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隋唐大将争锋录 > 第108章 反王四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玄感被拖下去,叫骂的声音越来越远,杨广长出一口气,看向严意和杨方。

    “二位爱卿请坐。”

    大殿之上,除了杨广,满朝文武全站着,杨广让太监搬来两把椅子,严意和杨方都没推辞,纷纷入坐。

    “多谢陛下。”

    这是特殊的殊荣,说明皇上对两人的看重。

    “严爱卿,朕不是叫你在登州代朕陪伴皇叔么?你怎么跟武王走到一起了?”

    严意一看杨义臣,杨义臣站起来回话。

    “皇上让老夫领兵攻打瓦岗山,实不相瞒,老夫没有必胜的把握,这才邀请我这贤侄前来助阵。”

    “哦……原来如此。”

    杨广恍然大悟。

    这时宇文化及出班。

    “皇上,杨玄感虽灭,瓦岗还需征讨,二位王爷立此大功,应该先留到京师休息,不如就让我儿领兵挂帅,征讨瓦岗。”

    宇文化及见到严意还朝,他的危机感也上来了,赶紧出来保本。

    杨广一想也是,不过还是有些不放心宇文成都。

    “丞相说的有理,不过成都年轻,还是再安排一人相助才好。”

    杨广这话一说,宇文化及的脑子就灵活的开动了,这是个消除政党的好机会,到时候我儿成都挂帅,要他怎么死,他就怎么死。

    宇文化及先把严意排除,这家伙去了,死的还不知道是谁呢,

    又一看杨方,这个也不行,毕竟是杨广的亲戚,而且长驻在外,对我威胁也不大。

    最后他一眼看到长平王邱瑞了,这老家伙,处处与我作对,干脆弄死你得了。

    “吾皇万岁,臣保举长平王邱瑞担任先锋一职,有他相助,定能马到功成。”

    杨广扭头一看邱瑞。

    “老爱卿,你意下如何?”

    邱瑞一听宇文化及保举的是自己,差点没气死,知道宇文化及要陷害自己。

    邱瑞也不是省油的灯,你要害我,我还要害你呢。

    “皇上,老夫老了,打不动仗了,您看看,胡子都白了,怎么还能上马杀敌呢?老夫身死是小,恐怕拖累了皇上的大事啊。”

    邱瑞说到这,看了看宇文化及。

    “臣知道一人,胯下马,掌中刀,勇冠三军,有他担任先锋,必能平定瓦岗。”

    杨广一听,赶紧问。

    “爱卿,此人为谁?”

    “正是宇文丞相的二子,宇文成龙。”

    宇文化及闻听差点没坐到地上,对自己的儿子他再了解不过,三儿子宇文成祥就是个废物,这个二儿子比老三也强不了多少。

    宇文化及二次躬身。

    “皇上,我儿宇文成龙可万万担不了此重任。”

    既然邱瑞提出来了,杨广也想见见这个宇文成龙。

    “丞相莫急,把宇文成龙叫上来,朕一问便知。”

    杨广话没说完,从文武百官的人群里蹦出一人。

    “皇上,臣在这呢。”

    自从宇文成祥死了之后,宇文化及更加疼爱这个二子,给他在兵部里边安排了一个左侍郎的官职。

    这宇文成龙,在相府里雇了几个教师,学了几招花拳绣腿,觉得自己能耐大的没边了,除了宇文成都,谁也不放在眼里。

    这回邱瑞举荐他,他还觉得挺美,出人头地的时候总算来了,听到杨广叫自己,从人群里“嗖”一下窜出来。

    严意抬头看了看他,差点没笑出来。

    这宇文成龙,长脖子,扁屁股,骨瘦如柴,也太难看了。

    杨广问他。

    “长平王推荐你当先锋,你可愿意?”

    宇文成龙把胸脯一拔。

    “愿意,嘿,皇上,不瞒您说,微臣这能耐,大的都没边了,除了我哥宇文成都,就数我能耐大,这回是我哥挂帅,要换个旁人,我还不服他呢。”

    在杨广的心里,论能耐,排第一的肯定是定辽王严意,第二就是宇文成都。

    现在宇文成龙说他的本事仅次于他哥,杨广这回放心了。

    “好,朕就加封你为先锋官,领兵征讨瓦岗。”

    “得令。”

    宇文成龙美滋滋下去了。

    宇文化及恨的牙根痒痒,三次躬身。

    “皇上,臣保举邱瑞担任参军一职,帮先锋出谋划策。”

    “准奏。”

    参军不用打仗,坐在大帐里派兵布阵就行了,这有什么难的,因此杨广直接同意了。

    安排完出征事宜,杨广一挥手。

    “退朝。”

    …………

    杨玄感虽然被乱刃分尸,但是他造反这件事,给大隋朝引来了严重的恶劣影响。

    大隋朝看似表面风平浪静,四海臣服,但是它有个弊端,立国时间太短。

    这就导致在大隋的各个角落,隐藏着无数的南北朝余孽,大隋平南陈,灭北齐,打死了南北朝无数的将领,大臣。

    有的留有后代,有的干脆没死,区区几十年,哪能忘却国仇家恨?他们都蛰伏起来,蠢蠢欲动,就等隋朝衰弱,推翻大隋。

    本来随着严意东征西讨,为大隋开疆扩土,使大隋声望到达顶端,他们都以为没希望了。

    哪知杨广征东之后,大修运河,导致民怨四起,加上杨玄感造反。

    众人一看,连你皇室中人,都造你的反,看来杨广六短之君的名号属实,这等良机,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趁此机会,他们揭竿而起,扯旗造反。

    有人挑了头,后边其他的南北朝余孽,纷纷不甘寂寞,有的找人辅佐,有的干脆自立为王。

    整个大隋一瞬间出现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

    一夜之间,大隋遍地狼烟,反王们纷纷招兵买马,要推倒大隋。

    杨玄感被打散的二十万大军,成为流民,在流动之中,刚好充当了各大反王的兵源,让他们一口吃成了胖子。

    …………

    在某种程度上,大隋和大秦有相似之处,秦朝当初有六国余孽,隋朝也有南北朝余孽。

    若是秦隋两位二世,都是励精图治之人,让百姓休养生息,慢慢消磨掉前朝的仇恨,使他们变为自己的子民,那么可能也不至于二世就亡。

    …………

    怪就怪在杨广太着急了,征西,征东,修运河,筑长城,抽调太多民力,加上杨玄感的背刺,这才把大隋推入深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