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皇长孙 > 第136章 带你进皇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似乎是注意到了朱逸的脸色,朱元璋说道:“你不是和蓝玉很熟吗?你可以去劝劝他,稍微也收敛一点,否则陛下就是觉得再可惜,也不会留他的。毕竟咱们的陛下可不会管他是不是开国功勋。”

    朱逸说道:“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要我提点?”

    朱元璋敲了敲朱逸的脑袋:“笨!你去提点他们不就会感激你吗?这些人将来可都会成为你的助力!”

    朱元璋现在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为朱逸铺路,包括现在,由朱元璋来唱红脸,朱逸来唱白脸,就是为了帮助朱逸收服蓝玉他们。

    朱逸听出了朱元璋话外的意思,知道蓝玉等人暂时还是安全的,朱逸也放下心来。

    朱元璋说道:“蓝玉这些人,和咱们一样,都是泥腿子出身,可是有些人成长起来以后,就会收敛很多,而有些人则会居功自傲,蓝玉就是居功自傲的典型,所以咱要用他就得把他敲打一番,否则用起来扎手!”

    朱元璋今日特地和朱逸说这么一番话,其实也是为了教朱逸,这些东西,朱逸上位以后都是用得到的,尽管朱逸现在无法理解朱元璋为何要对他说这么一番话,但他以后就能清楚了。

    朱逸点了点头,虽然他不明白老爷子为何要教他这些,但老爷子肯教他听着就是了。

    这时,朱元璋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此时外面已经黑了下来,屋子里的灯也被点了起来。

    “时间也不早了,咱先回去了。”朱元璋说道。

    朱逸起身道:“老爷子,我送你。”

    朱元璋忽然说道:“要不要去皇宫里溜达溜达。”

    “啊?”朱逸有些诧异,“我可以吗?”

    “有什么可不可以的,跟咱来。”朱元璋说道。

    ……

    很快,朱逸和朱元璋两人来到了皇城,皇城分为内城和外郭。

    以午门为分割线,午门以内的内城,是皇帝办公和大臣朝拜的地方,而午门以外,则是外郭,是六部官员,二十四监办公的地方。

    此时皇城外郭灯火通明,各个衙门早已下班。

    朱逸跟着朱元璋一起来到了武定门,夜色下的皇城如同一只匍匐的巨兽,威严无比。

    朱逸看着巍峨庄严的宫门,不禁有些心跳加速。

    这可是象征大明权利中枢的大明皇城,朱逸头一次来到这个地方,怎能不心潮澎湃?

    朱元璋看着激动不已的朱逸,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继续带着他往前走。

    值班的侍卫早已被锦衣卫打好了招呼,所以一路上没有任何人对朱逸的到来提出疑惑。

    穿越了两道宫门以后,朱逸和朱元璋来到一处极为宽阔的平台,白石拦子,雕龙望柱。

    “这是即将到来的洪武二十五年殿试举行的地方。”朱元璋看向朱逸,介绍道。

    朱逸点了点头。

    随后,朱元璋又带着朱逸往前走,走了很久,两人才在西方长廊上看到鳞次栉比的衙门公房。

    朱元璋带着朱逸来到殿阁公房内部,点燃了一盏灯火,整个公房顿时明亮了起来。

    此时公房的案牍上摆着许多奏疏,这些奏疏还没来得及送到奉天殿给朱元璋批阅。

    朱元璋直接坐到一处案牍前,对朱逸说道:“来,坐。”

    朱逸搬了个凳子,坐了过来。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逸,问道:“怎么样?第一次进皇宫,有什么感觉?”

    朱逸说道:“有点慌,万一被人认出,那我会不会被抓走啊?”

    朱元璋哈哈一笑:“放心吧,有咱在,没人会来抓你的。”

    随后,朱元璋开始在殿阁公房里批阅起奏疏来。

    朱逸将灯台移得离朱元璋更近了些,让他能够看清,与此同时,朱逸也在一旁认真地看了起来。

    看着老爷子一脸认真的样子,朱逸忽然有些好奇,不知道皇帝批阅奏疏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

    旁边会不会跟着几个美貌的婢女呢?

    毕竟皇帝也是人,也有这种需求。

    想着想着,朱逸的思绪不由得飘得老远。

    朱元璋拍了一下朱逸的脑袋,说道:“别分心,好好看,好好学。”

    “哦。”朱逸揉了揉脑袋。

    又看了一会儿,朱逸忽然问道:“老爷子,你说,皇帝批改奏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怎么突然好奇起这个了?”朱元璋问道。

    “就是看你在改,我就在想,皇帝改奏折的时候是不是旁边有美人陪着,小酒喝着,饿了就吃的送进嘴里。”朱逸好奇道。

    朱元璋拿起一本奏折,打了一下朱逸,笑骂道:“哪有你想的那么好?奏折里的都是一些国家机密,不能随意给人看的。”

    “而且咱皇帝也不是什么娇贵之人,用不着那么多人伺候。”朱元璋说道。

    朱逸噢了一声,随后又开始批改起奏疏。

    忽然,朱元璋看到一封来自户部的奏疏,上面记录了工部上半年的开支。

    朱元璋眉头微蹙:“咱记得去年工部上半年用银也才七十万两,为什么今年一下子就变成了一百万两?”

    朱元璋有些犹豫不决。

    “会不会是大同旱灾花费了太多?”朱逸提醒道。

    朱元璋摇了摇头:“就算大同大面积受灾,可大同那地方建房屋也才花得了几个钱?至于多开了三十多万两?”

    朱元璋隐约感觉里面有猫腻。

    工部是六部里面最容易贪污腐败的部门,因为他们承包了全国大部分的工程建设,这里面的油水很大。

    朱逸显然也想到了这点,说道:“要不查一下?”

    朱元璋却是叹了口气:“工部可是大明十四个布政司所有财政汇聚上来的,而布政司的下面还有州府,想要查,谈何容易?”

    有时候朱元璋就是这么无奈,明明感觉账目有问题,但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查起。

    最终只要不是太过分,只能选择无视。

    而那些官员们,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有了贪腐的底气。

    一旁的朱逸见状,思考了一会儿,对朱元璋说道:“有没有各州府的账簿?随便拿个过来就可以了。”

    朱元璋有些诧异地看着朱逸:“你要筛查吗?这样一来量可太大了,你排查不过来的。”

    那些密密麻麻的账簿,朱元璋看着都感觉头疼,更何况朱逸,每次朱元璋让户部统计这些东西,起码都得耗时两个月以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