人,那就是杨丹旦,是她给了他许多帮助,也给了他情爱,其实,吴秉忠和她仅仅发生过两次关系,就是这两次使他魂牵梦萦。

    自那次崔快车醉酒的事发生后,那些风言风语也多少传入吴秉忠的耳朵,他一时觉得这个小林场里似乎没有发现不了的事,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惊动一些人的神经,然后演绎成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而过后事态会渐渐地平息下去,直到销声匿迹,就像一块石头落入水中,溅起一阵波澜后慢慢地散去,最后恢复平静,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过。这场风波的平息要归功于杨丹旦的演技,她把自己扮成了一个受了天大冤屈的人,她要自杀,以示自己的清白,让丈夫相信自己的忠贞不喻,她是那些多事的老娘们的无端的受害者;崔快车立即悔之莫及,他哭泣着要杨丹旦原谅自己的卤莽和轻信谣言,他转而狠那些造谣者和谣言的传播者,狠那些无中生有的老娘们,为了表示歉意他特地请吴秉忠到家喝酒。

    风平浪静后一切恢复了往常,吴秉忠照例还是把能弄到的东西弄给崔快车,当他要用车的时候崔快车也一呼而应,在这个山沟里友谊和关系比什么都重要,那是生存所必需的。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气候转暖,娇妻杏花带着孩子从嫩江娘家回来了,吴秉忠又有了家的感觉,每天除了上班外,时间都用在了老婆孩子上。当孩子满一岁时,吴秉忠想让杏花在林场里找个工作干——原因之一,女人总不能老呆在家里做家庭妇女,这与时代不符;原因之二,老婆有了工作能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但当吴秉忠提出此想法时,即刻遭到杏花的拒绝,她认为这里没有适合她的工作,等孩子再长大点,她想回娘家找个工作,因为嫩江是个地区所在地,无论工作环境还是生活条件都要比这个小林场强。吴秉忠说服不了她,想想她的话不无道理,自己也不是老想着离开这里么。

    果真,没出半年,杏花娘家便来信说已经给她在嫩江城里找好了工作,要她立即回去。杏花是个自由人,她的户口本来就在娘家,于是到了第三天她就带着孩子离开了林场,这次回去是永远不回来了,临走时她对吴秉忠说她会想方设法让他调到嫩江去。

    娇妻和孩子走后,吴秉忠想调离g林场的心情更迫切了。当然,他想去的地方不是嫩江,而是自己的家乡哈尔滨。这些年来,每当他回哈尔滨探望父母时他总是提起这件事。

    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到了七二年初秋,吴秉忠突然收到父亲的来信,信中说他家的一个远房亲戚在省府里当上了负责人事的大官,父亲说他已经求那个亲戚把自己的儿子调回哈尔滨来,那个亲戚满口答应了,并承诺把他调进哈尔滨一家有名的大企业,父亲要他赶紧回省城一趟,和远房亲戚见见面……吴秉忠感到自己的人生开始转折了,激动了几天后他向林场领导请假,说是要去嫩江看老婆孩子,领导觉得他自老婆带孩子走后他还没回去看过,就给了他三天假,加上星期日一共四天。

    四天的时间很紧张,但事情进行的较顺利,他不但看了远房亲戚,还去了那个打算调入的大企业。第三天下午吴秉忠兴冲冲地从哈尔滨返回,在火车上过了一夜,清晨在嫩江下火车,又乘马车到城里丈母娘家,把自己调动的事跟老婆讲了,老婆很高兴,说她以后也要跟他到哈尔滨去。他在丈母娘家只呆了两个小时,又要去赶火车,临走时丈母娘把十几只粘豆包塞到他手里。

    这天太阳落山时吴秉忠回到了g林场,晚霞中每栋房屋的上方都缭绕着缕缕炊烟,虽然这景致他经常看到,但此刻由于心情好就觉得格外美丽。他兴致勃勃地走向家,当他推开自己家院子的门时他突然想到应该把粘豆包送给崔快车,以表示一下自己从嫩江回来了。于是他就转身先去崔快车家;他推门进去,见杨丹旦在外屋厨房烧饭,便说自己回来了,说着就把粘豆包放在了灶台上,说是丈母娘亲手做的,请尝尝。杨丹旦说了声谢谢,又问杏花和孩子好吗;吴秉忠说都好的,孩子长的越来越可爱了;杨丹旦眼里流出亲昵的目光,说振海今天到加格达奇拉货去了,要明天才回来。接着她又轻声说天黑时她过来,叫他别锁门。他先是一惊,转而一阵激动,于是就答应了。

    他回到家中,想着她刚才那脉脉的眼神和那句晚上要来他家的话,一年多前他和她的那次短暂偷情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几乎熄灭了的火焰在体内渐渐燃起。这一年多来,虽然两人见面时她偶尔会朝他投来含情的目光,但他总觉得他和她之间不会再有什么,一切都已经结束,如果再发展下去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可是,没想到刚才她突然说夜里过来,这使得他既不安又激奋,刚才他的思绪一下子乱了,他怕发生这种事,担心会出什么事,如果被人发现的话,那将会身败名裂。然而他还是同意了,心想就当作最后一次吧。

    晚上十点多钟,杨丹旦悄悄地推门走进了吴秉忠的家里。听到动静他知道她来了,他立刻开灯从炕上下来。当她一跨进屋关上门时,他就过去抱住了她,两人一边接吻一边向炕移动,在炕边他迅速地剥光了她的衣裤……一场颠鸾倒凤的欢交后,吴秉忠对她说有件很重要的事要告诉她,叫她千万别讲出去,她答应了。于是他就把自己这次出行的真实目的告诉了她,他说他要调往哈尔滨,如果事情顺利的话今年就可以走了。一听到他要离开g林场,她便紧紧地抱住他……

    ……然而,这一切都结束了,也该结束了,他庆幸自己能及时离开这里,因为在这里他也许还会和她发生关系,而这种关系迟早要败露的,结果肯定不会好的。也许她以后会到哈尔滨来找他,和她再燃旧情,但这种机会的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

    在吴秉忠即将离开g林场的时候,杨丹旦的心情也很不平静,其实,自和他第二次偷情以来她的心一直没平静过。他已经是她的情人,情人要离去了,她自然会感到依依不舍。他是她做姑娘时想象中的那种男人——大城市里的大学生,既英俊又有书生气,她梦想能嫁给这样的男人。然而命运没能如她的愿。

    杨丹旦出生在小兴安岭的伊春市,那是个林都,具备城市生活的所必需的一切设施和功能。她的学生时代是丰富多彩的,参加各种活动和文艺演出,应该说她生性比较活泼。到了高中,她的梦想多了起来,青春开始骚动;她向往大城市,希望以后能考上大学并留在大城市工作;但大学梦落空了,她在社会上闲呆着。后来,她经人介绍认识了崔振海,几个月的“恋爱”后两人就结婚了。

    杨丹旦觉得和崔振海那几个月的“恋爱”根本不是恋爱,她认为恋爱应该是异性间有某种吸引力,应该是志趣相投、两情相悦的,应该是浪漫的、充满情调的……而她根本感受不到这一切,两人在一起时话不多,所谈得无非是各自的家境和生活琐事,毫无情趣可言。她和他结合的原因,一则是年龄的缘故,在那时女孩过了二十再不嫁人就显得大了;再则就是因为他是个汽车司机,这个职业的年轻人是颇受女孩子青睐的,她不能错过这样的男人。

    在g林场初次见到吴秉忠时,她就感到这个从哈尔滨来的大学生仿佛就是她少女时代梦中的白马王子。但真正和他接触是他当商店主任时开始,因副业队生产的蔬菜要通过商店才能出售给林场职工,所以她常要与他打交道。当他和杏花结婚后,他竟然成了她家的邻居,交往便更加频繁。当然,她是有克制的,毕竟都是已结了婚的人。但最终她还是没能克制住,让他投入了自己的怀抱,并和他有了两次欢愉……当然,这一切都将随着他的离去而结束,这段情事只能成为她永久的回忆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